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深部矿井地震散射波成像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onventional seismic exploration, mostly based on reflection theory, hardly has accurate imaging results for disaster geologic bodies which have small scale, steep dip, or complex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we design two typical geologic models for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attered waves in mines for forward modeling by finite difference and apply the equivalent offset migration (EOM) and EOM-based interference stack migration methods to mine prospecting. We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scatted imaging’s technological superiority to reflection imaging. Research shows: 1) scattered imaging can improve fold and make the best of weak scattered information, so it shows better results than post-stack migration imaging and 2) it can utilize the diffraction stack migration method-based ray path theory for mine seismic advanced prediction, so it provides an new efficient imaging method for improving resolution of mine seismic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12.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具有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精度高、成像振幅准确等优点.但是,当地下存在强散射介质时,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很难透过上覆强散射地质体获得深部构造的高精度成像结果.本文为了提高深部精细构造的成像质量,提出时频域振幅相位联合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构建时频域振幅相位联合目标函数,减弱振幅信息对成像结果的影响,提高深部弱散射地震信号的可成像精度.首先,对地震信号进行时频变换,构建时频域最小二乘偏移目标函数;其次,在目标函数中引入振幅权重因子,调节时频域振幅相位权重;最后,推导时频域振幅相位联合目标函数对模型参数的梯度,并利用L-BFGS局部优化算法对成像结果进行迭代.Marmousi模型和盐丘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很好地利用弱散射地震信号的时频域振幅相位信息,实现透过上覆强散射地质体进行深部高精度成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拉东变换的瑞雷面波频散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克服面波谱分析法(SASW)提取频散曲线抗干扰能力差、不能得到多模式频散曲线等缺点,对拉东变换法进行了改进,不对原始记录进行数字处理,避免了数字处理效应的影响.通过对信号的频谱分析、结合场地的地质条件,选择频散分析的频率、速度范围,来达到规避高视速度的直达波、反射波.理论模型合成记录和实际资料的处理表明:研究的频散分析方法是有效的且适应性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多煤层的反射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不考虑地震波吸收和几何扩散衰减的情况下,利用单频谐和平面纵波垂直入射到煤层上,来研究煤层的调频效应,正演模拟地震波的频率与反射系数的关系,分析了频率对反射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地下只有一组煤时,在中高频段煤层反射系数较大,当存在两组煤或是更多组煤层时,受上组煤层的屏蔽,下组煤在低频段的反射系数明显大于中高频段的反射系数,从而为克服上组煤层的屏蔽,得到好的下组煤层反射波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下组煤反射波质量的采集方案.由于历史的原因,煤田勘探一般使用中高频检波器(主频60 Hz或是100 Hz),虽然有利于提高中高频反射波的能量,但牺牲了信号的低频部分,不利于提高反射波的分辨率,同时损失了下组煤层中起主要作用的低频反射波,得到的下组煤反射波资料一般很差.  相似文献   
15.
RVSP或VSP勘探,都属于垂直地震剖面法.由于激发点或接收点置于井中,距离目的层更近,在低速层中共传播一次,具有能量衰减少,频带宽等优势,在煤层气预测、岩性勘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鉴于RVSP和VSP在野外数据采集和波场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目前RVSP资料常规处理一般采用VSP处理流程.相对于地面地震资料处理,VSP处理软件还不够成熟,影响了RVSP技术的发展.利用地面成熟处理方法来处理RVSP资料的新思路对提高RVSP成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实现RVSP记录与地面记录的等效转换是采用地面处理方法的关键.实际资料表明RVSP等效地面处理方法具有很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有限差分法弹性波场数值模拟技术,对水平产状,断块分布与尖灭煤层体地质环境下的井激发与接收的多波分量地震记录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水平产状,断块分布与煤层尖灭情形下三分量地震记录上的波场特征。研究表明:水平产状煤层槽波最为发育,断块分布煤层中之,而尖灭煤层中尖灭端处接收时很难分辨出槽波特征,但在尖端处激发时可以跨孔观测记录上分辨出颇为发育的槽波。在地面记录上波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  相似文献   
17.
井地地震是在井间地震方法基础上提出,其技术核心主要是观测系统设计以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观测系统设计旨在增加探测目标的覆盖次数、均匀程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数据采集从震源和检波器两个方面优化,选用激发能量强、频率高、成本低、效率高的震源,以及灵敏度高、抗噪能力好的检波器;数据处理分为拾取初至、建立正演模型和反演层析成像。工程应用实例说明,井地地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几种时频分析方法对比及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不同时频分析方法有其特有时频特性,为提高煤田地震资料处理精细程度,对比研究选择最佳方法十分重要.针对短时傅氏变换、小波变换、S变换,Wigner-Ville分布及其改进分布和Choi-Williams分布等几种经典时频分析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别从时间分辨率、频率分辨率及干扰项影响程度等详细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选用SPWVD进行初至拾取和S变换分频显示解释陷落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金红娣  潘冬明  杨光 《物探与化探》2012,36(6):1010-1013
国内外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已开始应用反射波法超前探测前方小构造,如断层、陷落柱.由于前方的断层面、陷落柱界面起伏不平,所以接收到的反射波能量较弱,难以精确成像,而基了惠更斯原理的散射成像方法能充分利用地震信号的全波场信息,具有较好的偏移成像效果,散射成像为巷道超前探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成像方法.笔者通过建立巷道超前探测模型,分析了散射成像处理技术的效果,验证了散射成像方法应用于巷道超前探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在资源勘探中,由于煤田目的层埋深较浅,地表的起伏引起的静校正量对于煤田勘探影响较为严重;而且煤田勘探主要是寻找断层、陷落柱等小构造,这就对静校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煤田勘探复杂地表的静校正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模型正演记录和实际资料进行层析静校正量计算,有效地消除了复杂地表的影响,得到了较高质量的叠加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