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地质学   74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7 毫秒
61.
同位成矿概论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同位成矿是指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同时代与不同时代,同矿种与不同矿种,同类型与不同类型相对稳定的成矿作用及其成矿规律的总称。提出了同位成矿是大型一超大型金属矿术(矿田)形成的宏观机制,讨论了同位成矿的边界条件,只有在边界条件以内才有可能形成大矿;阐述了同位成矿的某些特点;划分了同位成矿的类型。并指出同位成矿可能与幔流柱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2.
塔里木西南缘MVT型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塔里木板块西南缘塔木、卡兰古、乌苏里克、卡拉牙斯卡克等铅锌矿区的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类型单一,多为流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中高盐度、高密度特征、是富含Ca^2 ,Mg^2 ,Na^ 离子及有机烃类物质和硫化氢气体的热卤水。矿化剂主要是Cl^-离子,可与北美典型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类比。  相似文献   
63.
武当山地区中上元古界及成岩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分布于武当山地区的中上元古界武当山群,耀岭河群的变火山岩、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有关图解的综合研究和应用,笔者认为武当山群的成岩环境为古岛弧,而耀岭河群的成岩环境为古陆缘裂谷。中晚元古代期间,武当山地区构造演化经历了从古岛弧向古陆缘裂谷转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64.
广东潮安厚婆坳锡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厚婆坳锡石硫化物矿床地层元素含量、花岗岩特征、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成分的研究,模拟了沉积岩中锡的淋滤实验;探讨矿床的物质来源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认为兰塘群为一衍生含锡建造,在花岗岩浆的热动力驱动下,在混合水的成矿热液作用下,地层中成矿元素活化转移,以亚锡氯络合物形式迁移,后金属络合物不稳定而分解,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65.
金在热液中的迁移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现代地热体系及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的化学组成的系统的研究,结合高温高压下金的溶解度实验表明:形成金矿化的热液具有弱酸—中性—弱碱性(pH=pH_n+1~pH_n—1)的特征,HS~-,Cl~-,HCO_3~-是形成金的配合物的重要配体。在通常的弱酸—中性—弱碱性介质中,金主要以[Au(HS)_2]~-形式迁移,而在高温、强酸性、强氧化介质中金以[AuCl_2]~-,[AuCl_4]~-,Au_2Cl_6(HCl)_2(气态)形式迁移。虽然产生金矿化的溶液仅含ppb级的金,但是在充分长的时间和合适地质环境中也能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66.
金属矿山深边部及外围找矿研究——以夹皮沟金矿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是一个有180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山,“硐老山空”,曾于1960年闭坑停产,但由于开展了矿山周边部的找矿工作,发现了新的矿床和矿体,很快恢复了矿山的生产,至今已近40年.该区找矿勘查史对如何在生产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7.
68.
长期以来,甘肃西成地区的SEDEX型铅锌矿被分为南矿带沉积改造型与北矿带沉积变质型,二者容矿层位、容矿地层层序及成矿地质特征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二矿带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笔者发现,二矿带成矿的相似性远多于差异性.厂坝-李家沟矿床容矿地层层序倒转,灰岩系统在下,片岩系统在上,层序与南矿带相同。西成盆地存在多个近东西向的铅锌矿带.北矿带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两个矿带成矿的差异性更多地表现在后期改造作用的方式上.厂坝-李家沟矿床的改造是在“原地”相对“干”而“封闭”的体系内完成,从而保留有完整的条纹条带状沉积特征.而南带众多的铅锌矿床的改造作用是原地的成矿物质经过迁移,“异地”、“湿”的(经历热液过程)和相对开放的条件下在构造虚脱部位沉淀富集成矿.并有部分外来物质参与。而引起这种改造作用差异的根本原因则是区内印支期与酸性侵入岩浆作用有关的变质作用程度不均一。  相似文献   
69.
对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岩石、矿石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八卦庙金矿床铂族元素的富集和晚期深部岩浆热液有关,与金的富集具有一定的正消长关系,并指示了西坝岩体对成矿的作用。该区碰撞造山-造山后伸展-岩浆侵位-矿床形成是一个统一的连续过程,在这一岩浆-构造-成矿过程中,铂族元素得到一定富集。  相似文献   
70.
该区位于粤东南燕山再生地槽区、海丰—丽水大断裂南侧的潮安—海丰一线。区内大面积分布着上三叠—下侏罗统蓝塘群地层,为一套巨厚的海相和海陆交互相砂页岩沉积;同时分布有上侏罗统的高基坪组火山岩。其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平行海丰—丽水大断裂的NE向构造,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区内分布着众多的锡石硫化物、锡石石英硫化物、锡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