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8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34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胶东海阳所高压变质基性岩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胶东海阳所一带有大量变质基性岩呈巨大的岩块或构造透镜体发育在高度变形的花岗质片麻岩中. 这些岩石主要是石榴辉石麻粒岩、榴辉岩化的麻粒岩以及角闪 岩, 原岩成分从橄榄拉斑玄武岩到石英拉斑玄武岩, 表现出由富Mg向富Fe方向演化的拉斑玄武岩趋势. Pearce元素比值斜率法证明, 这些基性岩是由同一岩浆系列, 经由斜长石、橄榄石和单斜辉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 尽管大离子亲石元素受到变质作用的改变, 微量元素组成也显示了结晶分异作用特征, 如微量和稀土元素相互平行的配分型式、Ni和Ce的相关关系以及Sr的逐渐增强的亏损, Nd同位素资料与微量元素资料一致指示了亏损地幔的来源. 海阳所变质基性岩不是蛇绿岩的碎片, 其形成也与俯冲消减作用无关, 很可能是大陆环境的岩浆系列. 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2252±180 Ma大致指示了原岩的形成时代. 因此, 早在三叠纪晚期大别-苏鲁超高压碰撞造山带形成以前, 海阳所基性岩就已经作为扬子板块基底的一部分存在了大约2000 Ma.  相似文献   
142.
和龙地块的构造属性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边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锆石激光剥蚀等离子体分析技术(LA-ICP-MS), 对吉林省东南部原华北地台和龙地块上的百里坪岩体进行了侵位年代测定, 确定岩体形成于285~116 Ma之间的早二叠世~早白垩世, 是由至少4次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 这些年代学结果显示, 百里坪岩体并不是太古宙、元古宙或者早古生代形成的, 传统认识上的以百里坪岩体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金城洞花岗绿岩带不能成立. 岩石的Sr-Nd同位素特征与兴蒙造山带的显生宙花岗岩相似, 反映其源岩为年轻的新生地壳物质.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模拟结果显示, 岩浆在上升或侵位过程中曾受到部分古老地壳物质的混染, 从而表明和龙地块的基底地壳物质与北侧的兴蒙造山带相似, 即和龙地块的深部并不存在大规模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区内分布的金城洞太古宙杂岩可能仅是残存在地壳浅层次上的外来太古代岩片. 因此, 原定本区北部的富尔河-古洞河断裂不是华北地台与兴蒙造山带之间的界限, 其真实界限应南移50 km以上而位于长白山火山附近.  相似文献   
143.
华北古陆块北缘退变榴辉岩的矿物化学与退变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古陆块北缘退变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角闪岩相变质的早元古宙红旗营子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岩相学研究显示它经历了峰期榴辉岩相、减压过程中的高压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峰期榴辉岩相的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绿辉石、金红石和石英等,变质条件为680~730℃和大于1.40~1.50GPa。在退变质早期,绿辉石分解形成钠质透辉石和斜长石(An=20.4~30.7)的蠕虫状后生合晶,榴辉岩转变成高压麻粒岩;晚期的退变质作用表现为高压麻粒岩相矿物组合转变成由钙质角闪石和斜长石(An=31.6~54.8)组成的角闪岩相矿物平衡共生组合。在结构上,主要表现为石榴子石颗粒边部的次变边、保留石榴子石假象的粒状后生合晶和保留辉石假象的蠕虫状后生合晶等,其变质温压条件为530~610℃和0.67~0.81GPa。  相似文献   
144.
苏北青龙山超高压变质榴辉岩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流体演化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根据青龙山超高压变质榴辉岩中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矿物中的分布特征将岩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分为五类,即富N2包裹体、高盐度(22.4-略大于23.2wt%NaCl)的NaCl CaCl2 H2O体系流体包裹体、中高盐度(12.6-16.0wt%NaCl)的含Mg2 或Fe2 的NaCl H2O体系流体包裹体、中等盐度(6.4-10.5wt%NaCl)水溶液包裹体和低盐度(3.3-0.2wt%NaCl)的水溶液包裹体。富N2包裹体形成于超高压变质峰期阶段,高盐度的流体包裹体形成于超高压变质岩折返早期固体出溶体出溶阶段,中高盐度的流体包裹体形成于高压变质重结晶作用阶段,中等盐度的流体包裹体形成于角闪岩相变质重结晶作用阶段,低盐度的流体包裹体形成于折返晚期的绿片岩退变质作用阶段。超高压变质峰期阶段和折返早期的高盐度流体和中高盐度的流体主要来自继承原岩中的流体(如含NH4 矿物分解或片麻岩原岩中的有机质分解,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羧基水的出溶),晚期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的中等盐度的流体除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羟基水的出溶外还有外来流体的加入,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阶段的流体主要为外来流体。  相似文献   
145.
