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遵义地区冰雹短时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遵义地区较完整的冰雹档案,并设计了冰雹短时预报业务流程。用30次严重冰雹个例,揭示出冰雹的环境场有四型。用700~850hPa资料归纳出成雹系统的概念模型.对713雷达探测到的30次冰雹云回波资料、找出雹云的移动路径与规律,归纳出有别于经典雹云回波的具有本区特点的回波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归判别方程。本文还对冰雹出现前后18个气象台站的逐小时压、温、湿进行订正,以分析地面中尺度环境场特征。并计算了11个冰雹个例各站各时次的△P3和Tσ以及方差与方差分布,以探索冰雹的落点,结果表明强降压区和高能区预报冰雹落点较为适当,高能区更具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2.
163.
依据祁连山和青藏高原气温、地温、冻土厚度与经纬度以及海拔的经验公式, 通过ArcGIS空间分析, 获得了祁连山地区年均气温、年均地温和冻土厚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祁连山多年冻土区年均气温和年均地温分别为-12~-6 ℃和-4~-2 ℃, 多年冻土厚度变化于90~140 m之间。其中, 哈拉湖地区海拔4300 m以上的高山区温度最低、冻土最厚, 年均气温和年均地温分别低于-10 ℃和-4 ℃, 多年冻土厚度大于140 m。结合祁连山烃源岩区域分布特征和木里天然气水合物钻孔的冻土厚度资料, 认为中祁连盆-山构造地貌发育区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最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64.
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进行植被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植被退化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退化区降水减少,大气变得干燥,气温升高;而植被增加使得降水增加,大气湿度增大,气温降低。地表植被的变化可通过地气问相互作用激发出大气偏差风环流,从而影响大范围气候,乃至全球气候。  相似文献   
165.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福建省西部北部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利用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回波顶高、径向速度、垂直风廓线等产品对此次雨雪冰冻天气进行特征分析,通过分析发现:①冰晶和雪的回波强度通常比连续性降水回波弱,在反射率图上,回波表现为边缘毛松,丝缕状纹理结构明显,边缘模糊不清,没有确定的边界;②回波顶高和零度层较低,因为垂直方向大气相对较稳定,不利于对流发展,降水粒子没有发展到高空;③在径向速度图上存在牛眼,说明在低空有急流存在。在低层有环形的零速度线,中高层的零速度线为倒"S"形,表明低层有风切变存在,中高层有冷平流;④风廓线图上高层为西南风,中层为西北风,低层为西南风,近地层为东北风。说明从近地层到高层为"冷-暖-冷-暖"的层结结构,有利于冻雨天气形成。  相似文献   
166.
广西干旱喀斯特平原的干旱及其成因量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作为广西的重要粮食基地的喀斯特平原区,是气候干旱和喀斯特干旱迭加的地区,干旱问题已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障碍。本文主要通过以往的研究资料的分析、计算,从造成干旱的气候、喀斯特地质背景及人类活动3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分析干旱形成原因和量化干旱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因素是产生干旱的基本原因;可溶岩地质基础是干旱形成的重要原因; 人类不合理活动则加重了旱灾的程度。其干旱程度,在峰丛谷地农业区最为严重,峰林谷地农业区和峰林平原区中等,孤峰平原区最轻。   相似文献   
167.
周游游  霍建光 《中国岩溶》2000,19(3):268-274
通过专题研究及抽样调查,对岩溶化山地的资源环境及景观特征、土地退化原因和程度的划分、植被可恢复性及其土地持续利用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岩溶化山区不同退化程度的土地的改善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8.
上海软弱地基的超长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8个上海软弱地基的超长钻孔灌注桩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资料,总结了超长桩的概念,施工难度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9.
农业活动与岩溶山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周游游 《地理科学》2000,20(5):431-436
以 4项专题研究及抽样调查为主要资料来源 ,对西南岩溶山区的土地利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该区土地土层薄且通透性强和母岩漏水 ,长期耕种后土壤肥力明显下降、粮食产量对化肥的依赖性增强。长期施化肥的土地耕种约 6 0年后 ,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当于天然状态下的 30 %。垦殖率在 2 0 %~ 30 %、覆被率在 35 %~ 45 %时粮食产量高而稳定。土层厚度 <5 0~ 80cm、地形坡度 >16°时的梯地对水肥保持及旱情缓解的作用甚小 ,不是解决干旱的途径。该区耕地的持续利用须建立在适当的垦殖率、森林覆盖率及合理施肥基础上。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是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缩小耕地面积、减少人口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0.
用微扰理论分析计算了原子在均匀外电场中的斯塔克 ( Stark)效应 ,预言处于基态碱金属原子可能具有固有电偶极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