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4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矽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矽线石应用领域的逐步拓展,英国、南非和日本等国家已研制了4种矽线石标准物质,而我国仅有一种矽线石国家二级标准物质,无论从组分的浓度梯度范围还是定值指标等方面,均难以满足我国研究需求。本文针对我国矽线石的分布情况,在黑龙江林口县和河南内乡县采集典型矽线石原矿2种,在黑龙江林口县采集矽线石精矿1种,按照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标准和规范要求,研制了3种矽线石成分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批准编号为GBW07843、GBW07844、GBW07845)。均匀性检验结果表明,除个别指标(Y-1的TFe_2O_3、Cu和J-1的Mn O等)外,3种标准物质检测指标的F值均小于临界值F0.05(24,25)=1.96,组内和组间无明显差异;Y-1的TFe_2O_3、Cu和J-1的MnO等指标的组内和组间差异主要来源于分析方法误差,由此表明此批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14个月考察期内,3种标准物质计算得到的拟合直线斜率b1均不显著,表明3种标准物质有较好的稳定性。经我国10家实验室使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矿石中的主量元素、痕量元素和矽线石含量(硅铝,SAl_2O_3)等共计39种组分联合定值,各组分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处于0.60%~29.9%区间,3种矽线石标准物质主量成分Al_2O_3的含量分别为25.85%、28.16%和55.06%。该系列矽线石标准物质可满足地质、环境等研究领域相关样品分析质量监控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42.
赣西北大湖塘钨矿田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是世界级超大型W-Cu-Mo多金属矿田,矿化类型以细脉浸染型矿化为主,成矿作用与燕山期高分异花岗岩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平苗矿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燕山期花岗岩中黑云母和斜长石等矿物进行系统的原位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探究岩浆的氧逸度、岩浆系统的深部动力学特征和详细结晶过程,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似斑状二云母花岗岩从岩浆结晶早期到晚期,一直保持较低的氧逸度(NNO-QFM),可能与岩浆源区中更多的富泥质沉积岩有关,这种富钨的泥质岩源区和还原性岩浆环境更有利于钨矿的形成。燕山期花岗岩中斜长石的钙长石(An)和CaO含量均远低于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很难为白钨矿化提供足够的钙,而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由于体积巨大、钙含量高,很可能为区内大规模的白钨矿化贡献了大量的钙元素。斜长石原位分析显示,An和Al2O3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FeO含量之间无明显的正相关性,FeO随着An含量的增加基本保持稳定,斜长石中Sr和Ba含量之间也无显著的负相关性,表明该区岩浆房为化学成分相对封闭的岩浆系统,岩浆演化过程中只有热量混合和/或减压作用,没有发生明显的镁铁质岩浆注入与混合。因此,钨、铜、硫等成矿元素应主要来自岩浆源区双桥山群的富泥质变质沉积岩和变质玄武岩的贡献,而非由外来基性岩浆的补给提供。该区岩浆岩形成于华南板块由挤压向伸展的转换期,挤压环境有利于在地壳浅部形成长期稳定的、规模较大的高分异岩浆房,促进成矿元素高度富集和大规模岩浆热液的形成,导致该区发生大规模的钨铜矿化。  相似文献   
43.
