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1 IntroductionM agnetic fabric is the basic character and the im portant trait for m agnetic m inerals insedim entary rocks.Ithas been w idely used in geologicaland environm entalinvestigations in thepastdecades (Ress,1965;Rolph,1989;Sagnotti,1998;Raposo,…  相似文献   
82.
末次冰期旋回风成沉积物图解法与矩值法粒度参数的对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GRADISTAT粒度处理软件,分别计算了末次冰期黄土高原西部等地的黄土古土壤和风成砂的粒度参数,并对图解法与矩值法粒度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黄土古土壤来说两种方法所获得的平均粒径基本相同,分选系数、偏度和偏态的相关性逐渐降低。对风成砂和砂黄土来说,除了平均粒径呈较好的线性相关外,其它参数则差别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粒度组分的分布不同。黄土古土壤的粒度分布尽管呈双峰分布,但次峰通常较小,故尾部部分对粒度参数影响不大;而风成砂和砂黄土的次峰的频数较大,对粒度参数的影响很大。图解法主要反映了主要粒度组分的粒度特征,而矩值法则反映了样品的总体特征。在沉积环境的分析和比较时,应充分考虑这两种方法的差异,建立不同的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83.
汾渭盆地黄土剖面0.9 Ma前后的粒度突变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汾渭盆地老庄黄土剖面的古地磁、磁化率、粒度分析,认为该剖面具有1.2 Ma以来的完整风成沉积系列。该剖面最为显著的特点为其粒度组成中粗粒组分含量较高,自L9(对应年龄约为0.9 Ma)以来粒度突然变粗并且地层中共发育了11层厚度较大的埋藏古风成砂,研究区远离沙漠,黄土中的砂粒及风成砂是近源搬运造成的,其中黄河河漫滩是其砂粒的主要供给源。这一特点显示汾渭盆地在距今0.9 Ma以来气候显著变干,冰期时发生严重土地沙漠化,这可能是汾渭盆地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响应,还可能与当时青藏高原急剧隆升而激发的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有关。  相似文献   
84.
末次间冰期以来渭河上游气候演化的黄土记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渭河上游樊家台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地层的粒度与CaCO3进行综合分析表明,末次间冰期时,受夏季风影响较大,粒度较细,CaCO3有较强的淋溶与淀积,气候呈现较为暖湿的特点;末次冰期时,受冬季风影响较强,粒度较粗,CaCO3淋溶淀积微弱,气候较为干冷。间冰期早期(相当于深海氧同位5e阶段)由于夏季风较强,粉尘堆积较少,古土壤向下发育,并与下部土壤融合,导致粒度较5a、5c阶段粗;2阶段的早期,由于粉尘源区出现了高湖面,环境湿度大,造成此时段早期黄土粒度较晚期细;表现出区域气候的特点。  相似文献   
85.
祁连山东段河流阶地的形成时代与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第四纪期间祁连山东段发育了多级洪积台地与河流阶地,它们是研究区域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良好的载体。对该区主要河流阶地序列的野外考察,利用ESR、TL、IRSL以及14C等测年方法,研究表明,第四纪期间石羊河上游的各大支流普遍发育了5-6级阶地,其中南营村附近金塔河五级河流阶地的形成时代大致为1.24MaB.P.(T5)、0.78MaB.P.(T4)、0.14MaB.P.(T3)、0.06MaB.P.(T2)和0.01MaB.P.(T1),完全可以与该区沙沟河、黄河兰州段以及长江三峡段的阶地序列相对比。从各级阶地砾石层的堆积时代以及阶地的沉积特征分析,我们认为,即使在构造活动区域,气候变化在河流地貌演化过程之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6.
豫西黄土中砂粒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研究表明,豫西黄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粒组分(> 63 μm),地域特定的地貌造成三门峡、扣马黄土中砂粒含量的增加。扣马剖面记录了自1.2 Ma来砂粒百分含量的变化过程,在我国气候逐步恶化的总体环境下,区域地貌的改变叠加在全球变化之上。随着黄河的下切,大量松散堆积物暴露于大气环境中,为冬季风提供了丰富粉尘物源,汾渭盆地、三门峡盆地、黄河两岸滩地、沙滩以及两岸山地是豫西黄土砂粒的主要源区之一。  相似文献   
87.
黄河三门峡至扣马段的阶地序列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field landscape investigations, thermoluminescence (TL), magnetostratigraphy and loess-paleosol sequence, we found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four Yellow River terraces, whose ages are 0.86 Ma, 0.62 Ma, 0.13 Ma and 0.05 Ma, in Yuxi Fault-Uplift (from Sanmen Gorge to Mengjin) and at least three Yellow River terraces, whose ages are 1.24 Ma, 0.25 Ma and 0.05 Ma, in Huabei Fault Depression (from Mengjin to Kouma). All the terraces have a similar structure that several meters of paleosols directly develop on the top of fluvial silt. It shows that the Yellow River incised and consequently abandoned floodplain converted to terrace during the interglacial period. Therefore, there may be a link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terraces and glacial-interglacial climatic cycles.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Yellow River terrace sequences and ages between Yuxi Fault-Uplift and Huabei Fault Depression indicate that the surface uplift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se terraces. Found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ning Project of Yunnan Province, No.2007D199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462002; No.40161002 Author: Su Huai (1977–), Ph.D, specialized in geomorph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  相似文献   
88.
腾格里沙漠南缘末次冰盛期以来沙漠演化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位于现代季风区边缘的沙漠黄土边界带,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末次冰盛期以来历经多次北进南退移动和暖湿、冷干变化。依据对腾格里沙漠南缘白岩沟剖面的黄土古土壤风成砂序列的年代测定,建立了腾格里沙漠南缘末次冰盛期以来沙漠演化的时间序列,并结合剖面各地层的粒度分析、色度分析和CaCO3分析结果,认为末次冰盛期该区主要经历了两次沙漠强烈扩张、两次退缩以及一次小幅度扩张的阶段。而全球变化所导致的东亚冬、夏季风变化是沙漠正、逆过程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89.
夷平面的三维显示与定量分析方法初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勇  王义祥  潘保田 《地理研究》1999,18(4):391-399
夷平面是当代地貌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对于重建一个地区的地貌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位兰州以南、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的美武高 程工与陆地卫星影像结合起来集成分析,论述了美武高原三维地貌影像图的信息特点,提取了若干区段的地形剖面,进而在分析了高原夷平面地貌参数体系的基础上运用遥感图像监督分类技术自动提出高原夷平面的具体分布区域,揭示了此项对于夷平面分析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0.
对青藏高原东部甘孜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地层的磁化率、粒度、CaCO3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等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部冬、夏季风分别经历了5次和6次较为强大的时期;其演化阶段基本可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SPECMAP)对比。与同期印度洋季风强度变化存在极高的一致性(特别是在氧同位素阶段3)。我们认为,全球冰量变化可能不是控制青藏高原季风演化的决定因素,而其它因素如太阳辐射变化及高原下垫面状况对高原季风演化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