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三峡堤防工程基础开挖为研究对象,对堤防工程基础开挖爆破地震波的振动监测方法和监测物理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爆破振动监测结果的回归分析,确立了爆破振动速度的传播衰减规律。结合工程实际,对基础开挖爆破产生的地震波的振动频率与爆区周围建(构)筑物的自振频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经对比分析,此次开挖工程爆破引起的振动频率远大于周围民房结构的自振频率,从而保证了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同时,结合该堤防工程开挖爆破施工,从建(构)筑物的安全振动速度和爆破振动的安全距离两个方面确定了爆破振动安全控制建议标准。研究分析表明,本次爆破工程的振动速度和安全距离都在爆破振动安全控制标准的范围内,从而说明了本次爆破工程圆满安全地完成了施工任务,保证了爆破时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其研究对指导基础开挖爆破施工和保证地面建筑物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深埋隧道软硬交替复合顶板岩体变形破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隧道开挖后顶板岩层活动范围及其对隧道支护体的影响,对埋深为700 m的隧道多层状顶板岩体,采用两种方式对其顶板围岩破坏形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和理论分析。一种方式是将顶板112 m至地表的588 m范围内的岩层视为均布荷载,模拟计算隧道顶板112 m范围内岩层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范围;另一种对隧道至地表岩层进行全断面模拟。模拟计算分析表明,对于隧道顶板112 m范围内相应位置的压应力 、竖向位移 及剪应力 ,两种方式计算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在距隧道中心一定高度处的岩层出现离层现象;复合顶板中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硬岩层与其间的软岩层构成了若干个组合板结构,隧道支护体所受的载荷主要来源于第一个组合板以下的岩体,并将第一个组合板以下的高度定义为支护体关键荷载圈。由数值模拟分析和理论计算所得到的隧道支护体关键荷载圈高度均在75 m左右,相对误差不超过5 %。  相似文献   
13.
砂土液化预测的Fisher判别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Fisher判别理论建立了砂土液化可能性的Fisher判别分析(FDA)模型。在分析砂土液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烈度、震中距、地下水位、砂层埋深、标贯击数、平均粒径、不均匀系数、剪应力比等8个实测特征指标作为FDA模型的预测指标。利用砂土液化的实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建立FDA模型对砂土液化进行预测,并用其他未参加训练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FDA模型简便可行、预测精度高,是解决砂土液化预测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采动下卧煤层对深埋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D有限元数值模拟,在分析某深埋隧道煤系地层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和二次支护动态施工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下卧煤层(倾角 =35°,厚度h=2.8 m)按全陷落法分段开采后隧道支护结构的位移、应力特征,得到了下卧煤层经济安全的禁采深度。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系地层隧道建设和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隧洞地表稳定性监测及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剑青  王宏图  刘大鹏  安龙奇 《岩土力学》2009,30(12):3765-3770
李子坝隧洞埋深较浅,进出口围岩较软弱,隧洞上方房屋密布,且有一居民用水塔。根据工程实际,隧洞初期支护采用超前管棚+工字钢架+喷射混凝土进行联合支护;隧洞底部灌浆并施作仰拱;二次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直边墙半圆拱。为确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过程中地表建筑物的稳定,对隧洞稳定性进行理论计算,求得在此状态下,最危险断面处隧洞的稳定性系数为1.9;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房屋、水塔、隧洞拱顶及边墙的变形及沉降情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地表建筑物沉降量均较小;水塔沉降量小且各点下沉协调一致,则水塔不会倾倒;隧洞拱顶及边墙变形均较小。  相似文献   
16.
王宏图  黄光利  袁志刚 《岩土力学》2014,35(5):1377-1382
开采保护层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其关键是保护范围的合理确定。针对急倾斜多煤层上保护层开采有效保护范围的划定问题,基于煤层瓦斯越流理论,根据煤岩层变形与瓦斯渗流的固-气耦合作用,建立了瓦斯渗流场方程和煤岩体变形场方程,得到了急倾斜上保护层开采瓦斯越流固-气耦合数学模型。以南桐矿区某矿上保护层开采为实例,通过多物理场耦合系统,建立了该矿上保护层开采瓦斯越流几何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获得了上保护层工作面开采后被保护层瓦斯压力的分布规律,确定了上保护层开采的卸压保护范围。数值计算与现场考察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由此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以对现场保护范围的划定及卸压瓦斯抽放等提供理论指导,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