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位于主地幔逆掩断层(MMT)北部的Swat-印度河地区和巴基斯坦北部地区,Kohistan序列的下地壳岩石广泛裸露于地表,这些岩石由角闪岩、变粒岩和超镁铁质岩石组成。对这些岩石详细的岩石学-构造研究表明,Chilas-Jijal变质杂岩可以被划分成两个变质带,从MMT向北西方向,它们是石榴石变粒岩带和辉石变粒岩带,由于强烈的退化变质作用和广泛的韧性变形,那些高压变粒岩主要变成角闪岩。  相似文献   
22.
西秦岭地区遥感地质解译,区域构造演化及金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金矿床形成的构造 岩相条件,中新生代以来控矿构造格架,区域成矿构造演化、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重点探讨了区域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的相关性,认为印支期后燕山期大规模陆内造山构造是导致该构造成矿带发生矿化和成矿的关键因素,说明以构造变动的观点指导该区金矿勘查的重要性,对进一步寻找新的隐伏矿床和成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