德兴朱砂红斑岩型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砂红矿床是德兴铜矿田的3大矿床之一,与铜厂、富家坞矿床呈NW向展布.为了查明该矿床的热液蚀变系统、矿化特征及成矿流体性质,文章选取朱砂红矿区5条勘探线上的21个钻孔,通过详细的岩芯编录和岩相学观察,依据矿物组合、脉体穿切关系及蚀变特征,将该矿区内的脉体分为A脉、B脉、D脉及后期碳酸盐和硫酸盐脉,A、B及D脉为主要的矿化脉,共有14种类型.对各期脉体内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的显微测温、气液相成分激光拉曼显微分析(LRM),从而详细示踪了成矿流体演化及蚀变-矿化过程.经研究得知,该矿区流体演化过程包括:成矿早期A脉形成阶段,发育4种脉体类型,其脉体多呈不规则状、顺板理团块状,发育的流体包裹体以富气相和含单子晶或多子晶相(还见有金属硫化物)组合为特点,均一温度为350~550℃,ω(NaCleq)主要集中在52.9% ~69.9%(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和2.9%~16.8%(气液两相包裹体)2个区间内,该阶段的流体与早期的钾长石化蚀变关系密切;成矿中期B脉形成阶段,发育5种脉体,以平直为显著特征,发育富气相包裹体和单子晶包裹体,还含有部分富液相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48~405℃,ω(NaCleq)主要集中在38.6% ~58.0%和0.9%~10.6%范围内,由于该阶段裂隙发育,成矿流体发生了减压沸腾作用,大量金属发生沉淀,是Cu(Au)、Mo的主要成矿阶段;成矿晚期D脉形成阶段,共有5种脉体类型,以富液相包裹体为主,还有少量富气相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127~326℃,ω(NaCleq)为0.4%~5.1%,该阶段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黄铁绢英岩化和绿泥石-水云母化,伴有Mo矿化及少量Cu矿化.朱砂红矿区热液流体的演化总体上是,从早期的高温、中-高盐度的岩浆热液,向成矿晚期中-低温、低盐度的岩浆热液+大气降水混合流体转变.气液相成分激光拉曼显微分析(LRM)结果显示,在朱砂红矿区流体的演化过程中,有少量CO2的参与.此外,该矿床流体包裹体内所发现的多种暗色子矿物还有待进行系统鉴定.  相似文献   
44.
江西省景德镇朱溪钨(铜)多金属矿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矿床,其研究基础薄弱。为了确定与该矿床形成密切相关的花岗斑岩的侵位时代、岩石成因,以及与矿床的内在关系。文章对矿区钻孔中发育的花岗斑岩岩株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及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为150Ma左右;岩石富硅〔SiO2平均为76.57%〕、富碱〔(Na2O+K2O)平均为5.43%〕、A/CNK均大于1.0,属过铝质岩石;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且具有明显的负铕异常(δEu=0.18~0.21);富集Th、U、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等高场强元素;与(华南)陆壳改造系列花岗岩(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类似;锆石εHf(t)为-16.5~0.6;两阶段Hf模式年龄主要集中在1.58~2.58Ga,也表明朱溪花岗斑岩是由古元古代地壳组分熔融产生,且有少量地幔物质参与。初步探讨了朱溪大规模钨(铜)矿化与花岗斑岩的密切关系,认为花岗斑岩可能为其提供了成矿物质及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45.
潘小菲  刘伟 《地球学报》2010,31(4):507-518
北山地区典型金矿床中常见H2O溶液包裹体、富CO2多相包裹体和富CH4包裹体, 成矿流体的挥发分主要为H2O-CO2-CH4。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各类型金矿经历了多期流体活动, 属于中高-中低温、中-低盐度流体成矿。CO2和CH4的δ13C值表明前者来自岩浆脱气, 后者来自围岩地层。氢、氧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来源的地下水, 但部分矿床渗入了少量变质水。大部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元性, 壳源和幔源均存在, 根据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壳幔成分有差别。金属硫化物具岩浆硫和地层硫混合特点, 主要受赋矿围岩控制; 铅同位素组成反映主要来源于造山带或成熟弧环境, 上地壳铅也不同程度地提供了成矿物质。综合北山地区典型金矿床的包裹体测温、成矿流体组分以及成矿流体C、H、O同位素和成矿物质的S、Pb同位素特征, 我们认为各类型金矿床具有不同的成因控制因素。马庄山、南金山、金窝子和210矿床都以不同组成流体混合作用控制成矿; 小西弓、新金厂及老金厂金矿成矿早期, 热液流体围绕着岩浆侵入体作对流循环, 成矿晚期, 流体在围岩中作大面积的渗透淋滤。  相似文献   
46.
