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124篇
海洋学   4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四川盆地潜在震源区的细致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包括川中台拱和川东陷褶束的范围,具有相对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鉴于该地区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发震构造不甚明确的特点,在编制1990年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时,划分的潜在震源区面积也相对较大.本文在总结四川盆地中强地震(Ms=4.7-5.7)发震构造条件的基础上,用地震构造类比原则对四川盆地的潜在震源区进行了重新划分.确定潜在震源区边界时,充分考虑了背斜轴走向、背斜构造的影响带宽度、小震活动密集条带和余震的分布范围.得到了四川盆地更加细致的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这对于低地震活动水平地区的潜在震源区的细化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攀西地区潜在震源区的地震地质判据及其最大震级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近些年来对四川攀西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研究,总结了攀西地区潜在震源区的地震地质判据,着重强调了活断层的断错地貌标志和断层活动的性质、方式、位移量大小、滑动速率以及历史地震活动强度对判定潜在震源区的重要作用。并根据活断层的地表破裂长度、地震位移量大小、近代地壳形变区的范围及形变量出现异常时间的长短、断层滑动速率与地震震级的关系讨论了确定潜在震源区最大震级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舟山-国头断裂带的性质及其向陆区的延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荣昌 《物探与化探》1988,12(4):249-255
本文根据东海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资料,讨论横贯我国东海海域的舟山—国头断裂带对东海地质构造的控制作用及其延伸问题。“东西分带,南北分块”是东海地质构造的基本特点,也是东海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但南北分块的界线在何处?舟山—国头断裂带是否向陆区延伸?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它涉及我国东部的大地构造格局。作者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及部分地质资料,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供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焦佩金 《气象》1990,16(5):58-61
1990年2月,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偏高,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江南等地出现连阴雨天气。 天气概况 2月份,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次数少,强度弱。在三次较大范围的冷空气过程中,前两次都是弱冷空气,只有下旬前期的一次过程达到了强冷空气标准。  相似文献   
16.
焦佩金 《气象》1991,17(12):54-57
1991年9月,全国大部降水偏少,北方地区气温偏高。 天气概况 9月,大范围的降水过程有5次,其中达到暴雨强度的仅2次,下旬仅出现1次影响黄河以南地区的大范围降雨过程。 9月上、中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北方旱区先后出现4次中雨及以上强度的降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独山子地区荒漠土碳酸盐淀积层的 ̄14C年龄测定,探讨了碳酸盐淀积层碳的来源及其 ̄14C年龄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根据碳酸盐淀积层的无机碳年龄,对确定土壤的年龄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