胶东乳山脉状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演化   总被引:10,自引:12,他引:10  
位于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中部的乳山金矿(原称金青顶金矿)是目前我国单脉金储量最大的矿床,金主要产于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细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乳山金矿不同蚀变带岩石和各成矿阶段金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有两种类型:CO_2~H_2O 包裹体和水溶液包裹体。钾长石化蚀变岩、黄铁绢英岩和弱蚀变花岗岩的石英中含有丰富的 CO_2-H_2O 包裹体,而黄铁矿石英脉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中 CO_2-H_2O 包裹体数量逐渐减少,以富水的 CO_2-H_2O 两相包裹体和水溶液包裹体为主。显微测温结果显示,弱蚀变花岗岩、钾长石化岩石和黄铁绢英岩石英中的 CO_2-H_2O 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236~377℃;而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70~324℃。成矿早期流体为富含挥发份(X_(CO_2)高达0.53)、中低盐度(3.33~10.48 wt% NaCl)的流体,到主成矿期逐渐演化为以含较低的 CO_2的富水流体(X_(CO_2)为0.01~0.05) 和水溶液流体,盐度为1.23~12.55Wt% NaCl。金和硫化物(尤其是黄铁矿)紧密共生,说明金主要以金硫络合物形式被搬运,CO_2包裹体的广泛存在则表明其对成矿流体的 pH 变化起着重要的抑制作用。水/岩反应、温度下降和压力降低引起的流体不混溶可能是乳山金矿金沉淀成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6.
第四届国际榴辉岩会议(Fourth International Eclogite Conference)于1993年9月6日~10日在意大利科林萨(Consenza)举行。与会者有来自英、法、美、德、意、日、俄、西班牙、希腊、南非、波兰、挪威、瑞士、荷兰、中国等近二十个国家的160余名地质工作者。我国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刘若新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翟明国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曹荣龙也参加了会议。大会宣读论文58篇,墙展22个,会议展示了当前榴辉岩及有关岩石、高压变质作用和大陆  相似文献   
147.
桦甸太古代变质层状侵入体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桦甸深变质层状岩体经历了中—深度变质作用和强烈的挤压变形。它可分为角闪岩、辉长岩、浅色辉长岩、斜长岩、(花岗)闪长岩等分异岩层。随着分异层序的变化,MgO、FeO~*、Ni等依次增高,而SiO_2、Na_2O、K_2O等依次降低。它们具有相似的、轻重REE较为分离的分布型式,(Sm/Yb)N约4—5,Eu/Eu~*约0.9—1.3,YbN约0.8.REE和Zr、V、Y、Cr等的地化特点显示它们是一个古老层状辉长岩体的残片和岩浆分异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8.
中国滇西南造山带变质岩的Sm-Nd和Rb-Sr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滇西南造山带的主体由多期变质的岩石单元组成。变质和变形年代的确定是研究它们构造演化的关键之一。哀牢山群和大勐龙群斜长角闪岩分别得到1367Ma和1436Ma的Sm-Nb等时线年龄,这代表了高级角闪岩相的变质时代。它们的形成年龄约为2000~1600Ma。崇山群黑云斜长片麻岩获得了与此相当的1900~1600Ma的Sm-Nd模式年龄。澜沧群的蓝片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1287Ma,绿片岩的Sm-Nd模式年龄为1300~1200Ma。上述各组岩石还获得了约为1000Ma、500~400Ma、300~180Ma和180~140Ma的几组Rb-Sr等时线或Sm-Nd和Rb-Sr模式年龄,分别代表了后期重要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149.
翟明国  从柏林 《岩石学报》1995,11(3):257-272
蓝晶石在大别山含柯石英和不含柯石英的榴辉岩、高压变质的副片麻岩、非高压变质的宿松群的变质沉积岩中都是重要的变质矿物。它们多有冠状或其它的变质反应结构,形成多样化的退变质反应矿物。有些退变质反应是十分罕见的。本文报道了8种蓝晶石的矿物组合和退变质反应,推测和计算了变质反应的温度-压力条件,从而探讨了它们代表的近等温降压、升温降压和流体为重要因素的降温降压的不同的动力学过程。这些数据与用其它变质矿物所得到的温度压力条件和PTt演化基本一致。为探讨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0.
攀西地区早前寒武纪片麻岩基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康定杂岩”曾由谭锡畴、李春昱、黄汲清(1929,1945)等定为太古代片麻岩,在以后的研究中,多数学者认为大部分是显生宙花岗岩和闪长岩。我国南方最古老的地层为中元古代会理群等浅变质岩系。近年来,该区存在太古代岩石的意见又占上风,有了众多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案(表1)。不少人认为沙坝和渡口的麻粒岩是最古老的岩石,随变质程度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