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222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32篇
  1976年   25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13篇
  1973年   8篇
  1966年   7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试验系在1962—1963年期间,利用广东晚季普遍栽培的代表品种,进行了大田和盆栽分期播植,并观察了气象条件和结实状况的关系,获如下结果: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花粉充实期对不良的气象条件最敏感。低温能使花粉发育不正常或丧失生命,这是大量空粒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减数分裂期三天内平均温度低于22℃,最低温度平均低于17℃,空粒率显著增加,达到30%;平均温度低于21℃,最低温度平均低于16℃,空粒率大于50%。在花粉充实期五天的平均温度为23℃,最低温度平均为18.5℃时,空粒率开始增加,达到15%。 2.半实粒产生的条件是很复杂的,初步探明低温对影响籽粒充实状况的根伤流量有较明显的影响,10厘米土温低于24℃,根伤流开始减少,温度低于20℃,根伤流量接近停止。  相似文献   
62.
64年10月到12月我们在湖南衡山石峡矿区风化白云质灰岩和风化砂岩进行了土中压缩爆破成井的试验,打了34个井,进尺150多米。平均工班效率2.06米,比手工掘进工效1.14米提高了80.7%。最高工班效率达4.5米。每米成本4.65元比手工掘进单位成本6.45元降低了28%,并减轻了体力劳动强度。这次试验由于得到了湖南地质局和405队的积极支持和帮助,试验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试验时间短促,有些数据还没有经过充分的验证,还需继续进行试验研究工作。为了及时交流技术情况、现将我们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3.
爆炸影响降水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炮响雨落”的现象进行了实验验证。初步结果表明:在一定云雨条件下,炮击后可能促使未降水积状云产生降水,也可能促使已降水云的降水参量增大,这些变化发生迅速,但维持时间不长。并指出炮击促进云体降水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支托水滴的气流造成的。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炮击影响气流的瞬时作用,可能触发云内不稳定能量释放,造成持续下沉,破坏云的发展,从而防止冰雹灾害。  相似文献   
64.
文化大革命以来,北京郊区广大干部群众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入开展“农业学大(?)”运动,1972年秋进行小麦移栽试验,有两块地共2.46亩亩产超过千斤,第二年又有十块地共66.9亩亩产超过千斤,1975年全郊区移栽麦发展到8万  相似文献   
65.
1.混频器中晶体管因缺少所需型号而影响工作时,可选用下列四种组合方法: (1)2DV24D、2DV24E、2DV24B、2DV24C; (2)2DV24B、2DV24C、  相似文献   
66.
3.由相对定向元素误差引起的最弱档距坐标之中误差。航带在构网过程中,相对定向元素误差所造成的坐标传递误差的累积性质如下表: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气象工作者对低空急流的存在以及它和某些激烈降水的联系,作了日益增多的分析,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对南海地区和华南的低空急流的存在,我们已给以注意和证实,并作过较为详细的个例分析,初步了解到华南前汛期低空急流的某些特征。本文试图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概括华南前汛期低空急流过程的一般规律、天气特点和预报着眼点,为改进我省前汛期暴雨预报提供线索。我们重点分析了1974年4—6月的16次低空急流过程和1971—1974年4—6月14次本省重大暴雨过程,并且以850毫巴等压面西南风为代表,规定由北向南移的低空急流到达长沙以后,由南向北移的到达西沙以后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8.
本文用流体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夏季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环流的三维结构和成因,主要结果为: 无转动因素时,高原加热作用能引起流体在低层径向地朝高原辐合,在高原上层放射状向周围辐散.高层辐散流体的一部分在高原内部开始下沉,形成高原上空的对流环,在有转动的实验中也观察到.辐散流体中还出现波动. 高原内部经常出现两个对流上升中心,中心附近的温度有较大脉动,两个对流上升区之间有时为下沉运动,构成高原内部独特的对流环. 通过高原中部的南北垂直剖面上,可观察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对流环,流体在高原中部上升,在南北高原范围内下沉.在高原外部为高原加热引起的下沉运动. 实验表明,包括基本东西风和高原以外热源的环境背景条件,对高原流场有重要作用. 实验结果为解决夏季青藏高原环流的三维结构提供了依据,文中列举了一些说明的现象。  相似文献   
69.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地势较高,日照充足,太阳总辐射比同纬度的华北地区多10—20大卡/厘米~2,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多20—30大卡/厘米~2。全年日照时数绝大部份地区在2,800—3,000小时之间,西部地区则在3,000小时以上,是全国日照时数较多的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70.
准噶尔盆地冬季低云雾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的冬季,盛行低云雾天气,一般平均每月有3—5个雾日,个别年份大于10个雾日。一次低云雾天气过程的持续时间,一般为5—7天,有时可长达半个月以上。由于低云雾维持时间长,大气层结稳定,对大气污染等极为有利。这里我们仅以1973年11月28日至12月17日的一次低云雾天气过程为例作一初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