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2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非饱和土降雨诱发塌陷成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有些土体塌陷由降雨诱发,特别是久旱无雨后突降暴雨,有时会导致岩溶塌陷成群出现。同样,在干旱季节农田灌溉也会导致塌陷大量出现,可见塌陷的产生与土壤的干湿状态密切相关。自然土层接近地表部位为非饱和的包气带,以下才是饱水带,大气降雨及农田灌溉水入渗地下要有一个由非饱和带向饱水带运动的过程。由于土体为固气液和收缩膜四相体系,在地表水入渗地下的过程中,入渗的水峰会对土体结构中的气体产生驱动作用,对固体骨架也会产生动力作用。本文采用非饱和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对于非饱和土中吸力和水压传递机理以及降雨诱发塌陷进行了分析,并按提出的成因机制对暴雨诱发塌陷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
影响岩堆稳定的定性因素难以在极限平衡、数值分析中全面反映和定量表述。数量化理论可通过定性指标定量化,充分考虑定性指标的影响。基于数量化理论,提出岩堆稳定性评价模型。根据岩堆组成物质及内部颗粒接触情况进行结构分类;基于主因素分析,采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分为四级)、岩堆结构(分为四级)、地形坡度(分为三级)及地下水发育情况(分为二级)4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岩堆稳定性评价模型。模型在云南水富-麻柳湾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成果表明:影响岩堆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岩堆结构、岩石强度和地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