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测绘学   116篇
大气科学   176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654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模式结果与实况资料和地质记录对比,表明模式系统可以较好地模拟现代气候状况和末次盛冰期气候的变化,特别是降水的变化与地质记录符合得较好。在末次盛冰期和现代气候状况下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对中国地区年平均温度的影响很小,但对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的作用不同。冬季气温的变化比较显著,不能忽略。CO2浓度在末次盛冰期最低,其混合比为200×10-6,这使得气温降低。CO2的作用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区域特征。冬季其影响最大;但夏季其作用较小,甚至出现CO2浓度减少温度增加的现象。产生增温现象的原因是云量发生了变化,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这个结果表明云在气候变化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影响某时段和区域温度等要素变化的方向。青藏高原地区对这两个辐射因子变化的响应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偏小,原因是该地区的云量高于其他地区。相对现代气候,末次盛冰期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小于CO2的作用。但相对于末次盛冰期气候的变化,这两个因子的贡献都是比较小的。CO2对末次盛冰期年平均温度变化的贡献大约为3%—10%。此外,现代和末次盛冰期气候背景下,CO2的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112.
在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绿片岩的双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应力路径对双轴压缩蠕变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侧向应力相同时,随着轴向应力的增加,轴向稳态蠕变阶段的变形速率逐渐增加;当轴向应力相同时,随着侧向应力的增加,轴向稳态蠕变阶段的变形速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13.
策勒绿洲与荒漠交错带达木沟剖面近4ka来干湿波动记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钟巍  熊黑钢 《中国沙漠》1998,18(3):205-209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与荒漠交错带的达木沟剖面高分辨率地记录了这一区域近4ka来的环境演变历史。虽然,可以反映干湿波动的Rb/Sr比值曲线明显地反映了近4ka来本地区持续干旱化的特征,且有后期加剧的趋势。但年代学及剖面沉积特征的研究还表明,在此期间仍有若干次相对湿润与干旱化加剧时期的波动。  相似文献   
114.
山西静乐井水位高值异常及其与华北地震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英  张淑亮 《地震》1998,18(2):201-205
静乐井是山西省地下水观测网中的一口地震观测井。从1983 ̄1996年的14a观测中,水位动态变化出现过3个高值时段,水位的高值虽有降雨渗入的影响,但主要可能是反映区域应力场加强的变化过程,因此3个水位高值时段与华北地区中强地震的活跃时期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5.
台湾省出现的新寮特大暴雨,仅次于世界闻名的留尼旺特大暴雨,根据北太平洋西部和南印度洋上大气环流背景及海洋情况条件,本文论证了台湾省的可能最大暴雨的最高值可超过留尼旺特大暴雨,这样推论所得的可能最大暴雨比用水汽放大法等估算得的可能最大暴雨,依据要充分一些。  相似文献   
116.
夏季的季风环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五十年代,陶诗言和陈隆勋(1957)就已指出,印度西南季风的爆发和我国长江流域梅雨的开始有密切关系。随后,我国不少气象工作者指出,孟加拉湾是我国夏季重要的水汽源地之一,而西南季风则起了水汽输送者的作用。所以,有关季风的研究对于解决我国夏季旱涝的予报有重大的意义。从大气环流来看,季风是夏季热带和付热带大气环流中重要的一员,季风云团提供了大量的凝结潜热,季风又是夏季热带地区角动量输送  相似文献   
117.
藻磷块岩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藻类化石过去在碳酸岩中发现较多,藻磷块岩在过去文献中则尚无报导。今年五月,在南方进行磷块岩矿床研究时,我们在两个地区的震旦系中,首次发现了层位稳定、延伸甚远的藻磷块岩。在该两地区內,藻磷块岩主要产于自南南西向北北东烦伏的背斜东翼。产出的层位有二(见图1):其一,位于南沱组灰绿色海绿石石英砂岩之上,陡山沱组磷块岩层的中、上部(以下简称下层);其二,产于灯影组下部碳酸岩和上部碳酸岩之间的磷块岩层中(以下简称上层)。  相似文献   
118.
《水文》1956,(5)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在新彊維吾尔自治区一个荒野的深山里,有一个名叫卡南其海的水文站,那里四周都是高山,交通很不方便,住的是蒙古包;在深山里有很多可怕的东西,狼、蛇、还有熊瞎子,冬天,有括不完的寒風;可是在这兒的河上和山上,有很多丰富的資源和宝藏,等待着人去开發。就在那里的河岸上住着四个很可  相似文献   
119.
中国近45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44,自引:7,他引:337  
利用1951~1995年约400站的月平均气温、降水和1961~1995年200余站的最高和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总云量和低云量、日照时数、蒸发、风速和积雪日数和深度以及0~3.2m共8层土壤温度等资料,对近45a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作了一个较全面的分析研究。本文作为第一部分,分析了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日照的气候变化规律。其余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中国气候变化的可能机制将在第二部分中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0.
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及区域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利用太阳直接辐射日总量和日照时数等多年观测资料,反演了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0.75 μm光学厚度的年、月平均值,分析了我国大气气溶胶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据此,在中国区域气候模式中考虑气溶胶的辐射影响,模拟中国地区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的大小及气候响应的季节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 我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多年平均分布状况是以四川盆地为大值中心向四周减少;长江中下游武汉附近和南疆盆地为另两个大值中心;青藏高原为气溶胶低值区;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春季气溶胶光学厚度值最大,各地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小值出现的季节则有所不同。气溶胶辐射强迫介于-5.3~-13 W/m2之间;辐射强迫具有春、夏季大,秋、冬季小,冬季南方偏大,夏季北方偏大的特征。气溶胶辐射强迫的分布与其光学厚度的分布基本一致。由于气溶胶的影响,中国大陆地区地面气温均有所下降,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北侧到河套地区降温最为明显,分别可达-0.4℃和-0.5℃。气候响应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地面气温的变化除与辐射强迫的大小有关外,还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