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利用过去近40年平定高速公路沿线(下称平定沿线)6个测站的地面气温和雨量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平定沿线气象条件对公路边坡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平定沿线区域的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减少趋势,土壤冻结厚度变浅。但公路东、西段的小区域气候仍存在一定差异。可将公路沿线6个测站划分为东段半湿润区(泾川至平凉段)和西段半干旱区(定西至会宁段)。半干旱区的定西路段降雨量少、强度大;气温低,气温变率大,年气温倾向率(增温)较大;土壤冻结早,解冻晚,厚度深,表层冻融过程发生频繁。半湿润区的平凉路段,降雨量大,大雨及暴雨发生频次多,降水强度大;气温高,年增温率较高;土壤冻结晚,解冻早,冻结厚度薄。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划数据、外业调查及其他参考资料,开展了全市建制镇建设用地人机交互式遥感解译,对建制镇建设现状及空间格局特征,建制镇与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相关性,以及建制镇空间形态等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市建制镇现状建设大部分在0.5 km2以下,重点镇平均规模明显高于其他建制镇;空间上建制镇呈现西部、中部偏北等区域分布较为密集且建设规模较大,东南部和东北部区域较为稀疏且规模较小等特征;建制镇主要建设在丘陵和山地地貌上,建设数量占比超过65%,平原、台地上也有部分建设,河谷区域布局较少,且在高程200—400 m区间建设的建制镇超过一半;空间形态上,以组团型布局为主,具有集中型、带型、放射型等多样特征,建制镇的研究对于未来优化建制镇布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林宾  王小勇 《安徽地质》2007,17(3):203-207
合肥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是安徽省内规模最大的垃圾处理填埋场,工程区地质条件复杂,防渗设计要求严苛,经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测绘、钻(静)探、取样测试、地球物理勘探、原位测试、水文地质试验等综合手段勘察,取得了科学准确的参数,对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的选择、设计参数、防渗处理等提出了经济合理的结论和建议,为优化设计、节省投资、安全施工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也积累了同类型项目在花岗岩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经验.  相似文献   
14.
15.
在深基坑预应力锚索现场试验基础上,通过实测数据分析,提出在特定黄土地层中,当锚索锚固段长度设置合理时,其锚固段极限黏结强度标准值可高于现行规范推荐值。从试验锚索的不同荷载位移曲线,显现出预应力锚索在黄土地层中和其他黏性土地层中基本一致的受荷服役工况和荷载传递变化情况,试验曲线直观清晰地反映了每级张拉荷载下锚索的工作状态,并通过试验数据得到了相关拟合式。最后从试验数据反算锚索刚度并与现行规范推荐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得到一些有益结论。研究成果可以为黄土地区深基坑预应力锚索的设计、施工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知网以及万方医学期刊等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回顾性地分析了近20年内全世界发生的几次重大地震震后伤员的致伤原因、受伤部位以及受伤类型等伤情信息;经统计得到了震后伤员的致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类型等相关数据;并以这些数据为样本,分别对各种致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类型的震后伤员数量分布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论:震后伤员的主要致伤原因为塌落物体导致的击砸、跌倒坠落以及挤压掩埋;主要受伤部位为四肢,且以下肢为主;受伤类型中以四肢骨折居多,全身的软组织损伤也比较常见。除此之外,笔者还对震后伤员普遍的受伤模式以及伤情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的震后救援行动和医疗资源的分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乐山市地面风场特征及风能资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乐山市1971~2005年整编风资料对乐山市各区县地面风场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全市风能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旨在对今后乐山市风的预报及其相关服务有较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王小勇 《四川气象》2001,21(2):55-56
利用VB5建立一应用程序,在MICAPS平台上实现单站气象要素时间剖面图的自动填绘,达到充分利用MICAPS,实现预报作业的集约化和无纸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对乐山市2001年8月7日出现的风雹天气,利用711数字化雷达资料进行雷达回波分析,为短时预报和服务提供依据,发挥雷达在短时预报服务中的效益,为使用数字化雷达资料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在新预报业务流程中预报制作模块进行二次开发的做法,经过对软件编程处理使之更切合市州级气象台预报制作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