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1.
东昆仑造山带纳赤台岩群是一套混杂堆积地层,有外来岩块和基质地层之分别,以往根据岩块中的化石将该套地层划为下古生代的奥陶系—志留系。根据笔者等的研究和野外调查,2006年首次报道了在菜园子沟剖面该岩群基质地层中发现古近纪中—晚渐新世的孢粉44属31种。本文报道的是在水泥厂剖面该岩群基质地层中发现的新近纪中—晚中新世的孢粉化石44属33种。新近纪孢粉化石的发现对进一步厘定该岩群的地质时代、分析其古环境及东昆仑造山带的形成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总结陆相侏罗-白垩纪地层界线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方法,结合国际地层委员会“修订准则”和国际地层指南的规定,论述了建立“陆相层型”的紧迫性、理论和方法。我国陆相地层极为发育,但研究明显滞后于海相地层,主要问题是缺乏划分对比标准。目前以海相地层研究建立的层型尚不能应用于陆相地层,况且一些地质断代还未建立层型。陆相地层研究要先建立自己的标准。与海相地层比较,陆相地层在同位素测年、磁性地层划分和事件地层学研究方面具备建立层型的优势,同样可以找到分布广泛和利于大范围地层对比的化石门类。建立陆相层型的关键是找到沉积连续、化石丰富和暴露完全的剖面。陆相层型可以“单位层型”与“界线层型”建立并举,有条件的地质断代还是要重视建立“界线层型”。生物地层学研究一定要以恢复演化谱系或发生序列为基础,界线化石标志应该选在其“首现”层位。“陆相层型”的建立应强调多学科、多门类、多方法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疆库车地区放射虫新资料及其意义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在新疆库车地区硅质岩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保存良好的放射虫化石,共计17属37种,包括一新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个放射虫组合带。该放射虫动物群的多数分子曾见于德国的Flandkenwald地区和美国Alaska和Ohio页岩中以及我国广酉。通过大量资料的分析对比,确定该套放射虫组合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进而阐述了这套放射虫硅质岩的大地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藏拉萨地区的海陆交互相侏罗系与白垩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海陆交互相侏罗、白垩系,在中国只有西藏北部(南以雅鲁藏布江、北以怒江、班公湖线为界)系统发育,并以拉萨地区发育最好。拉萨地区的侏罗白垩系的研究,是从六十年代初开始的。在我们研究之前,已建立了属白垩系的林布宗组、楚木龙组与塔克拉组(但组段划分与时代确定方面尚有不少问题);属侏罗系的只有多底沟组。以上四组皆属拉萨北部岩相带。拉萨南部岩相带原只知有一组,即曾归于三叠系的叶巴组,我们认为应归属于上白垩统。  相似文献   
15.
山西外旋九字虫(新属新种)的发现及其地层与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九六二年上半年,华北地质矿产研究所赵连壁同志在山西省运城盐池附近钻孔的77至83米层段,发现了数量极多且保存甚佳的有孔虫化石,并送交笔者鉴定。经研究后,全部千余标本皆为一属一种,定为山西外旋九字虫(新属新种)Evolutononion shanxiensegen.et sp.nov.。这一发现有极大的意义。因为有孔虫是公认的典型海生生物,而运城盆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部第四纪地质研究成就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汲清  王乃文 《地质论评》1986,32(5):511-516
中国东部地区的第四纪地质研究,解放前已取得了若干重要成就,主要有:(1)确立了下更新统泥河湾组、中更新统周口店组和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为第四纪地层对比标准;尤其是泥河湾组,被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确定为下更新统国际对比标准之一。(2)  相似文献   
17.
广东曲江-仁化地区早二叠世“当冲层”的放射虫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天锐  王乃文 《地质科学》1977,12(4):390-393
放射虫岩是指主要由放射虫壳体堆积的一种“化学-生物化学岩”。放射虫吸收海水中的硅质组成以含水的SiO2为成分的壳体。在放射虫岩中,常常还有海绵骨针和硅藻等生物遗迹。卡洛瑞(Carozzi,A.V.1960)把已发现的放射虫岩分为四种:砂质放射虫岩、钙质放射虫岩、铁质放射虫岩(红放射虫岩)和炭质放射虫岩(黑放射虫岩)。实际上放射虫岩主要是硅质为主。广东曲江-仁化地区早二叠世“当冲层”的放射虫岩是一种硅质放射虫岩,本文试就其成因、古地理环境的变迁及与成矿和古构造活动的联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县达布太尔地区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结合部的西昆仑造山带,是研究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质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由于西昆仑地区处于中亚腹地的高寒缺氧地带,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十分困难,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达布太尔地区沉积地层中一直没有获得可靠微体化石证据。经笔者的室内、外地质调查与研究,在达布太尔地区发现了内点囊三缝孢Endosporites punctatus Gao,雅致韦氏粉 Wilsonites delicatus (Kosanke) Kosanke,多孔柯达粉 Cordaitina spongiosa (Luber ) Samolovich,马什阿里粉 Alisporites mathalensis Clarke,卵形侧囊粉 Sulcatisporites ovatus (Balme and Hennelly) Balme,以及光面和点状孢子Leiotriletes 和Punctatisporites 等二叠纪孢子花粉化石。从上述化石组合特征看,这些孢子花粉化石基本属于华夏植物地理区类型。结合前人对该区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笔者认为塔什库尔干县达布太尔地区原划为二叠纪的碎屑岩沉积地层可能为包含了志留纪、二叠纪及其它时代岩层的混杂地层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