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136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498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CHAMP短弧长动力学轨道的地球重力场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基于CHAMP卫星动力学轨道数据以及加速度计数据推求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动力学法,推导了将加速度计观测数据的尺度和偏差以及卫星初始状态向量与地球重力场位系数一起求解的数学模型. 采用CHAMP卫星120天的动力学轨道数据和加速度数据解算出50阶次的地球重力场模型TJCHAMP01S,并利用各种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检核,结果表明:TJCHAMP01S模型精度优于相同阶次的EGM96和EIGEN_1S模型.  相似文献   
72.
对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采集于浙江沿岸海域12个站位的5种经济贝类样品,采用气相色谱(GC)方法,进行了有机氯农药(HCHs和DDTs)和多氯联苯(PCBs)残留量的检测,分析了不同种类贝类中HCHs、DDTs和PCBs异构体组分特征,探讨了浙江沿岸海域HCHs、DDTs和PCBs残留分布状况、年际变化趋势和DDTs的来源,并与厦门岛东部等5个主要沿海海域进行了污染物残留量的比较。结果表明:(1)调查区各海域贝类中的HCHs、DDTs和PCBs残留量(湿质量)分别为:(ND~7.86)×10-9,(0.72~281.73)×10-9,(ND~97.95)×10-9;残留量(湿质量)平均值分别为:1.50×10-9,33.65×10-9,19.56×10-9。调查区各海域所有贝类中的HCHs残留量,均符合国家一类生物质量标准,DDTs残留量仅在四角蛤蜊中符合国家一类生物质量标准,在其余4种贝类中仅符合国家二类生物质量标准。DDTs残留量平均值明显高于HCHs和PCBs,因此可以将DDTs视为调查区各海域典型的有机氯污染物。(2)在HCHs和DDTs组分中,分别以-αHCH和P,P-′DDT占优势;在PCBs中,以含4~7个氯原子的PCB占主要优势,调查区部分海域有新的HCHs和DDTs污染源。(3)自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HCHs和PCBs残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DDTs残留量则呈上升趋势,不同海域的有机氯残留量有较明显差异。DDTs的污染源与农业生产中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有关。(4)与厦门岛东部等5个主要沿海地区相比,浙江沿岸海域经济贝类有机氯污染物中,HCHs残留量仍处于较低水平,DDTs残留量处于中等水平,PCBs残留量则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3.
东海沿岸海域牡蛎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冷原子吸收光度法对2007年6月份在东海沿岸海域采集的牡蛎(Ostreasp.)样品中的Cu、Zn、Pb、Cd、As、Cr、Hg、Ni共8种重金属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Cu和Zn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重金属的含量,且两者之间存在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海洋贝类的生物质量标准相比,牡蛎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基本上都还没有超过各自的第二和第三类评价标准,这说明当前东海沿岸海域牡蛎的生物质量总体上尚较好。各类重金属在东海沿岸海域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以长江口含量为最高,其余海域含量较低,各海域重金属污染程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环境质量较好,第二类环境质量一般,第三类海域环境污染程度较严重,人类活动是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4.
沈中超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32-434+451
在公路线路方案研究过程中,“地质选线”是山区公路线路方案研究的重要方向。结合河谷地貌演化规律、浅表生改造、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稳定性评价等,充分掌握线路范围内各种地质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对路线方案因工程地质问题可能造成的安全风险、投资造价等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典型案例阐明工程地质思维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出培养工程地质思维的方法,运用科学合理的工程地质思维对工程地质问题提前进行识别及认知,预判方案的可行性,为下阶段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5.
三个褶皱构造中一些常量元素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岩  沈修志 《地球化学》1989,(3):265-270
通过三个褶皱构造中系统采集并分析了21个样品,显示出一些常量元素的局部调整变化规律。 褶皱运动中的几种构造地球化学作用,包括氧化作用、水解作用、去硅作用、粘土化作用和化学亲合作用等,控制着一些常量元素的迁移、集中和分布。  相似文献   
76.
晚更新世黄土堆积物中的10Be记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西峰黄土剖面0.15Ma以来10Be浓度、CaCO3含量、粒度分布和有机质含量曲线。通过与深海沉积物δ18O曲线拟合,建立了西峰黄土剖面10Be时标,并与洛川黄土剖面10Be记录进行了对比研究。进一步计算了黄土堆积速率及10Be沉降量。  相似文献   
77.
78.
贵卅南部泥盆系中下部发育着一套石英砂岩——蟒山石英砂岩(乐森(王寻),1929)。以往用传统地层学理论强行将其与时间地层单位统一,造成划分对比上的混乱。本文用多重地层划分的概念,对蟒山石英砂岩的穿时性作了讨论,并用古地质图等分析了穿时机制。重新确定了岩石地层单位—蟒山石英砂岩的定义。  相似文献   
79.
作者对洛川晚更新世黄土剖面116个样品进行了10Be、磁化率测定。引入磁性物质通量概念,建立了10Be-磁化率模型。磁性物质通量由降尘和就地成壤两组分组成。10Be通量由降水和降尘两部分组成。通过与纯降尘10Be通量比较,定量估算了磁化率中的降尘和成埃两组分贡献,后者在古土壤层最高可达80%,而在黄土高堆积期则可忽略不计。成壤磁性物质通量与古降水率线性相关。求得洛川区域S0、L1和S1三时期年平均降水量分别约为600、310和540mm。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