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12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松辽盆地南缘十屋断陷构造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早期伸展阶段形成断陷和坳陷沉积,晚期挤压阶段发生盆地反转。采用铲形和直线形2种边界断层模拟十屋断陷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较陡的主干断层控制的半地堑断陷在侧向挤压过程中发生盆地反转,但是早期形成的正断层不一定发育成为反转断层,而是正断层的倾角变陡,并导致在断陷内的上部盖层中发育形成新的逆断层。这一实验结果较好地解释了松辽盆地十屋断陷的构造演化特征,即断陷期形成的正断层在后期反转构造中受到挤压时发生产状变化并在拗陷期沉积盖层中发育逆断层  相似文献   
502.
松辽平原西部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采用Office Access 2000为数据录入操作平台,应用MapGIS软件作为图形工具平台.在建库过程中,遵循统一的建库格式标准和工作指南;制定符合调查评价项目建库的作业指导手册;建立统一的子图库系统,采用统一比例尺的地理底图作为数据库建库的基础图件;在内部属性录入和挂接之前,各区片之间的成果图件要进行拼接,使接缝间的线和图元接好后无误.  相似文献   
503.
国内外主要沉积型锂矿分布及勘查开发现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随着近几年全球锂矿资源消耗的增加,世界各地掀起了锂矿找矿热。现阶段世界上开发利用的锂矿主要有三种类型:卤水型、伟晶岩型和沉积型,其中沉积型锂矿由于储量巨大,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经济价值。现已发现的沉积型锂矿床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少数分布在南美洲和欧洲,矿石主要以黏土矿为主。本文综述了全球主要沉积型锂矿的勘查开发现状,介绍了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典型的沉积型锂矿以及我国伴生沉积型锂矿矿物特点,有助于对我国沉积型锂矿床的勘查提供启示。对川东黄金口地区钻孔ZK001和钻孔ZK601中的岩心进行了连续取样,共采集196个样品,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测定其中的元素含量,研究锂的富集特征和沉积环境。研究结果揭示了锂元素主要富集在嘉陵江组的硬石膏和雷口坡组的碳酸盐岩中,含量最高可达103.25μg/g。这种富集可能是由于沉积环境变化和物源改变双重作用的结果,但具体的物质来源以及锂的赋存状态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发现为四川盆地沉积型锂矿的勘查提供重要线索,也为进一步研究锂元素的来源、运移、富集及赋存状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04.
从变形机制、力学性质和变质变形矿物世代研究入手,对江苏东北部苏鲁造山带南缘东海虎山多期叠加剪切带进行的研究表明,该区存在三期韧性剪切变形,第一期为滑脱拆离变形,长英质糜棱岩中形成长石拉伸线理,榴辉岩中形成绿辉石、石榴石分异成分层;第二期变形为韧性逆冲,形成蓝晶石、多硅白云母、黝帘石拉伸线理,在榴辉岩中形成石榴石眼球体;第三期变形为韧脆性逆冲构造,形成长英质S—C糜棱岩,具S—C面理和丝带状石英条带,该结论为建立区域构造变形序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05.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遥感、摄影测量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通过快速获取地表信息并重建三维地表成为现实.遥感图像的三维可视化对于宏观观察者(如领导干部、项目决策者等)而言,其实际效果相当于乘坐在一定高度的飞行器上进行航空路线观察,方便其决策方案设计;对于遥感图像解译者(具体的工作人员)而言,高精度的三维影像动画系列图提供了可供反复使用的真实、客观、信息连续的宏观分析地面景观影像;对于项目施工方,可利用高精度的遥感三维影像快速准确地分析地形和计算土石方填挖量;在机场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设计净空模型,对机场净空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506.
基于景观格局和水土流失敏感性的大理市生态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理市为研究对象,在2005年大理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基础上,从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敏感性相结合角度探讨了大理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首先,选择景观分离度(DIVISION)、周长面积比分维数(PAF-RAC)的倒数、斑块密度(PD)3个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景观类型脆弱度;并在此基础上,以1:5万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DEM数据为基础,以ARC/INF09.2为工具,依据通用水土流失方程,选择降水侵蚀力、土壤质地、地形起伏度和地表覆盖等自然因子作为水土流失评价指标,得出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通过对景观格局指数和水土流失敏感性修正指数的数值分析和空间分析,得出了大理市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和极度敏感等5个生态脆弱性级别分区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07.
库鲁克塔格地区火山岩的岩浆过程与源区组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的震旦纪和寒武纪沉积岩地层中,分布有四层火山岩。它们分别产出于早震旦世的贝义西组、晚震旦世的扎摩克提组和水泉组以及早寒武芤的西山布拉克组。其中,西山布拉克组和水泉组火山岩均属碱性玄武岩系列;扎摩克提组火山岩分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和拉斑玄武岩系列;贝义西组火山岩具有明显的双峰式组合特征,大部分属碱性火山岩。它们的多元素配分曲线均同板内玄武岩的大隆起特征。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导致少部分  相似文献   
508.
太原盆地的地裂及其灾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太原盆地的地裂于1976年出现,至今仍在活动。地震主要分布于盆地东部边界断裂附近下降盘一侧的榆次至祁县一带,地裂带断续延伸达50km,其次是分布于盆地西侧汾阳县杏花村一带山前断裂附近。地裂带空间位置和地震的运动受活动控制,而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强降雨过程又影响地裂发生的时间、地段和发育程度。太原盆地地裂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今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9.
适应自然灾害的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灾害损失虽然不可避免, 但可通过调整人类活动规避或减轻风险, 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灾害共存的协调适应。本文基于适应自然灾害研究发展的历程, 综述了现有适应性研究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前者主要集中在对多尺度的适应主体综合分析、底层家庭或群体适应以及顶层的政策适应等方面;而后者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适应、民众或区域适应对策优选及适应能力评估等方面。基于数理模型或者实地观测实验的定量评估以及多指标、多标准的综合评估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定量研究的主流。研究表明:①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有向综合性和精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一些系统综合分析方法以及本地乡土的适应自然灾害逐渐引起重视。②目前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方法上存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研究途径, 而探索这两种途径有效结合的多尺度综合研究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510.
中国农历以干支纪年.并配以十二种动物,这就是十二生肖。十二生肖不只是时间符号,更是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产物,绵延于华夏文化的生生不息之中,源远流长。与我国其他传统文化相比。十二生肖在中国民间流传更加广泛。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洗礼与文化沉淀。十二生肖深奥了许多,而且至今继续展现它强大的生命力,被称为中国的“活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