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3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辽西地区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古亚洲洋与太平洋两大构造成矿域的叠加部位。区内晚太古代含金绿岩建造和燕山期Au-Cu系列花岗岩广泛发育,前者为形成金矿集中区的首要前提,后者是矿源层(岩)中成矿物质活化的主要营力。在区域上金矿床由于受纬向隆起带、深断裂、NE(NNE)向构造岩浆活动带和NW向构造挤压带的联合控制,其分布呈菱形格局。区内金矿床可划分为绿岩建造、花岗岩建造、火山岩建造和沉积岩建造金矿床四大类。探索新类型和加强老矿区的深部找矿是今后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32.
辽西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西地区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古亚洲洋与太平洋两大构造成矿域的叠加部位。区内晚太古代含金绿岩建造和燕山期Au-Cu系列花岗岩广泛发育。前者为形成金矿集中区的首要前提,后者是矿源层(岩)中成矿物质活化的主要营力。在区域上金矿床由于受纬向隆起带、深断裂、NE(NNE)向构造岩浆活动带和NW向构造挤压带的联合控制,其分布呈菱形格局。区内金矿床可划分为绿岩建造、花岗岩建造、火山岩建造和沉积岩建造金矿床四大  相似文献   
33.
华北地台北缘金矿资源潜力及金矿活化成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文 《吉林地质》1991,10(3):1-11
华北地台北缘金矿资源潜力巨大。区域潜在含金性是形成金矿化集中区的首要前提,通过二次活化再成矿是金矿成矿的主要机制,在成因上与太古代层状岩系有关,类型和时代各异的一系列金矿床构成了地台区特有的金矿床系列。  相似文献   
34.
华北地台北缘东段金矿带硫同位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5.
我国主要类型金矿床同位素地质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王义文 《地质论评》1982,28(2):108-117
金的迁移、沉淀与某些含硫原子团(HS~-、S~=、S_2~=、S_2O_3~=、SO_4~=)的行为密切相关。硫同位素分馏实验研究表明,地质体中不同含硫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δS_i~(34)),是硫源的平均硫同位素组成(δS_(Σs)~(34))和含硫矿物形成条件,其中包括温度(T)、酸碱度(pH)和离子浓度(I)的函数。  相似文献   
36.
柴胡栏子金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属中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金成矿与矿区北部的早中生代辉石闪长岩体有密切关系。在辉石闪长岩体内发育大量包体,可以分为基性麻粒岩和角闪岩两类包体。包体的地球化学、形成温压条件表明基性岩包体为来源于大陆下地壳的基性麻粒岩包体,来源深度大约相当于下地壳中部-中上部位置,为早中生代时期底侵作用的产物。角闪岩包体来源于下地壳上部-中地壳下部位置,被上升岩浆带至地壳浅部。包体和寄主岩石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和氧、铅、锶、钕同位素特征,说明二者具有相同的岩浆来源。基性麻粒岩包体为底侵作用早期形成的堆晶岩受到后续岩浆的烘烤发生麻粒岩化形成。基性麻粒岩和寄主岩石辉石闪长岩与金矿床形成的密切时空关系显示底侵作用对柴胡栏子金矿含矿流体形成、运移和矿质富集有重要控制作用,其中 H2O和CO2等挥发性组分对控制流体形成和演化有至关重要作用。基性麻粒岩包体发育为成柴胡栏子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