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354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针对黄土边坡与隧道洞口段衬砌的相互作用问题,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以不同进洞高程进洞时黄土隧道洞口段衬砌的动力响应特征和洞口仰坡的动力稳定性。结果表明:进洞高程越大,洞口段隧道衬砌的位移响应与内力响应越大;随着进洞高程的增大,坡面位移放大系数在减小,不同进洞高程进洞时坡面位移放大系数均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在0.2~0.6H时变化最为剧烈,0.4H左右时位移放大系数达到了最大值;不同进洞高程进洞时坡面中心和水平方向距离隧道结构1.5D处的坡面位移放大系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大小关系为:纯边坡位移放大系数 < 有隧道结构中面位移放大系数 < 距隧道1.5D位移放大系数;随着进洞高程的增大,剪应变增量和坡面位移均在减小,坡面的稳定性在增强。该研究可为黄土地区隧道进洞高程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12.
运用解析几何的方法,给出了L波段探空雷达系统的天线方位零度标定、光轴与机械俯仰轴垂直标定、光轴与海平面平行标定、光轴与电轴一致性标定等主要标定方法的理论解析。依据标定方法和理论解析,总结了L波段探空雷达系统标定实施的关键,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理论解析能为技术人员深入掌握雷达标定方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掌握标定实施的关键,能减小标定误差,确保雷达探测的可靠性。改进方法可作为改进标定实施或系统设备的参考。  相似文献   
613.
魏国峰 《水文》2000,20(3):36-37,43
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划分水位级发现的问题,结合实际,考虑当地水文特性、测站测洪能力和测洪方案及影响水位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合理划分水位级的方法.提出了确定一个水位级为参照值,采用与历年最低水位变幅的适当比例划分其它水位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14.
RC-SCHED是制订VLBI观测计划的交互式软件,欧洲VLBI网(European VLBI Network,EVN)特别指定其观测计划须用PC-SHCED制订,随着上海天台科研人员日益增多的VLBI观测研究计划被EVN接受,PC-SCHED在我台的使用也日益广泛,为些简要地介绍PC-SCHED的主要功能及应用,并结合制订1999年2月份的两个观测计划(EH004和EH005)的经验,列出注意事项,以供今后的PC-SCHED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615.
外间梯度测深法及其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了外间梯度测深装置的使用方法,分析了该方法解释的理论依据及解释方法,并通过一个深部找矿的应用实例,论述了外间梯度测深方法在寻找金属矿体中参与定量解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16.
中国南方二叠纪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王成善  寿建峰 《沉积学报》1999,17(4):499-508
对中国南方二叠纪时期不同沉积盆地类型的沉积层序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各种盆地类型的沉积层序,该期可识别11个层序单元(S1~S11),其中,栖霞、茅口、吴家坪三阶分别含三个层序,长兴阶两个层序,S1、S6、S7、S11为Ⅰ型,其余为Ⅱ型。层序对比显示,上、中、下扬子的层序数量相近,界面特征各不一致,靠近古陆处在P/C、P1/P2界线间缺少层序1~2、3~5个不等;华南太平洋构造域影响区层序体系域具HST>TST结构,特提斯域控制区则具HST  相似文献   
617.
本利用湟源1951-1995年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湟源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建立了包含温度和上年秋季降水条件的新的春旱评估指标,并就冬灌对春小 麦产量形成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18.
低频循环荷载下地基一维固结性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给出了低频梯形循环荷载下单层地基一维固结解。对该循环荷载下地基固结特性、相应的影响因素以及平均固结度、有效应力随荷载的发展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研究了有效应力最大和最小值随荷载的变化规律。在任一周期中,有效应力 的发展并不与荷载的变化同步,而是按一定规律滞后发展。  相似文献   
619.
杨昌明  洪水峰 《地球科学》2001,26(2):213-216
建立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焦点问题法评价准则为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矿业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引进了一些新的动态指标: 资源竞争力、资源消耗力、资源承载力、资源结构力、资源破坏力、资源环保力和矿业发展力; 从而可以动态地考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20.
"三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银多金属成矿带,现已累计探明的银储量约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5%.解嘎银多金属矿区位于"三江"成矿带的北段,与北西端的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带毗邻,构成了我省南部地区主要的一条银多金属成矿带.通过综合分析解嘎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初步总结了区内矿床成因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区内下一步矿产地质工作的重点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