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1.
于1991年6月-1992年12月对青岛文昌鱼进行室内培育研究。结果表明:1.沙是青岛文昌鱼幼虫生长发育必需的,但在实验室条件下,细沙比全沙和粗沙更有利于其生存。2.就单胞藻而言,等鞭金藻是青岛文昌鱼幼虫生长和变态较理想的饵料。  相似文献   
32.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CO_2-induced seawater acidification on fertilization, embryogenesis and early larval development in the sea urchin Glyptocidaris crenularis, that inhabits subtidal coastal areas in northern China. The range in seawater p H used in experiments was based on the projections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 to the year 2100. A natural seawater treatment(p H_(nbs) =7.98±0.03) and three laboratory-controlled acidified treatments(OA_1, ΔpH_(nbs) =-0.3 units; OA_2, ΔpH_(nbs) =-0.4 units; OA_3, ΔpH_(nbs) =-0.5 units) were used in experiments. Results show that:(1) there was a negative effect of seawater acidification on fertilization and on the percentage of abnormal fertilized eggs;(2) the size of early cleavage stage embryos decreas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with decreasing p H;(3) both the hatching rate of blastulae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four-armed pluteus larvae decreased as pH declined;(4) larval abnormalities including asymmetrical development, changes in the length of skeletal elements, and corroded spicules were observed in all seawater acidified-treatmen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seawater acidification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G. crenularis, and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response of echinoderms to ocean acidification(OA) varies among species.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clarify the specific cellular mechanisms involved.  相似文献   
33.
为了比较CO_2引起的海水酸化和HCI引起的海水酸化对棘皮动物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国北方海岸带土著种-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为对象,分析比较了两种海水酸化模式对马粪海胆胚胎和骨针发育的影响。根据IPCC对2100年海水酸化程度的预测,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自然海水组(pH=8.06±0.01)和六个海水酸化处理组(三个CO_2处理组和三个HCI处理组)。结果表明:(1)与自然海水组相比,酸化处理组马粪海胆胚胎的卵裂率呈现随海水pH下降而延长的趋势,与HCI酸化处理相比,CO_2处理对马粪海胆胚胎卵裂率的影响更为严重;(2)两种海水酸化模式下,马粪海胆浮游幼体四腕浮游幼体均出现对称性缺失和骨针外露现象;(3)与自然海水组相比,两种海水酸化模式对马粪海胆四腕浮游幼体骨针发育具有不同影响,HCI酸化处理组浮游幼体呈现骨针变短现象,而CO_2处理组四腕幼体的骨针则出现变长现象;(4)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海水酸化可影响马粪海胆浮游幼体骨针的钙化结构,当海水△pH=-0.5时,CO_2处理组马粪海胆浮游幼体骨针的腐蚀程度要比HCI处理组更为严重。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同的海水酸化模式对马粪海胆胚胎和骨针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强酸(HCI)引起的海水酸化而言,CO_2引起的海水酸化对马粪海胆的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4.
以渤海湾泥质海岸带为例,从形态和地层证据2个方面总结了全新世岸线变化与海洋作用对该地区海岸带发育的影响。中全新世以来千年级别的岸线变迁至少以6次停顿(形成贝壳堤和泥质岭地)和岸进的交替为特征。过去130年间10年级别的岸线变化分为4个阶段,显示了"小冰期"结束后随气温上升而发生的岸线自然蚀退是如何逐渐被人类活动(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围海造陆)所取代的。全新世海相沉积中发现的9个峰值期和晚全新世的7次风暴驱动事件,表明了研究区泥质海岸带增强的海洋影响。这些结果提供了一条经由地质背景认识现代泥质海岸带过程的途径。  相似文献   
35.
渤海湾西岸细砂质潮间带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在海河口南缘至独流减河岸段潮间带地区采集的36个表层和1个无扰动柱状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结果,探讨了该岸段的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平面上(自南向北),该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由粉砂质砂变为细砂,呈逐渐变粗、分选性变好的趋势;垂向上,潮间带表层45 cm以下主要为粉砂质砂和粘土质粉砂的互层沉积,向上,渐变为细砂或极细砂,显示向上变粗、分选性变好的趋势.这一向北、向上变粗、分选变好的总趋势,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因海河防潮闸的修建而使河流泥砂输运能力降低、近岸海洋影响增强的海河三角洲退化的现代过程的反映.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南港工业区毗邻海域采集的4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做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采样点沉积物为粘土质粉砂,仅有少数3个采样点为粉砂,1个采样点为砂质粉砂.又根据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3组沉积环境:I组沉积物平均粒径相对较大,沉积物砂含量较高,水动力为中低能,根据沉积物粒径和海域位置又分为受河流影响较强沿岸流影响较弱的沉积环境(I-1组)和受河流影响较小潮流影响较大的沉积环境(I-2组); II组为受较强河流水动力和潮流水动力双重影响的潮下带沉积环境; III组沉积物整体上颗粒较粗,水动力环境较为稳定,为受季节性湾内环流影响的沉积环境.另外,研究区西南岸潮间带向东北部,沉积物粒径变细,原因是西南岸河流将粗颗粒物质携带至潮间带,在河流和沿岸流共同作用下向北运行,受到南港工业区阻挡,粗粒沉积物沉积,细颗粒物质随水流反弹向南回流后,又在向北移动的环流作用下向东北方向移动,造成该海域沉积物偏细.  相似文献   
37.
论地质体不均匀性的普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国内各向异性研究与应用的概况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尺度地质体的物性空间分布, 提出地质调查中地质单元物性的不均匀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物探工作中如果重视了不均匀性的存在, 则有利于提高物探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8.
论述了河南秦岭-大别洋壳活动带、华北板块边缘带、山西裂谷带和汤阴裂谷带4个地热异常区地热异常分布规律,划分出三种热储类型(褶皱山区断裂构造型、中生代沉积盆地型、过渡型),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39.
Shepard(1954)和Folk等(1970)的碎屑沉积物分类方法是2种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尽管都是基于沉积物粒度组成的三元分类,但二者的出发点和思路有很大的不同。用2种分类方法研究了天津海域的表层沉积物,结果表明:相对Shepard分类方法而言,Folk分类图解更简洁、更实用,沉积物类型分布与本地区的水动力格局一致,具有明显的动力学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变化、沉积物的物源和输运方向。通过2种方法对比进行实例研究,显示出Folk分类方法的优点,建议在我国海洋沉积学研究中推广Folk分类方法,以便更好地表述并研究沉积物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0.
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海岸带与第四纪地质研究所(海岸带近现代地质环境变化研究小组)自1998年承担国土资源大调查任务以来,以滨海新区及渤海湾西岸海岸带为主要研究基地所取得的基本成果:(1)确立了泥质海岸带(沿海低地-潮间带-浅海区)地质环境变化(大致划分为(a)晚更新世以来-"小冰期"、(b)"小冰期"结束-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