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138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506篇
海洋学   14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6 毫秒
891.
层间速度差分析是一项简便而实用的方法,我们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地震油气检测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塔里木地北部地区的油气勘探中,预测了玫盖提构造的油气富集部位。进而将其扩广到三维空间,预测达里亚构造的含油气分布。获工业油气流的M4井和达里亚的多口开发井亦证实了我们的预测,进一步拓宽了层间速度差分析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92.
应日本气象厅邀请,由中国气象局李黄副局长率领的中国气象代表团一行11人于1994年11月16日~25日对日本气象工作进行了考察.我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了此次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在1991年后日本气象工作的新成就及今后发展趋势.考察团在日期间考察了日本气象厅的预报部、观测部、海洋部和气象研究所、卫星气象中心及大阪管区气象台(包括高安山气象雷达站)、关西国际机场航空气象台.代表团所到之处受到日方友好热情的接待,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资料.访日期间,日本经济新闻社记者还就中日气象  相似文献   
893.
80年代中期,中国和瑞士科技工作者开始联合进行黄土 ̄(10)Be研究。建立了黄土 ̄(10)BeAMS测量的理想流程,发现了 ̄(10)Be在黄土地层良好保存性等重要地球化学行为特征,确认了黄土 ̄(10)Be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洛川黄土剖面0.4~138m段600多个样品进行了 ̄(10)Be测定,建立了2.5Ma以来大陆堆积物同位素记录曲线。地磁极性倒转期间, ̄(10)Be浓度平均增高20~25%、持续20~30ka。洛川、西峰黄土剖面 ̄(10)Be变化与深海沉积物δ ̄(18)O变化之间均存在极好相关性,据此建立了75万年以来黄土地层相对 ̄(10)Be时标;黄土堆积速率与各时期 ̄(10)Be沉降通量之间亦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据此可望建立 ̄(10)Be绝对时标。探讨了Raisbeck峰事件、 ̄(10)Be/ ̄(26)Al比值等在黄土地层定年中的应用前景和途径。引入物理意义明确的“磁性物质通量”概念,建立了 ̄(10)Be—磁化率模型,定量估算出磁化率中降尘和成壤两组分相对贡献,求得洛川区域S_0、L_1、S_1三时期年均降水量。精确测定了黄土石英中“就地”成因 ̄(10)Be含量,获得不同时期黄土源区侵蚀速率。  相似文献   
894.
郭永海  沈照理 《地球科学》1995,20(4):415-420
以河北平原中、东部及滨海地区为例,根据地面沉降量反求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的构成,确定了由含水层及粘性土压密所释放的水量分别多年累积开采量的24.36%和36.45%,并根据水文地质、地下水动态资料的深入分析,推测在未来的地下水开采,深层地下水可获得来自系统外部的补给量将不大于总开采量的4%,,由此获得了深层地下水资源属性及合理评价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895.
硫酸钡的氧硫同位素分析方法及有关数据的地质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  沈延安 《岩石学报》1995,11(3):320-324
碳粉在高温条件下可还原硫酸钡,使其氧转入CO2及CO气体中。此CO气体在高温镍金属的催化作用下,可转化为CO2气体。两种CO2合并后,可用质谱计分析其氧同位素组成。此组成便是硫酸钡的δ(18)O值。水体硫酸根的氧、硫同位素值在水环境研究中大有用处。例如,三山岛金矿矿井水中硫酸根的氧、硫同位素数据表明,此水是地下水及海水的混合产物。这就为矿井排水工程的设计提供出某种信息。  相似文献   
896.
河北平原咸水下移及其与浅层咸水淡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以位于河北平原中部地区的衡水市为重点研究实例,通过多年水质资料的分析,提供了咸水下移和浅层咸水淡化的有力证据.研究表明,浅层咸水谈化的根本原因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导致的咸水下移,从而揭示了深层淡水开采、咸水下移、浅层咸水淡化间的内在联系及咸水下移本身所包含的环境改善意义。  相似文献   
897.
为了响应国际地球化学旗图计划(ICCP259)中的全球地球化学采样子计划的实施,研制超低密度地球化学采样的最佳方法,1989~1990年在江西省开展了一项试点研究.在约15.7万平方公里的可采面积内采集了121件河漫滩沉积物样品.平均采样密度约为五个点/1300km2.采样覆盖度为24%.采样点主要布置在100-500km2的汇水盆地口上,其中有33个采样点控制的汇水盆地面积在400~2000km2之间.河漫滩沉积物样品来自深度在0.5m以下到1.2m的柱状剖面.样品定量分析了38种元素.文章从多方面讨论了超低密度河漫滩沉积物地球化学术样的代表性,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400-2000km2的汇水盆地口上采集河漫滩沉积物样品能较好地反映上游汇水盆地中的主要矿化.2.超低密度采样和以2个点/km2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所获得的W、Sn、Cu、Pb和Zn五个元素的地球化学趋势相似.3.超低密度样品中W、Ph、Be、Rb等元素的分布特征与省内花岗岩的分布相吻合.4.超低密来样品中“3Ni+Cr+V”的分布能较好地反映扬子准地台与华南加里东精皱系在省内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898.
应该重视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际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协会下设有一个水-岩相互作用(Water-Rock Interaction——WRI)专题研究组,每三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1974年在捷克召开第一次会议(WRI—1)以来,已召开六次会议。与会者很多人表示希望能在中国举行一次这样的会议。如真能如此,必将促进我国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99.
赣湘北部地区从元古代至新生代挤压和拉伸构造变化归纳为三个造山期和三个成盆期,依次为中晚元古代板块俯冲、地体碰撞遗山期;震旦纪至中奥陶世裂陷拉伸成盆期;晚奥陶式至志留纪倾滑压缩造山期;泥盆圮至二叠纪地裂扩张成盆期;早三叠世至晚三叠世前陆推覆造山期;侏罗纪至第四纪内陆伸展成盆期等。该区压缩—拉伸节奏相同的时序结构演变反映其构造运动发展史的特点,在杨子区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