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南海油气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最新油气田储量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学与石油地质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表明,南海以气为主,其油、气探明储量分别占总探明储量的38%和62%。总探明储量中:碎屑岩储层油气田所占比例最高,占57%;其次为生物礁碳酸盐岩储层油气田,占36%;前第三系基岩裂缝型储层油气田,占7%。碎屑岩储层油气田主要分布于近物源区域,生物礁储层油气田主要分布于远离物源的台地区,基岩裂缝型储层油气田主要分布于南海西部走滑带控制的盆地中。油气主要分布于中中新统,其次为下中新统与前第三系基岩,它们分别占总探明储量的51%、17%和11%。高地温梯度与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决定了南海油气资源以气为主,盆地类型的差异决定了南海南部油气资源较北部丰富。盆地构造演化史和周边古水系控制了南海油气田储集类型和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92.
基于Morgenstern Price法和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Morgenstern-Price法和强度折减法,对云南省宣威市万家口子水电站附近的九子崩塌堆积体的主滑体进行稳定性分析,考虑了正常蓄水位、库水位下降和地震作用时的正常蓄水位、库水位下降4种工程情况。结果表明:Morgenstern Price法所得稳定系数随着蓄水位的下降而减小,在考虑地震作用的情况下,稳定系数也相应降低;强度折减法所得数据则不一样,蓄水位不同时,稳定系数则变化不大。相同蓄水位情况下,考虑地震时稳定系数有所减小,强度折减理论对于简单的均质土坡可能会得到与极限平衡法接近的稳定系数和滑动面,但对于非均质(如成层)土坡,则会有较大的差异性。Morgenstern-Price法使用条分法对滑动岩土体进行受力分析,针对的是人为假定的土体极限平衡条件,不能提供边坡的位移信息,需在计算中事先假定出若干个滑动面;强度折减法通过降低材料的强度参数来达到极限平衡状态,能够考虑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同时能给出边坡的位移信息,但是缺乏统一的边坡达到极限破坏的判断标准。2种方法都可为边坡稳定性提供有效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3.
??????????????????????????????????????????????????L???????????????????????????????????????????е????????????????????t???Cholesky?????е?λ?????????????????????????????????????????????????е?λ???????L???????????????е????????á????????????????????????Ч?????????????????  相似文献   
94.
DH36钢焊接件海水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环境中的钢焊接件除了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之外,还容易发生电偶腐蚀等局部腐蚀。本文通过失重法、开路电位、强极化曲线、金相显微观测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研究了DH36海洋用钢焊接件S-189-2在海水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电偶腐蚀倾向及其腐蚀产物成分。结果表明,焊接件各个部位在海水中的腐蚀速率均较小,腐蚀电流密度在15~29μA.cm-2范围内,阴极反应由氧扩散过程控制。开路电位和电极电位均随时间负移,各个位置电极电位差较小且负移幅度接近,发生电偶腐蚀的倾向较小。腐蚀产物以γ-FeO(OH)为主。  相似文献   
95.
南京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分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京市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开发利用不科学,为了实现南京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分区研究。利用GMS软件构建南京市含水层系统的结构模型,并采用Visual MODFLOW数值模拟和水均衡法确定南京市地下水资源量。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水量、水质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建立地下水资源信息库。首次尝试提出南京市地下水开发利用分区,将水量和水质并重考虑确定定量指标,在GIS平台上实现分区,共划分开发利用区、开发利用潜力区和不宜开采区。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地下水保护目标,提出管理措施,为建立和完善地下水管理制度奠定统一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96.
城市演进视角下的地名文化景观——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朱竑  周军  王彬 《地理研究》2009,28(3):829-837
地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对承载历史意蕴和传承城市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选用1983年版和2003年版1 ∶ 5000荔湾区行政区划图,通过对比来反映广州老城区荔湾区地名的变更,发现经过20年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内部发生的深刻变化,计有437个因各种原因已经消失的地名,348个新增地名,全区地名总体变化比率达到近43%;在变更的地名中,反映广州市荔湾区经济社会变化的地名最多,而消失的地名中则多属于历史街区地名。这些都深刻揭示出在现代化快速城市化变化背景下,大城市发展、更新过程中诸多内在的规律,进而为城市有序发展、历史地段合理有效地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
宾川地震信号发射台的震源系统、观测系统和观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总结了宾川地震信号发射台及所处区域地球物理观测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宾川地震信号发射台观测系统的构成以及气枪震源在水库、井中激发的特性和信号的传播距离。对发射台建成以来所开展的工作、取得的观测实验研究结果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结合项目的目标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主要应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8.
昆明高层建筑强震观测记录HHT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一种最新的数据分析方法——HHT分析作了简介。利用这一方法对昆明高层建筑的强震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所得结果全面详细地反映了结构振动的时间、频率及振幅变化的三维特征。  相似文献   
99.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延长期湖水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Fisher图解求取了延长期可容空间变化,结合露头、岩芯、测井等资料在延长组内识别出了6期三级湖泛层(Ⅰ、Ⅱ、Ⅲ、Ⅳ、Ⅴ、Ⅵ),并对其进行了识别和对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与湖泛层Ⅲ、Ⅳ、Ⅴ、Ⅵ相对应的长7、长4+5、长3、长2的湖水分布特征及整体演化规律。最后,通过各期湖泛层沉积厚度中心分布特征探讨了延长湖盆沉积洼陷的分布和演化问题,认为延长湖除长7存在一个大的沉积洼陷外,其它各期是多个沉积洼陷同时存在的、且其沉积洼陷整体逐渐向东北部迁移的坳陷型湖盆。  相似文献   
100.
赣闽粤地区早、中侏罗世构造地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国东南部浙闽赣湘粤地区侏罗纪以来的沉积地层和赣闽粤一带的早侏罗世—中侏罗世的地层特征和沉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赣闽粤地区为东南高西北低的古地理格局,沉积环境差异明显;2)中侏罗世时受古太平洋板块在日本一带俯冲作用的影响,中国东南部发生了构造转换,构造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动,以再一次的挤压隆升和山前快速堆积为特征,并使区域地层和构造格局从原先的近东西方向展布变成北东方向,尤以南岭东段的武夷山西部表现最明显,使早侏罗世的山地范围朝西北方向扩展,但是在南岭地区的闽西—赣南—粤北一带则以陆内裂谷和双峰式火山作用为特征,其成因可能与其深部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3)从中侏罗世开始,在古太平洋板块强烈俯冲作用下,研究区逐步发生了从古亚洲—特提斯构造体制向古太平洋构造体制的转换,早白垩世已经完成这一构造转换,原先的近东西向构造域已经基本被北东向构造域所取代。中侏罗世是构造体制转换的重要时期,转换位置可能在南岭东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