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36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41.
对阿尔泰北部山区喀纳斯及琼库尔花岗岩体进行锆石 LA-ICPMS U—Pb 定年分别获得398±5Ma(MSWD=2.3)和399±4Ma(MSWD=1.2)的生成年龄,确定其形成于早泥盆世。结合近期研究成果,进一步表明,阿尔泰造山带花岗岩主要形成于早—中古生代,峰期在400Ma 左右。这两个花岗岩同阿尔泰其它400Ma 左右的花岗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野外产状、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如高硅、富钾、铝,轻稀土富集,具有 Eu 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h、Ba、K),具有明显的 Nb、Ta、Sr、P、Ti 负异常,具有负的ε_(Nd)(t)值(-1.5~-0.1)和相对于区内其它花岗岩较老的 Nd 同位素模式年龄 t_(DM)(1.15~1.35Ga),表明这些花岗岩具有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特征,其物源源除了地幔物质的贡献,可能有更多地壳物质的加入。推断这些花岗岩可能是在洋壳俯冲过程中,可能是熔自深部地壳(可能是弧物质)的岩浆与来源于亏损地幔的镁铁质岩浆发生混合形成的。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显示喀纳斯、琼库尔岩体形成于陆弧环境,与其它同期花岗岩一起揭示了阿尔泰造山带最为强烈的一次俯冲、裂解和拼合事件。为我们已经提出的构造演化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2.
张臣  韩宝福 《岩石学报》2004,20(3):433-438
华北板块北缘武川一康保地区出露的中元古代晚期花岗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类和二长花岗岩类,化学成分富SiO2、K2O,贫FeO、CaO、MgO,TiO2 A/CNK平均大于1.1,具过铝质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Nb、Sr、P、Ti相对亏损,而Rb、K、Ta、Nd相对富集;轻重稀土较强分馏(La/Yb)N=6.61~54.63,负铕异常明显,具有碰撞成因s型花岗岩特征。花岗岩呈东西向带状展布,并与北侧白乃庙(白乃庙群)和阜新旧庙(魏家沟岩群)中元古代古岛弧链及开原蛇绿混杂岩带平行,这表明该区中元古代晚期存在一个强烈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同碰撞花岗岩带的存在无疑是该区中元古代造山带的重要标志,这一碰撞造山事件为华北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模式提供了最基本的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143.
南天山中央地块的厘定与古气候事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气候变化与地质构造演化有着一定联系 ,构造活动的结果将引起地球表面海陆分布、陆地古纬度、火山活动、山脉形成以及地形地貌的巨大变化 ,是直接影响古气候的重要因素。根据志留—泥盆纪构造古地理再造、深部层次变形、基底时代、深部构造特征、构造混杂带研究 ,在确定南天山中央地块构造演化的基础上 ,探讨泥盆纪南天山构造火山作用与古气候及层孔虫绝灭事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4.
开动脑筋献计献策为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做贡献——在省农业防灾减灾研讨会上的讲话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郭宝福今天,很高兴来参加省农业防灾减灾研究会组织的专家讨论会。因王宗璋副省长下基层检查工作,也是代表他来参加会议。前些日子省气象局陈局长向我介绍了研究会...  相似文献   
145.
内蒙古阿巴嘎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基本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蒙古阿巴嘎旗及其以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是更新世中心式火山活动产生的大陆溢流玄武岩,该区玄武岩以高碱、富钛、贫铝为特征,属于钠质碱性玄武岩系列.源区是软流圈上地幔,玄武岩是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两种作用的结果.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产生玄武质岩浆,部分原始地幔岩浆未经变异沿构造通道直接喷出地表形成碧玄岩、碱性橄榄玄武岩;部分原始地幔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因停顿,原始地幔岩浆发生橄榄石分离结晶作用,部分橄榄石从岩浆中析出,最终岩浆喷出地表形成橄榄拉斑玄武岩.研究该区新生代玄武岩基本特征,探讨岩浆起源和岩石产生的构造环境对认识该区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6.
碰撞造山与华南花岗岩及其成矿系列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裴荣富  洪大卫 《矿床地质》1995,14(2):189-194
碰撞造山与华南花岗岩及其成矿系列研究的新进展NEWADVANCESINTHESTUDYOFCOLLISIONOROGENYOFGRANITESINSOUTHCHINAANDTHEIRMETALLOGENICSERIES裴荣富洪大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  相似文献   
147.
从七十年代初以来,随着花岗岩区区域地质调查均发展,人们逐新发现,在花岗岩岩基中尽管一个侵入体内部或者在不同侵入体之间在岩性和结构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区范围来看,花岗岩类的岩石类型总是有限的几种。岩基内部的侵入体不仅在岩性和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合并成数量不多的几个岩石组合,而且这些岩石组合在整个岩基总的侵入顺序中占据着一个特定的位置,具有一定的岩性、结构、构造和时间特征。尽管各  相似文献   
148.
作者于1990年赴苏考察。本文着介绍苏联地质学家对外贝加尔色楞格-维季姆地区碱性花岗岩的研究情况。该区的碱性岩浆活动分成两个岩套;早二叠世偏碱性花岗岩和正长岩岩套及晚二叠世至三叠纪初碱性花岗岩和正长岩岩套。每一个岩套又包括早期的正长岩韵律和晚期的花岗岩韵律。每一个韵律内部按照岩石的结构特点至少可以分出2-3个顺序的侵入阶段,最后以脉岩活动结束。在每一个岩套内正长岩总是同基性岩在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长  相似文献   
149.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