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钱青  钟孙霖等 《岩石学报》2002,18(3):275-292
八达岭杂岩侵位于华北北部,由辉长闪长岩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等组成,主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除了含V-Ti磁铁矿的堆晶辉长闪长岩,整套岩石的主量元素变化范围较大,SiO2=46.5%-75.3%,MgO=5.6%-0.2%,中酸性岩石的K2O/NaO为0.59-1.09。碱长花岗岩和少数石英二长岩Ba和Sr含量较低,且具有明显(Eu)负异常。大多数中酸性岩石(高Ba-Sr花岗岩)具有如下显著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Ba,Sr和轻稀土(LREE)富集,Y和重稀土(HREE)亏损,LREE/HREE强烈分离,Sr/Y和La/Yb比值较高;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蛛网图中具有显著的Nb,Ta和Ti亏损,不具明显的Sr和Eu亏损。在Harker图解中,基性岩石和高Ba-Sr花岗岩的主量元素相关性明显,两者还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和稀土(REE)分配特征,并且,REE,Y,Sr,P和Ti含量从基性到酸性逐渐降低。辉长闪长岩和高Ba-Sr花岗岩的Sr-Nd同位素初始值呈EMI特征(Isr=0.7051-0.7068,εNdi=-8.2-20.2),大致呈负相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基性岩浆为富集的大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而高Ba-Sr花岗岩则为基性岩浆通过陆壳混染和结晶分离形成;富P和Ti的副矿物(如磷灰石和的榍石)的分离结晶导致了REE,P和Ti丰度的逐渐降低。另外,华北板块内部和大别-苏鲁造山带基性岩和高Ba-Sr花岗岩分别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这表明,上述地区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具有相似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大别-苏鲁造山带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不反映其地幔源区一定受到过来自深俯冲的扬子板块的流体的富集作用。岩石圈的拆沉和减簿作用可能导致了华北板块和大别-苏鲁造山带下古老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岩石圈地幔的富集作用可能主要性发生于元古代。  相似文献   
42.
“第二届全国化学地球动力学高级研讨会”于 2 0 0 0年 2月 1 5日至 1 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主任郑永飞教授负责组织并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资环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安徽地调院等国内 1 5家…  相似文献   
43.
张旗  王焰  钱青 《地质科学》2000,35(1):121-128
北祁连早古生代洋盆是裂陷槽还是大洋盆,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文中讨论了蛇绿岩中保存的代表大洋盆存在的印记。认为被夹持于华北地块和柴达木地块之间的北祁连早古生代造山带属于板块增生杂岩带,是由海洋岩石圈残片、消减杂岩、岛弧增生楔等组成的(或许还包括一部分残留陆块).指出北祁连蛇绿岩属于科迪勒拉型,暗示北祁连在早古生代时可能曾经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洋盆,而非裂陷槽。华北地块和柴达木地块的规模很小,只不过是浩瀚海洋中散布的微小陆块而已。  相似文献   
44.
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旗  钱青  王焰  贾秀琴  韩松 《地质论评》1999,45(7):101-107
蛇绿岩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类型,但基本的是岛弧拉斑玄武岩(IAT)和洋脊玄武岩(MORB)两种。蛇绿岩的玄武岩大多数是LREE亏损型,如NMORB和IAT。EMORB的LREE略富集是NMORB与OIB混合造成的。文中讨论了变质作用和水岩交换作用对蛇绿岩的改造,鉴于变质岩区蛇绿岩地球化学研究往往出现多解性,作者认为,当前至关重要的是在研究思路和方法学上要有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   
45.
造山带火成岩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6.
西天山的基性高压变质岩显示互相连接的榴辉岩相脉体网络来源于蓝片岩的进变质脱水作用,通过这些网脉可以洞察在俯冲带高压条件下远程流体流动中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和元素负载。岩相学证据表明外来流体的渗透作用产生运输脉,而流体持续的沟道式流动导致主岩蓝片岩的淋滤。脉和蓝片岩蚀变带中锂(Li)的含量几乎是蓝片岩主岩中锂的两倍,它支持流体是外部来源的设想。这些流体触发了蓝片岩主岩的榴辉岩化作用而形成蓝片岩蚀变带。由于成脉流体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低,所以导致与流体发生化学反应的主岩中所有微量元素的强烈淋滤。在此过程中有53%~81%的微量元素被活化,与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损失相符合,它们的损失量几乎是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损失量的两倍。  相似文献   
47.
蛇绿岩岩石组合及洋脊下岩浆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蛇绿岩的岩石组合从下至上分为4个单元,即:变质橄榄岩单元、深成杂岩单元、席状岩墙群杂岩单元和喷出岩单元。各单元的岩石组合是多种多样的:变质橄榄岩单元主要由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少量纯橄岩及斜长二辉橄榄岩组成;深成杂岩单元单元包括辉长岩-镁铁质堆晶岩和超镁铁质堆晶岩,在深成杂岩和席状岩墙群杂岩单元内在复杂的岩浆侵入事件;喷出岩单元不仅仅由玄武岩组成,还包括安山岩、玻安岩、钠长岩以及乐砾岩、凝灰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