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京北云蒙山变质核杂岩南东侧剥离断层带的构造热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云蒙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河防口低角度正断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矿物(黑云母)的变形特征和形成环境分析,获得了该断层带上的构造热演化环境:温度为780~860℃,压力约为7.3×108~8.6×108Pa.提出云蒙山变质核杂岩的成因机制是,在区域伸展背景下,处于半固结状态的云蒙山花岗岩在东南侧卷入河防口-水峪伸展型韧性剪切带,使花岗岩发生中高温条件的韧性变形;之后,该韧性剪切带在隆升过程中不断向浅层次过渡,形成了一些浅层次的脆性伸展变形构造.  相似文献   
42.
焦家断裂带是胶西北地区三大著名的金成矿带之一,一般认为焦家断裂带为龙(口)莱(州)断裂带南段的高家庄子紫罗姬家段。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认为焦家断裂带在紫罗姬家以南,沿195°~200°方位延伸至紫罗綦家与黄家之间分为3支:第一分支沿紫罗綦家—赵官庄—前单家—张家埠至曹家埠村北;第二分支(主断裂带)沿紫罗綦家村东南—大尹家—西尹—西罗台村南至曹家埠村南;第三分支自紫罗綦家与黄家村之间向南延伸至史家村西之后,再向南去向不明,推测逐渐尖灭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43.
山东省BIF型铁矿分布较为广泛,其中鲁南地区苍峄铁矿带是全省重要的BIF型铁矿带之一,该含矿建造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本文在对苍峄铁矿带中典型矿床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铁矿带西延隐伏区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隐伏区BIF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且该区高磁异常较为明显。通过对该类型铁矿矿床成因及找矿预测模型研究,并综合该区地质特征、物探异常特征和铁矿成矿规律等要素共圈定6个铁矿找矿靶区,即B类找矿靶区为涝坡南找矿靶区、马头西找矿靶区、山湾东找矿靶区、东凫山北找矿靶区、胡埠找矿靶区;C类找矿靶区为张庄找矿靶区;本次研究工作为该区今后铁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
焦家金矿田是胶东地区金矿最富集的三大金矿田之一。为开展焦家金矿田深部找矿预测工作,在焦家金矿田深部调查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构建了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结果显示,早白垩世郭家岭型花岗岩是焦家金矿田的金矿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系统为焦家断裂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主要包括主断裂面、次级断裂面、裂隙面等;热液蚀变类型主要有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等。以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为指导,开展了深部找矿预测,圈定了深部找矿靶区2处,经钻探验证均取得了较好的见矿效果,开拓了深部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45.
山东单县地区铁矿为赋存于华北克拉通内的深覆盖区BIF型铁矿,近年来,该区铁矿找矿勘查和预测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了更好地指导区域铁矿勘查工作,在系统研究相关地区以往矿产勘查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大刘庄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床特征和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研究区铁矿主要受变质地层控制,属受构造活动和侵入岩影响的BIF型铁矿,铁矿体呈层状和似层状(少量为透镜状)多层平行相间产出,成矿地质体为山草峪组含矿变质建造,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晚期。铁矿带与重磁异常关系密切,其形态与磁异常形态基本吻合,显示“磁高矿厚、磁低矿薄、磁宽矿层多、磁窄矿层少”的特征;铁矿带与重力异常梯度带旁侧的高值区及剩余重力异常带分布基本一致。上述重磁异常部位是铁矿勘查的重点位置。矿石成分和稀土元素特征表明,SiO2、Fe2O3和FeO总量相当高,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无明显Ce异常、Y略呈正异常、Y/Ho比值较高等特征,相关研究成果显示,研究区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热液,成矿过程中加入了较多的碎屑物质;研究区BIF含矿建造经受了长期的区域变质作用,并受到了区域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单县地区铁矿含矿建造是典型的BIF型铁矿,其成矿过程是鲁西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