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1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以川滇地区11个地震带(区)为对象,研究了将算法复杂性C(n)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文中以1a为时间窗,0.5a为滑动步长,按2.5≤M<3.5,3.5≤M<4.5和M≥4.5分成3档,将各地震带(区)地震序列转换成由3种符号组成的字符串,从而计算各地震带(区)算法复杂性C(n)随时间变化曲线,规定了预报判据和预报规则,总体上取得了略高于随机瞎报的预报效能,显示了将算法复杂性用于地震预报研究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52.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二期工程参加平差的观测量达到42万条,观测年代跨度40多年,测量仪器、测量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差别很大。虽然平差之前对观测数据进行了粗差探测与剔除,还是无法确保观测数据完全准确,有必要利用抗差估计方法实施联合平差解算,提高联合平差结果的精度。本文详细地讨论了抗差估计在联合平差中的应用,对Huber和IGGUI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合适的权函数,有效控制观测异常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本文研究了制约三维平差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1)天文观测工作量大,(2)受垂直折光的影响天顶距观测精度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把天文经纬度作固定的天文固定三维平差法。该方法采用现有的垂线偏差分量来代替外业天文经纬度观测值,并在函数模型中适当处理天顶距垂直折光的影响,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另外,本文还针对三维平差观测值种类多的特点,通过试验,认为采用Frstner近似公式为好。同时,本文给出了边长和天顶距的垂直归心公式。  相似文献   
54.
福建九龙江和东屿地区全新世微型硅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九龙江口现代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九龙江地区中全新世剖面和东屿中-晚全新世剖面的微型硅藻(细胞大小为2~20μm)的组成和丰度.共计硅藻12属26种(包括变种).对每个种的生态分布作了描述,并提供了相应的壳面电镜照片.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是九龙江口现代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的优势种;九龙江中全新世地层的优势种为Navicula climacospheniae,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东屿中-晚全新世地层中,Cyclotella striata,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是优势种.微型硅藻在各个样品中所占比例都相对较高,最高可达86.7%,表明微型硅藻在沉积硅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5.
用多层递阶周期分析作西沙海区热带气旋长期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桂珍  任崇 《海洋预报》1997,14(2):53-57
本文分析了47年西沙海区热带气旋活动的概况,并针对该海区热带气旋预报的难度,运用文献[1]提出的多层递阶周期分析方法制作影响西沙海区热带气旋的长期预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厦门附近潮滩表层沉积剖面硅藻组合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厦门附近二个潮滩表层沉积剖面进行系统的硅藻研究,共发现硅藻107种和变种,分属于37属。获得潮间带和潮下带硅藻组合,其组合均以海水种、半咸水种、淡水种三者兼有为特征,但海水种自潮间带向潮下带比例增多,而淡水种含量则相反,自潮间带向潮下带减少,半咸水种亦呈现从潮间带向潮下带减少的趋势。潮滩表层沉积的硅藻组合研究为利用化石硅藻恢复古环境、岸线变迁、古海面变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本文利用四川三个重要地震带:鲜水河地震带,松潘、龙门山地震带和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二十多年地震资料,以一年为时间窗,半年为滑动步长,按2.5≤M≤3.5,3.5≤M≤4.5和M≥4.5三个震级档研究了应用逆向时间序列的算法复杂性预测三带未来半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得到了与正向时间序列算法复杂性大体一致或稍高的预报效能。它们的预报评分R值都明显高于置信度97.5%的区分随机盲报的临界评分值R_0。  相似文献   
58.
本文给出了1967~1982年川西地区17次小震活动“空区”,对“空区”分布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空区”的出现与区域地震活动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59.
1981年1月24日道孚6.9级地震是继1973年炉霍7.9级地震在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的又一次强烈地震。其震前地震活动与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盐源、宁蒗地震、1975年永善地震有所不同,没有观察到震源区周围在震前几年内地震活动增加。因而对这样的地震怎样利用地震活动作可能的予  相似文献   
60.
阿尔泰造山带的的铅同位素地质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曲国胜  崇美英 《现代地质》1991,5(1):100-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