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72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29篇
  1976年   2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12篇
  1973年   6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适应煤田测井工作的需要,我们以目前现场广泛使用的TYFZ—4型组合测井仪为基础,采用时间取样技术,设计组装了双源距组合测井仪。   相似文献   
102.
介形类简况:1.介形类有现代还活着的,叫介形虫。还有保存为化石的。介形类生活的时代很长,从寒武纪到现代。介形类个体小,除古生代有大到几厘米的以外,一般只有零点几~几毫米。肉眼看来,介形类化石一般有半个芝麻粒大小,有少数大一点的,象绿豆粒大小。介形类有左右两壳,肉体位于其间。介形虫肉体分节,因此,在分类学上,介形类属韦肢动物门,甲壳纲,介形目(亚纲)。介形虫虽小,其肉体构造复杂,分化清楚,头部和躯干部分开,眼、脑、触角、大腭、小腭、足肢、心脏、口、食道、胃肠、肛门齐全。2.介形虫是水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现代海洋、湖 泊、沼泽、海 湾、水 塘、河流、溪水、泉水、污水坑中都有,甚至少数可以生活在地下水或硫磺泉中。其生活方式是游泳或底栖(爬行或钻穴),喜群生。介形虫的食料是腐烂的动植物、藻类、水草等。同时又是鱼类等的食料。介形虫脱壳生长,一个个体的生长发育史中脱壳7一9次,因此保存化石数量多。介形类化石与瓣鳃类、腹足类、头足类、鱼鳞、有孔虫、轮藻等共生。3.保存为化石的部分是介形类的壳。壳质为几丁质、钙质所组成。内、外几丁质层甚薄,不易保存,只有钙质层能够保存成为化石。壳体构造比较复杂,分表层、内层,包括壳面装饰、饺合构造、肌痕、边缘毛细管带等。4.介形类属微体古生物范畴。是生物地层工作的手段之一。微体古生物学是一个人为的名称,因个体微小而得名。一般需要凭借显微镜进行观察。微体古生物包括内容很多,如有孔虫、介形虫、苔藓虫、牙形虫、抱粉、轮藻以及大化石的碎片等。介形类只是微体古生物中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3.
在苏南煤田进行反射法地震勘探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煤系地层的埋藏深度和地质构造。与华北常见的煤田地震地质条件相比,本区岩性、岩相多变、地质构造复杂。尤其特殊的是,苏南普遍分布着波速很高的青龙灰岩,具有强大的屏蔽作用。这给地震勘探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主要介绍我们在苏南有青龙灰岩屏蔽的含煤地区进行地震反射法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迅速统计煤岩组分(用反射率法),美国烟煤研究院与某工厂协作试制了一台带有自动显微电子计数器(Ameda)的显微镜。该显微镜以每秒1000个计算点的速度鉴定显微物质并按粒度作统计。   相似文献   
105.
用筛浮试验评价煤的可选性,往往受到很多条件限制。为了适应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需要,我们对用煤岩方法进行煤可选性鉴定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并将其结果应用于生产。实践表明,用煤岩方法能够满足煤可选性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06.
目前,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地温测量分简易测温和近似稳态测温两种。所谓简易测温是指钻进结束后,测井前后各进行一次的地温测量,两次测温时间间隔一般超过10个小时;近似稳态测温是指简易测温结束之后,按12、12、24、24小时的时间间隔进行测温,以求得岩、煤层的近似稳定原始温度及温度恢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7.
1983年5月30日至6月7日,煤炭部地质局在江西召开了全国煤田水文地质工作经验交流会,与会代表208人,为建国以来煤田水文地质工作中的一次规模最大的会议。现将会议所取得的经验及对今后工作的安排意见,综合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8.
近几年来,人工防雹工作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我们在和贫下中农一起防雹过程中,学习了广大群众预报冰雹、防雹作业等方面大量的宝贵经验。他们从云的色彩、闪电和雷声等方面来识别冰雹云,总结出一听(听雷声),二看(看云色、看闪电),三打(打炮)的经验。在听雷声方面总结出:“响雷没有事,闷雷下冰蛋,拉磨雷有冷子”等谚语。我国劳动人民对雷的观测和分析有  相似文献   
109.
1964年文献曾对地下水预报地震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由于震前地下的变动及岩层物质溶于水中可引起地下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196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派出了一个地震队,在邢台地区开展了氡气及水化学因子预报地震的工作,首先观察到震前氡气突跳的现象。随后,辽宁省地震局在预报1975年海城地震、四川省地震局在预报1976年松潘、盐源等地震的实践中,都充分注意并应用了氡气突跳现象。1977年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