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不同保护地的温度变化和增温保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试验设计试验于1990~1992年进行,地点在庆阳地区气象局观测场西北方向60m处,地势平坦,无遮阴。试验期观测温床和拱棚内的气温、土温及湿度,同时观测蔬菜育苗生长状况。太阳能温床设计为中型规模,东西走向,长8m宽6m,前后墙均为空心,内放酿热物,...  相似文献   
82.
大鹏湾南澳水域氮磷及溶解氧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3.
大鹏湾水域叶绿素a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4.
1960~2013年中国沿海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1960~2013年中国沿海110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分析了中国沿海极端气温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近54 a来月最高气温极小值(TXn)、极端最高温(TXx)、极端最低温(TNn)和月最低气温极大值(TNx)都呈上升趋势,其中极端最低气温上升幅度最大,升幅为0.40 ℃/10a。日较差(DTR)、冷昼日数(TX10p)和冷夜日数(TN10p)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0.12℃/10a、-0.7 d/10a和-2.19 d/10a,暖昼日数(TX90p)和暖夜日数(TN90p)呈显著上升趋势,升幅分别为1.31 d/10a和2.24 d/10a。SU25和TR20近30 a上升幅度分别为6.35 d/10a和5.28 d/10a。从空间变化来看TXn、TXx、TNn和TNx分别有97%、71%、97%和97%气象站呈上升趋势,大部分都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TX10p、TN10p和DTR分别有90%、99%和81%的气象站呈下降趋势。大部分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与纬度、经度和海拔有显著的相关性。极端气温指数在气候变暖突变前后也存在明显差异,TX10p、TN10p和DTR在气候变暖后明显减少,而其他指数则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85.
新疆北山裂谷构造带,呈北东东—北西西向展布,是在塔里木地块太古界、元古界的基础上开裂演化而成,总体呈两地块夹裂谷的构造格局,经历了∈、O-S、C-P三次大规模的裂开与闭合、由南向北迁移的演化模式。在该裂谷带晚古生代沉积盖层中分布着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金矿(点),并划分了多个Au成矿亚带。本文所论为新疆北山晚古生代金(铜)Ⅴ级成矿带金矿的成矿规律。根据赋矿岩系划分为6类,矿石建造划分为四类,分别为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破碎蚀变岩型 石英脉型、中酸性岩浆热液型,以石英脉 破碎蚀变岩型为主。控矿因素为沉积建造(火山岩—碎屑岩及炭质岩系)、韧—脆性断裂、岩浆岩等;成矿时代为华力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成矿作用与各期构造活动同步或准同步。  相似文献   
86.
微型无人数字航空摄影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无人机数字航空摄影系统应用项目,从机体设计、航线设计、通讯设计、监控设计、数据处理、技术检测等各个层面,对无人机摄影测量一体化的原理、方法及相关参数进行了详细设计和应用实验,并结合航空摄影技术规范,对系统的飞行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现有测量方式具有极大的改善和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87.
积雪资料的可靠程度在反映积雪变化、预估后期气候变化时非常重要, 利用青藏高原74个气象台站资料与被动微波遥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两种积雪资料在高原南部边缘、高原东部唐古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东部均表现为高值区, 在柴达木盆地、高原腹地及沿雅鲁藏布江一线表现为一致的少雪区,在青海南部和藏东南地区差异较大.遥感资料的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变化敏感区与台站观测资料存在差异.在积雪的显著季节性特征及气候尺度上的年际变化特征方面, 遥感资料与台站资料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但遥感资料在刻画积雪季节内波动特征方面欠佳, 且年平均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遥感数据偏大.对AMSR-E逐日积雪资料进行评价发现, 高原腹地总精度大于高原边缘地区, 海拔3 000 m以下的反演精度较高, 雪深在9~10 cm时的反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8.
基于无人飞行器遥感影像的数字摄影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无人飞行遥感器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国民经济建设,无人飞行器遥感影像的处理已成为当下一个热点的研究问题。但相对于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而言,无人飞行器遥感影像有着很多传统航空影像所不具有的问题。针对这些特点,本文着重探讨影像畸变改正、Harris特征点提取、基于特征点的金子塔影像双向匹配以及核线影像生成等无人机影像数字摄影测量处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9.
本文探讨了一种在卫星遥感数据地面辐射改正的基础上,利用少量离散分布的观测数据逐点的计算研究区域卫星像片像元地面反射率的方法。该项研究在遥感应用基础和山地辐射状况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西北荒漠草甸植被光谱反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位于西北干旱内陆地区的安西荒漠草场为观测试验区,分别对盐生低地草甸、极旱荒漠草甸和荒漠灌丛三类草地进行了地面反射光谱测定,并分析了主要荒漠草甸植被光谱反射的一般特征和红边参数特征,进而探讨了形成草地光谱特征差异的主要内在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近红外波段,由于荒漠植被类别间叶片内部结构变化大,因此冠层光谱反射率差异较大;同一植被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大小主要受植被长势的影响;受沙地背景的影响,在近红外波段,植被冠层的光谱反射率要明显小于叶片的光谱反射率;荒漠植被冠层光谱的红边也具有“双峰”现象,红边特征的参数表现为:沙地植被>绿洲植被>沙漠植被。对安西荒漠植被光谱特征的分析研究,对于研究干旱区荒漠植被的理化性能、遥感反演、植被分类、植被调查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