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地震区划中混合地震模型研究——以祁连山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祁连山为研究区,以上限震级7.5和8.0的潜源为特征地震段,利用滑动速率法分别计算上述每个潜源中7.0~7.4级,7.5~7.9级地震的复发间隔。特征地震选用NB模型条件概率和NB累积概率模型,中强震采用中国地震区划图(1990)的分档泊松模型,组成混合地震模型,用中国西部椭圆地震衰减公式,计算了未来50a,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计算结果认为累积概率模型当地震离逝时间长而潜源面积小时影响大,面积大的潜源应进一步考虑潜源的稀释问题  相似文献   
42.
通过重新编制活动断层定量参数数据库,利用中国大陆活动断裂定量资料评估了中国大陆活动断裂(段)的大震复发间隔,给出了青藏、新疆、华北3个构造区的大震复发间隔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活动断裂M7.5级以上大震复发间隔远小于华北和新疆。青藏高原从几100a到2000a,而华北和新疆则从2000a到5000a。大震复发间隔与断层滑动速率成反比,边界断裂的大震复发间隔通常比块体内部断裂短,比例关系大体为1:1.5—2.0。大震复发间隔与断裂性质相关,走滑断层的复发间隔小于逆走滑断层,逆走滑断层小于逆断层,比例关系大体为1:1.5—2.5。现有的定量数据汇编成果和大震复发间隔估计以及统计结果,既可作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参数,又可作为构造类比研究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3.
地洼区脆性变形域断裂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裂构造是岩石圈脆性变形域内广泛发育着的一类构造,在地洼区内尤为发育。它们构成地洼区构造型相的主体。借助分形维来研究地洼区非线性的断裂系统,可以为评价大地构造单元的构造反差强度提供一种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对于定量地描述地洼区大地构造单元演化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4.
工程活动断裂鉴定的时限标准讨论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鉴定工程活动断裂时限标准的制订需考虑科学性与工程安全性原则。活动断裂时限的确定依赖于对构造活动阶段性与重复性的认识 ,通过对中国大陆晚第四纪以来构造变形与断裂活动性特点的综合分析研究 ,得出了晚更新世晚期 (约距今 3万年 ) ,中国大陆发生了一次广泛的构造变动 ,经历这次构造变动后 ,各地的构造变形特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其总体活动性质与活动强度没有大的改变 ,这一结果是确定工程活动断裂时限的科学基础。从工程安全性考虑 ,在中国大陆将活动断裂的时限定为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过的断裂偏于保守 ;定义为全新世以来活动过的断裂又存在较大的风险。而将晚更新世晚期 (约距今 3万年 )作为鉴定活动断裂的时限从科学意义上有其合理性 ,并符合工程安全性需要。但对一些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重大工程 ,相关活动断裂的鉴定时限以晚更新世 (约距今 12万年 )为宜  相似文献   
45.
Introduction Since the tens years, the research on active fault has been stepped from qualitative phase toquantitative phase. With the developing of research on fault activity, fault segmentation, interac-tion among the adjacent or near fault segments, geodetic and paleoearthquake, scientists have re-alized that strong earthquake recurrence along active fault has different properties and multiplepatterns (Working Group on California Earthquake Probabilities, 1988, 1990, 1995, 1999, 2003…  相似文献   
46.
冉洪流  周本刚 《地震学报》2004,26(7):96-102
在我国的北京西北地区,存在着一些离逝时间远大于复发间隔的活动断裂(段).布朗过程时间模型(Brownian passage-time model)是基于弹性回跳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随机点过程模型,可用于估计活动断裂(段)未来某一时段的地震危险. 本文简要介绍了布朗过程时间模型的数学模型理论,以及该模型与其它强震复发模型的差异. 最后,应用该模型及对数正态模型,对北京西北地区离逝时间远大于复发间隔的主要活动断裂未来100年的地震危险,进行了估计和对比分析,认为该模型所得到的结果应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7.
试论柴北缘岩浆系列及其大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北缘是重要的构造-岩浆活化带和内生矿产成矿带,现今大地构造性质属地穹列。地槽演化阶段加里东期幔源岩浆活动,地台演化阶段华力西期壳幔混染Ⅰ型岩浆侵入,以及地洼演化阶段印支期非造山A型花岗岩构成了该区构造-岩浆活动的三个成因系列。  相似文献   
48.
中国大陆地震震级和地震活动断层长度的关系讨论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瑞树  冉洪流 《地震地质》1993,15(4):395-400
收集了中国大陆有关震级和地震活动断层关系的14个关系式,分中国东部、中国西部和中国大陆地区进行归纳,重新拟合得到3个地区震级和地震活动断层关系的综合结果,并给出不同震级对应±σ范围内地震活动断层长度  相似文献   
49.
50.
我国具有丰富储量的矿产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为此需要对矿产勘查技术进行研究与创新,对以往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合理应用勘查技术,保证勘查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本文以化探勘查技术为例,首先对该技术进行简要概述,其次分析了其在金矿勘查中的应用,后结合实例阐述其应用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