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29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21.
地质观象,尤其是地质构造,一般都是三度空间实体。过去限于客观条件,地质研究和构造研究主要限于平面空间或浅层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地质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研究深部地质的重要,只有全面深入研究深部地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因此,深部地质研究已成为地质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前沿课题。为此,我们组织了几篇从不同角度针对个别问题的短文,以便活跃思路,促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22.
深部过程与大陆裂谷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9月9日至13日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这次会议是受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委托和支持下召开的。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陈宗基教授、程裕祺教授、马杏垣教授和刘东生教授曾召集多次会议,成立了组织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进行筹备·会议由陈宗基教授和F.C.Froidevaux教授(法国)主持召集。参加这次会议有14个国家55名外国学者和150余名中国学者。会议期间的大会报告、小会报告及张贴的论文约130余篇。其中,中国地球科学工作者在多年对裂谷、断陷、盆地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77篇,包括了中国的攀西裂谷、汾渭地堑、东部郯  相似文献   
123.
攀西地区受印度板块挤压欧亚板块的影响,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深浅源地震分布不均。为研究攀西地区地震波能量的衰减情况,陈运泰等曾用天然地震研究了该地区地壳的平均Q值,在巧家和石棉地区,Q值分别为620和560,地壳中介质的品质因数Q偏低。本文则用爆炸地震观测资料,对该区的华坪-永胜地区和会理-会东地区的Q值做了计算,并讨论了Q值分布的横向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24.
攀枝花-西昌古裂谷与“活化”的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近年来在攀枝花-西昌(攀西)构造带所做的重力、地磁、航磁、古地磁、遥感、天然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地热和爆炸地震探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得出了该构造带的深部结构和地球物理场的特征。基于此,提出了攀西吉裂谷存在的地球物理标志,论述了该裂谷带与现代强烈活动的裂谷带和已消亡的古裂谷的差异与其“活化”的证据。本文最后提出,这是一个被动“活化”的古裂谷的论点。  相似文献   
125.
基于整数小波变换的地震数据压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地震数据的特殊性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无损压缩 .本文通过应用提升方法构造的整数小波变换无损压缩地震数据 ,与传统的无损压缩算法相比 ,可以较好地提高压缩率 .CDF(2 ,n)系列双正交小波可以较好地消除数据间冗余 ,集中数据特征 ,比其它CDF系列、SWE和CRF双正交小波有更好的压缩效果 .CDF(2 ,n)系列双正交小波更适合作为整数小波变换无损压缩地震数据的小波函数 .  相似文献   
126.
浙江省夏季干旱主要气象条件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降水距平、降水变率、Z指数方法和自然正交函数开展(特征向量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夏季降水分布、干旱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西金、衢、丽地区夏季降水少,是易发生干旱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7.
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幔对流应力场及地球动力学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改进的Runcorn模型 ,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计算了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幔对流应力场。数值结果显示 ,青藏高原中部、北部和天山为应力发散区 ,对应地幔上升流 ,而塔里木、柴达木、四川盆地等地区则为应力汇聚区 ,对应下降区。地幔对流形态与地表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表明 ,青藏高原下小尺度地幔对流可能是控制该区区域性构造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8.
华南上地壳速度分布与基底、盖层构造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南地区有代表性的几条宽角地震剖面进行了研究,利用初动到时资料拟合剖面地带地壳上部详细的速度分布,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与地质资料对地壳基底和沉积盖层的构造进行了综合解释. 结果表明,浙-闽-粤东部地区在地壳基底上分布一系列中生代火山岩断陷盆地,火山岩盖层厚度变化为1000-4000m. 浙西-皖南以及湘-赣地区地壳基底起伏较大,盖层主要为古生界,并发育许多受基底形态与边界断裂控制的小型中生代白垩纪盆地. 华南西部的楚雄盆地为一构造复杂的深坳陷,其中侏罗-白垩系的厚度超过10km,并被分割为东部斜坡和西部坳陷两个单元,而西部坳陷又被一中央隆起分割为东、西两个更次级的凹陷. 区内一些主要的断裂构造在速度等值线图上均有明显的反映,如东部的江绍断裂、莲花山断裂和吴川-四会断裂以及西部的程海断裂和绿汁江断裂都是重要的构造分界,此外众多的基底断裂多是盆地与隆起的边界.  相似文献   
129.
煤储层含气量是煤层气开发的核心参数,但实测煤储层含气量与煤储层的真实含气量之间往往存在误差。基于窑街矿区海石湾井田煤层气井不同时段的产气量,以煤储层含气量“定体积”降低为基础,反演煤储层实时含气量,研究煤层气井排采过程煤储层实时含气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煤储层含气量随排采时间呈线性下降趋势,不同步长煤层气井产气量与煤储层含气量降低幅度一致,遵循“定体积”产气特征,即煤层气单井产气量是煤基质“定体积”产出;煤层气井的产气量与含气量降低速率有关,而与煤储层原始含气量无关。煤储层为隔水层,水力压裂难以改变煤基微孔隙通道的结合水状态,CH4产出过程受水–煤界面作用控制,煤层气产出是“CH4·煤·水”三相界面传质作用的结果,水–煤界面作用中水的湍动提供并传递能量,激励块煤中CH4解吸与产出。   相似文献   
130.
基于微机电的速度型地震传感器技术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机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开发微型化的新型地震计成为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微机电速度型地震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根据实际需求,用multisim软件对微机电速度型地震传感器的加速度/速度积分电路的电路特性进行仿真,并提出了微机电速度型地震传感器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