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87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亦此亦彼”是思维方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恩格斯早有所述。在地学界,不少同志受传统观念、形而上学方法的束缚,常习惯于用“一刀切”的方法。所谓“一刀切”,即只能“非此即彼”,否认“亦此亦彼”。这种错误,不仅在学术界,而且在其他方面都有表现。下面就我自己的认识,举例说明在地学中除了“非此即彼”,还有相当多的“亦此亦彼”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22.
本文是涂光炽先生于1987年10月26日在首届全国冶金地质金矿讨论会开幕式上的学术报告。本编辑部根据记录进行了整理和删减。该文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23.
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及其与裂谷构造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2,他引:44  
沿哀牢山—金沙江分布的富碱侵入岩,年龄为50-30Ma,化学成分是高钾(K_2O=5.07-8.30%)富碱(K_2O+Na_2O=8.17-10.08%),LREE富集(∑Ce/∑Y=7.5-9.4),铕一般无异常(δEu=0.98-1.06),δS~(34)值小(1.11-3.27)和锶初始比低(i=0.706)等,以及成因演化受第三纪裂谷控制。  相似文献   
24.
70年代地球化学迈进了它的壮年期,它在下列几个方面取得了有意义的成就: 一、成矿成岩全过程的较深入了解。一个矿、一个岩体的形成往往经历了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十多亿年的长期复杂历史。人类只能看到这些过程的总结局,但是在过去是无法了解、探索其全过程的。近年来,通过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成矿成岩模拟实验、热力学计算和气液包体等手段,人们才发现许多矿和岩体都具有比过去设想要复杂的历史。概括说来,它们常是多成因的;物质来源多种多样,形成方式丰富多  相似文献   
25.
花岗岩类是上部地壳的重要组成岩类,如在华南,不同时代的花岗岩类出露面积几占这一地区面积的五分之一。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矿产种类多,储量也不少,因此,花岗岩类与成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广大地质地球化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我国花岗岩类实际地质情况出发,结合国内外这方面工作的新进展,在花岗岩类与成矿研究领域中,下列几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26.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时代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中国西南地区(川、滇、黔、桂、湘)发育有世界上很典型的低温成矿域,其面积之大(约90万km2)、包含的矿种之多(Au、Hg、Sb、As、P、Pb-Zn、U、Ni-Mo-PGE、重晶石、冰州石和分散元素等)、矿床组成和组合之复杂,在全球十分鲜见。扬子地块西南缘是中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作者采用Rb-Sr、Sm-Nd、Ar-Ar等多种同位素定年方法,对扬子地块西南缘产出的磷矿、金矿、锑矿等低温矿床的成矿时代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文章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并结合前人的资料,初步拟定出该区存在三期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它们分别相当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晚加里东期(晚志留世—早泥盆地)和燕山期(晚侏罗世—中白垩世)。该区的磷矿、重晶石矿和黑色页岩中的镍钼铂矿主要形成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同位素年龄主要为585~540Ma;赋存于前寒武纪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金-锑-钨矿床主要形成于晚加里东期,同位素年龄主要为435~380Ma;产于寒武系以后地层中的锑矿床主要是在中燕山期成矿,同位素年龄主要为160~140Ma;而该区的卡林型金矿和汞矿主要在燕山中晚期大规模成矿,同位素年龄主要为170~80Ma。  相似文献   
27.
山西义兴寨金矿床金矿物颗粒的产出及其成矿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义兴寨金矿床的金主要呈包体金和裂隙金两种产出状态.文章根据成矿地球化学动力学理论,论证了金元素在含矿断裂发生脆性破裂和脆-韧性扩张活动中析出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受反应动力学条件的制约,形成矿石中金不同产出状态的规律.指出热液矿床中普遍存在的包体金为热液成矿早期阶段断裂发生脆性破裂和成矿流体沸腾,导致快速反应结晶的产物;而裂隙金和晶隙金为成矿晚期金等矿质在流体中残余富集,同时成矿断裂再次发生脉动破裂,即成矿热力学演化与有利的构造动力学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得出金矿物颗粒的产出状态具有成矿动力学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8.
山东英格庄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深部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振  张学仁 《矿床地质》2006,25(2):175-182
英格庄金矿床位于山东牟乳金矿带巫山断裂的南缘,其围岩主要以古老变质岩与昆嵛山花岗岩为主,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文章通过对英格庄金矿床控矿断裂发展史以及断面几何形态与金矿体赋存位置关系的研究,发现矿体在断层带中的分布具有规律性。深部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表明,英格庄金矿床Bi与Hg关系非常密切,是金矿化的最佳指示元素,且在已知矿体下方出现前缘晕与尾晕相互叠加的现象。结合矿体在断裂中分布的规律以及原生晕特点,对英格庄矿床深部第二富集段进行了预测,并预测在-220m下有第二金富集段存在,且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9.
新疆额尔齐斯金矿带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额尔齐斯金矿带位于新疆阿尔泰南缘。地质研究表明,发生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金成矿作用在整个额尔齐斯金矿带中广泛发育,明显受额尔齐斯韧性剪切带及其次级断裂的控制。通过对额尔齐斯构造带及其中发育的21个金矿床(点)尤其是多拉纳萨依、托库孜巴依、萨尔布拉克、科克萨依和马热勒铁等金矿床控矿构造的研究,作者提出如下新认识:额尔齐斯韧性剪切带总体上具有向东收敛、向西散开的基本形式,控矿构造具有向东单一(仅为韧性剪切构造)、向西复杂(脆韧性构造叠加于韧性构造和中酸性岩体上)的特点,由此控制的金成矿作用具有“东浅西深、东弱西强”等6条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EH4深部地球物理测量结果,指出额尔齐斯金矿带西部哈巴河地区和中部富蕴地区是形成大型金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0.
MineralindustryandregionaldevelopmentinChinaZhangLeiInstituteofGeography,CAS,Beijing100101,CHINAAbstract:Thispaperrepresent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