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72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29篇
  1976年   2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12篇
  1973年   6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43.
本勘探区表层由流砂与卵石组成,潜水面较深,激发条件不利。因此,干扰波与有效波频率特征难以辨别,干扰波也难滤掉。经过组合检波、组合爆破等变换多种因素的试验,皆无显著效果。后来,我们抓住了干扰波低速的特点,采用了避开排列法,使有效波早于干扰波到达,突出了有效波,排除了干扰。   相似文献   
44.
为了查明地下水在不同的含水层位之间或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相互联系,需要对地下水进行一系列的示踪试验或水力联系试验。通过示踪试验可以取得地下水水源、水路、水量、运动规律方面的资料,从而有助于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地下水对矿井的危害。   相似文献   
45.
乌(达)吉(兰太)属包兰铁路支线, 位于内蒙乌兰布和沙漠的西南。该线1967年建成通车, 全长130公里, 自1970年以来, 线路风沙危害严重(照片1、2), 火车脱轨22次, 1982年5月份脱轨4次, 沙埋铁路最深达1.7米, 沙埋1米深以上长达2公里。现沙害严重区段有40-49公里、67-68公里、70-72公里, 73-82公里、82.5-85公里、88-91公里和92-94公里等7段。历年铁路部门所有防沙投资已达200多万元, 平均每年20-30万元, 但成效甚小, 目前沙害仍在发展, 严重地影响行车安全, 影响当地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6.
自1979年对装配式回转钻头进行研究以来,曾在131煤田地质勘探队进行过试验。1981年为了配合大同矿区“注水放顶”课题的研究,在大同四矿注水孔的钻进中成批投入了使用。   相似文献   
47.
所谓泥炭就是在地表过渡潮湿和通气不良的沼泽环境下,大量死亡植物堆积后,经过不同程度分解(或腐烂),形成的褐色、棕色或黑色的沉积物,泥炭是这类沉积物的统称。   相似文献   
48.
赣西(萍乡至丰城一带)的煤田构造研究工作是在一九七三年湘东(醴陵至浏阳)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工作区内的地层系统、主要构造以及野外观察地点的位置如图1,2所示。区内的两个主要的含煤岩系是晚二迭世龙谭组与晚三迭世安源组。岩浆活运以燕山期为主,常见有花岗岩与辉绿岩侵入上古生界和安源煤系。   相似文献   
49.
随着煤田地质勘探的发展,测井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对无芯孔如何开展地质研究工作,如何对测井曲线进行地质分析和应用等问题,已提到日程上来了。我公司在九台勘探会战中,各参加单位的测井、地质技术人员,在战区党委的一元化领导下,对测井曲线如何进行地质分析和应用的问题,做了初步摸索。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通过对曲线的异常形态及其组合的地质成因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进行曲线对比工作,用物性标志,从地质观点出发,进行沉积建造和后期改造的分析研究等,不仅能提高勘探质量,提供无芯钻进的地质成果,加快勘探速度,而且还能为综合研究工作提供新的内容,给地质工作提出新课题。   相似文献   
50.
我国卓越科学家李四光同志在谈到南方找煤问题时,曾强调指出要“根据构造的规律去寻找煤田和个别煤层分布的规律”;他认为:“煤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和构造体系有关系”。近年来,南方各地的煤田地质工作者在找煤勘探的实践中,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论断的份量和意义。一些煤田地质队运用以构造体系分类和构造型式鉴定为中心环节的地质力学方法开展普查找煤已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煤田地质工作者在开始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地质力学的方法和理论,在构造体系分类和构造型式鉴定的基础上,从改造和建造的结合来说明煤田地质规律,指导普查找煤工作。本文就几种构造型式与煤田分布的关系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