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71.
为了给普通用户提供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的遥感信息处理平台,以OGSA(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为基础,结合多智能体技术,提出了基于协同智能网格的遥感信息处理模型RSCIG(Remote Sensing Co-operative Intelligent Grid);设计了RSCIG的体系结构,详述了如何高效准确地协同现有的网格服务以完成所面临的任务;实现了一个RSCIG体系结构下的遥感信息处理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472.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化的公交导航系统在城市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普通的公交查询系统,网络化的公交导航信息系统能够更方便地服务于城市的公交、旅游和政府等部门,同时能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本文从公交导航系统的总体设计出发,介绍了系统的功能设计、界面设计和程序设计的思路,详细介绍了地物定位、车次查询、公交换乘等功能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473.
浅谈L波段探空系统资料及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着重对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观测资料的类型、获取方式及在天气预报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一些初浅的分析,以提高探空资料在预报中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74.
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于2006年7月和2007年1,4和10月在北黄海陆架浅海水域进行小型底栖生物调查.结果表明,4个航次的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分别为(1 099±634),(664±495),(1 601±837)和(524±378) ind·10 c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 446.34±764.66),(428.63±294.84),(1 580.53±1 041.23)和(793.50±475.83) μg·dwt·10 cm-2.共鉴定出18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按丰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4个航次的优势度分别为72%,90%,85%和74%,其他优势类群依次是桡足类、多毛类、动吻类和介形类;按生物量依次是线虫、桡足类、多毛类、介形类和双壳类.97%的小型底栖生物分布在0~5 cm的表层沉积物内,线虫和桡足类分布在0~2 cm沉积物的比例分别为86%和87%.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表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在由4个航次所代表的春、夏、秋、冬各季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春、夏高于秋、冬),在4个航次的5个相同取样站位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与水深和底盐呈负相关性.北黄海冷水团对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时空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5.
双/多基地天气雷达探测小椭球粒子群的雷达气象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导出小椭球散射的方向函数及侧向散射截面的表达式。然后,考虑发射水平偏振波与垂直偏振波这两种情况下,当小椭球粒子群旋转轴作一致铅直取向和在空间作均匀随机取向时,分别建立适用于双/多基地雷达接收子站的雷达气象方程。主要结果为:(1)当入射波以不同的仰角及方位角射到旋转轴任意取向的椭球上时,会在椭球的3个轴上产生不同的极化电偶极矩分量,使小椭球散射方向函数不仅与散射方向有关,还与天线和粒子两个直角坐标之间的配置情况有关。(2)无论入射波偏振方式是水平还是垂直,小椭球粒子的总侧向散射截面恒是散射波在该方向上造成的侧向散射截面之和。(3)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与单基地雷达气象方程比较,其差别在于侧向散射截面与后向散射截面的不同,另外,有效照射体积不同,子站与单基地站天线方向性函数不同,使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中多出与双基地角有关的一个因子。(4)主站天线辐射在半功率点内不论均匀与否,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中的侧向散射截面均代表总的侧向散射截面且依赖入射波偏振方式。(5)给出了小椭球群旋转轴一致铅直取向情况下的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这些方程与入射波偏振方式、主站发射天线辐射在半功率点内均匀与否有关。入射波为垂直偏振时一致铅直取向的椭球群的侧向散射截面可能由包含铅直分量在内的3个正交分量组成。这具体依赖于主站天线仰角。但入射波为水平偏振时到达子站天线处的回波功率与主站天线仰角无关。(6)给出了小椭球群旋转轴在空间无规则取向时的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这些方程与主站天线仰角、入射波偏振方式等无关,但与主站发射天线辐射在半功率点内均匀与否有关。  相似文献   
476.
巴丹吉林沙漠不同下垫面辐射特征和地表能量收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迪  吕世华  奥银焕  赵林 《高原气象》2012,31(3):615-621
利用2009年夏季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境内巴丹吉林沙漠开展的"巴丹吉林沙漠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所取得的资料,对比分析了典型晴天条件下,巴丹吉林沙漠两种不同下垫面的辐射平衡特征和地表能量收支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下垫面地表反射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沙漠反射率为0.33,湖区沙生芦苇反射率为0.23,沙漠反射率大于沙生芦苇反射率。巴丹吉林沙漠两种典型下垫面上,各辐射分量均具有相似的日变化特征,即白天大、夜间小。两种下垫面上的净辐射日变化与峰值基本相同,日积分值均约为8MJ.m-2。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地表能量的分配也不相同。沙漠主要以感热通量为主,地表热流量其次,潜热通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湖区以潜热通量为主,感热通量和地表热流量次之。  相似文献   
477.
根据"有效照射体"的基本概念,采用微分理论来回避椭球面近似为平面的假设,推导了双基地雷达系统有效照射体积表达式,证明双基地雷达系统有效照射体积与单基地雷达有效照射体积之比值Vb/Vm,在数值上等于双基地系统主站极轴长度Rt相对于半长轴长度a的导数.有效照射体积数值计算结果与以往相同,放宽了推导过程中的假设条件,显得更加严谨、易懂.还给出了双基地雷达系统各几何量(如Vb/VmRt、主站共面方位Φ、辅站极轴长度Rr、辅站共面方位Φr、双基地角β)之间的一些关系式,分析了在双基地雷达系统探测过程中有效照射体积随有关量变化的特征,为双基地偏振雷达系统天线控制、资料处理、旁瓣影响分析、探测精度提高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8.
利用线特征进行高分辨率影像与LiDAR点云的配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图从离散点云数据中寻找影像的同名点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传统的基于同名特征点的配准方法难以使用。应用共线方程作为严格配准模型,利用LiDAR点云空间中的线特征替代传统配准模型中的点特征,取得了高精度的配准结果,同时对点云密度和影像分辨率之间的尺度关系进行了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79.
为了定量描述黄河上游玛曲地区草地下垫面的空气动力学特征,为模式提供准确的下垫面参数,利用"黄河源区气候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2006年9月的湍流观测资料,结合Martano由单层超声观测资料确定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的方法,计算了黄河上游玛曲地区草原下垫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和零平面位移d,即z0为0.035 m,d为0.143 m。同时,将z0和d应用于陆面过程模式CoLM中,检验其对模式模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陆面参数后的模式对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模拟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80.
干旱气候观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一体化观测系统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确定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站在西北区域气象事业发展的高度上,在充分分析西北地区天气气候和环境特征以及气候观测系统现状的前提下,对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进行了初步设计。系统由地基观测、空基探测、天基监测和信息传输与共享系统4部分构成,其中地基观测站网分为气象站(代表站)、生态气候试验站(重点站)和陆面过程综合试验基地(关键站)3个层次。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的建成将实现对西北地区内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5大圈层以及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三维综合的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