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安徽大别山霍山玉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别山西延秦岭,东为郯-庐断裂所截,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汇聚带,它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构造演化,最终形成当今世上宏伟的碰撞后构造山脉。安徽省大别山地区已发现宝玉石的矿物、岩石有:金刚石、碳硅石、金红石、刚玉类、透辉石类、黝帘石、绿帘石、蓝晶石、黄玉、水晶、石英质玉、硅化石棉类、磷灰石、绿柱石、石榴子石类、蛇纹岩类、大理岩类等。各种宝玉、石的成矿地质特征差别较大,其中霍山地区石英岩质玉比较有代表性,故以"霍山玉"暂称,初探其成分、成因及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72.
<正>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河南正处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长,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土地资源瓶颈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因素。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土地粗放利用方  相似文献   
73.
套管井井壁附近地层横波速度径向分布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兵  马明明  刘鹤  刘志军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12):4782-4790
套管外地层受异常地应力、油气开采的影响,在径向上表现出非均质性;采用声波测井可以对该非均质性进行探测,利用偶极子横波测井数据可以对横波速度的径向分布进行反演.本文建立了套管井外地层横波速度径向分层参考模型,采用修正的微扰法计算了该模型的偶极弯曲波频散曲线,建立了横波速度径向分布反演目标函数,采用高斯牛顿法和快速模拟退火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套管井外地层横波速度的径向分布.分析了偶极弯曲波频段、套管横波速度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对比了高斯牛顿法和快速模拟退火法对反演过程的影响.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偶极弯曲波激发强度较高的频段与采用全频段的反演结果相近;套管的横波速度准确度越高,反演结果越准确;高斯牛顿法和快速模拟退火法计算精度相同,都可以得到高精度的横波速度径向分布;快速模拟退火法的计算效率略低于高斯牛顿法,但其收敛性对初始值依赖更小,实际处理中应选择快速模拟退火法.  相似文献   
74.
非对称声源多极子随钻声波测井实验室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有的随钻声波测井通常采用三种测量方式:单极子、偶极子及四极子测量模式.分别采用单极子源、偶极子源和四极子源激发单极子、偶极子和四极子信号对地层速度信息进行测量.由于随钻测井环境比较复杂,钻杆在井孔中占据大部分空间,钻杆速度高于地层速度,导致接收到的信号中仪器波能量占主导,无法有效地提取地层的纵横波速度信息.本文探讨一种采用非对称偏心的点声源,一次激发,利用方位分布的四个接收器接收,经过合成后同时分别得到单极子、偶极子和四极子模式波信号的测量方法,为建立同时利用多极模式波信号测量地层纵横波速度的随钻声波测井实用技术提供基础.本文利用1:12的缩比模型在实验室对该方法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证明,可以通过非对称点声源得到有效的地层单极子、偶极子和四极子模式波信号.通过分析和对比实测数据和理论模拟的频散曲线,本文进一步提出利用三种模式波的频散曲线联合反演确定地层横波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为解决目前海域无人机单点作业模式难以满足海域大范围监测和无人机系统规模化运行需求的问题,提出了无人机接力测控方案。结合现有的通信测控技术,提出了4种切实可行的接力测控方案:双通道接力测控、基于FDMA的接力测控、基于CDMA的接力测控、基于TDMA的接力测控。通过对比各方案之间的优缺点,结合目前现有条件,在保证方案安全性和可实施性的情况下,最终提出了一套多种技术结合的过渡型接力测控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6.
王兵  王雷  杨林 《贵州地质》2009,26(4):265-270
中低品位磷矿床的物质组成及工艺矿物学特征是合理利用磷矿资源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对贵州某磷矿三个层位物质组成、产出特征、解离性以及粒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胶磷矿中包裹物对磷回收的影响以及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磨矿到+0.104mm时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胶磷矿与其共生脉石矿物的解离。  相似文献   
77.
朱志雄  黄佩  王兵 《贵州地质》2017,34(1):50-54
针对某地石英砂矿石性质特点,经探索性试验研究证明,该石英砂矿采用破碎分级→碱液擦洗→搅拌酸浸→强酸处理→细磨筛分→强酸再处理的提纯工艺流程,可获得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9.99%的高纯石英产品。  相似文献   
78.
氢化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硒和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爱华  王兵 《铀矿地质》1992,8(5):314-319
  相似文献   
79.
所谓物候,是指生长在自然界中的生物受气候影响而出现的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落叶,候鸟的迁徙,昆虫的始见、始鸣、休眠等统称物候.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物候对农业生产仍有很大的作用.因为自然物候观测的依据是比仪器复杂得多的生物体,即活仪器,是任何仪器和计算机都无法代替的.每个自然物候现象的出现,都是一定的温度、光照、水分等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0.
黄土沟壑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减少土壤侵蚀和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作为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王东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反映了流域治理的过程。利用其1986、1994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研究了该区18 a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探究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并使用GM(1,1)灰色模型对王东沟流域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4年间王东沟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面积大小依次是农地>果园>林地>非生产地>草地,就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而言,依次为果园>农地>林地>非生产地>草地;以1994年为界将1986~2004年划分为两个时期,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利用矢量图叠加,发现1994~2004年流域45.48%的土地发生了土地类型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主要有9种,农地转出的类型和林地转入的类型占多数;社会经济驱动、人为积极治理和政策导向是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GM(1,1)趋势分析表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影响因子不变的前提下,果园面积仍有增加趋势,农地面积需要进行人工调控以保持一定的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