通过成矿期方解石的C、O、Sr和含硫矿物的S、Pb同位素,成矿期方解石Sm-Nd测年研究,探讨白秧坪矿集区东矿带矿床成因。测试结果表明,白秧坪矿集区东矿带方解石δ13CPDB值变化范围-4.0‰~2.3‰,平均值-0.2‰,δ18OPDB值范围-27.2‰~20.4‰,平均值-14.1‰,δ18OSMOW值范围2.9‰~24.4‰,平均值16.4‰;方解石Sr同位素值变化范围0.707669~0.710115,平均值0.709320;硫化物δ34SV-CDT值分布范围-20.2‰~1.3‰,平均值约-8.8‰,天青石δ34SV-CDT值分布范围为17.1‰~19.4‰,平均值约18.0‰;Pb同位素测试结果中,206Pb/204Pb的变化范围为18.553~18.857,207Pb/204Pb变化范围为15.501~15.826,208Pb/204Pb变化范围为38.54~39.456;成矿阶段方解石Sm-Nd等时线年龄为29.5±1.7 Ma。对测试结果的研究表明,白秧坪矿集区东矿带碳质的来源较为均一,矿石中热液方解石碳质源自地层中碳酸盐岩溶解,成矿流体来自地层水和大气降水,属于盆地卤水流体系统;成矿物质硫来自海水硫酸盐的还原作用,成矿早期以有机质还原硫为主,成矿后期以生物还原硫为主;金属成矿物质来自沉积地层和盆地基底;测定白秧坪矿集区东矿带铅锌成矿年龄为29.5±1.7 Ma,与地质年龄限定的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47.
大湖塘矿床为近年来赣西北发现的超大型钨铜多金属矿床,其钨资源量达到了超大型规模,与南岭地区典型的钨矿床相比,大湖塘矿床缺乏应有的钨锡、钨钼元素组合,而以钨铜元素组合为特征,铜资源量达到了大型规模。钨、铜为2种地球化学性质迥异的元素,其在同一空间的出现意味着可能存在不同来源端员的混合。笔者测定了大岭上、大岭上东南部大雾塘矿区的一矿带以及平苗与成矿有关的岩体的全岩及矿石铅同位素,利用铀-铅同位素体系特征将本次测定的全岩铅同位素数据中铅发生丢失的样品进行剔除,然后分别将同位素比值投入不同的铅构造模式图解中,发现大湖塘全岩及长石铅数据主要分布于上地壳与地幔之间,可能还有下地壳物质混入。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组分来源信息,使用了铅同位素全方位对比法,对比了包括矿石铅、区内出露岩浆岩、区内及邻区相关地层、推测可能出现的岩石端员组分及本次测定的大湖塘矿区成矿岩体的全岩及长石铅同位素值。结果表明,大湖塘成矿岩体来源于新元古代双桥山群深熔作用,成矿物质主要为岩浆来源,其中铜主要来自新元古代变基性岩,钨主要来自元古代地层;其构造动力学背景可能受九瑞地区地壳加厚、拆沉远端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X射线荧光光谱用人工标准物质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使用高纯物质人工合成的方法,成功研制了4个人工标准物质。该系列标准物质涵盖了钛、钒、锰、铬、钴、镍、铜、锌、砷、铅、铋、铷、锶、钇、锆、铌、钼、钨、钕、钽、铪、镱、锡、钡、铯、镓、锗、镧、铈等29个元素,不同分析元素的含量范围可扩大到0.00x%~8%。该系列标准物质不仅可以补充自然标准的不足,扩展校准曲线含量范围,而且能够修正干扰系数,解决了准确计算分析元素之间的干扰和仪器校正带来的实际困难。用4个人工标准物质取代单元素人工标准的配制方法,减少标准数量,节约了资源以及标准配制的时间,避免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工作者的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研制的4个标准物质经检验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量值准确可靠,已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49.
对西北地区五个机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 采用岩相分析、化学分析、电子显微镜、X光衍射等手段对砼集料、已腐蚀砼新生物及土、水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实验检测, 并进行了在水泥中掺用粉煤灰抑制碱集料反应试验。初步认为工程地质条件是砼腐蚀的重要影响因素, 设置隔离层, 对场地不良地质进行治理和改良是防治腐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0.
贵州土地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贵州省境内土地石漠化现象严重。结合贵州省岩溶生态环境分析表明 :贵州省土地石漠化形成的地质背景是地壳的持续隆升运动和沿断裂破碎带的深切作用 ,使正、负地形高差对比越来越不平衡 ,碳酸盐岩广布为石漠化的广泛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支离破碎的地形地貌给土壤侵蚀提供了有利条件 ,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独特的气候条件是石漠化发育的主要外营力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石漠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