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221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321.
河型转化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河型研究是河流动力学及河流工程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沉积学家判别地下不同成因砂体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河型的分类大都基于河流的平面形态,而这一分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类方案,许多研究者注意到河型并不是离散的,存在一系列连续变化的河型,同时,顺直河、曲流河以及辫状河这些常见的河型之间可能发生突变,河型转化是当前国际河流学界研究的前缘和薄弱环节。本文通过综述河型转化在现代沉积、模拟实验、露头以及地震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河型转化主要受到构造作用、沉积物供给、气候条件和海(湖)平面变化四大因素控制,其中前三个因素对于古河型的演化至关重要。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一条河流从上游往下游,往往具有由辫状河→低弯度曲流河→高弯度曲流河→网状河的演化规律。但是河流的位置并不是决定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只要符合条件,即构造作用、沉积物供给及气候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河型就可能发生转化。然而,河型转化的研究成果尚未引起石油地质学家们的足够重视,并没有被充分的应用到古代河流的解释中去,这将是今后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22.
胶东大柳行金矿田庵口金矿床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庵口金矿床是位于大柳行金矿田东北部的石英脉型中型金矿床,矿体呈脉状产于郭家岭岩体内部的北东东向断裂带内。目前,对该矿床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探讨其成矿流体性质与成矿物质来源,文章通过井下观察、岩相学、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分析和同位素测试,将该矿床热液成矿期划分为黄铁矿石英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阶段(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碳酸盐阶段(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含富液相和富气相包裹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CO2为主,少量N2、CH4,总体为中低温、低盐度CO2-H2O-NaCl体系,成矿早期(Ⅰ阶段)和主成矿期(Ⅱ、Ⅲ阶段)温度变化不大,盐度呈降低趋势,流体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流体不混溶(沸腾)。H-O同位素测试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郭家岭岩体出溶的岩浆水;S、Sr-Nd-Pb同位素示踪显示,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重熔活化的下地壳(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并在向上运移过程中混入了上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323.
胶东地区-1000 m以下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使得探明储量已达5000多t,成为探讨深部金的赋存状态及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招贤金矿为焦家成矿带近年深部找矿重大突破之一,矿体主要产于-1260 m以深的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中,受控于焦家断裂。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和银金矿等,脉石矿物包括石英、绢云母、方解石、钾长石等。围岩蚀变以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为主。金矿物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呈裂隙金或包体金分布于黄铁矿中,少数不可见金呈晶隙金分布于黄铁矿等矿物中。其中,黄铁矿w(S)=52.227%~54.915%、w(Fe)=44.749%~47.134%,原子个数比S/Fe=1.99~2.11,化学式FeS1.99~FeS2.11;黄铜矿w(S)=34.282%~35.140%、w(Fe)=29.263%~30.268%,w(Cu)=33.130%~34.114%,化学式Cu0.96FeS2.01~Cu1.01FeS2.10,平均化学式为C...  相似文献   
324.
通过对生产过程、伤亡事故类型和作业现场生产条件分析,探讨了岩土工程勘察单位钻探作业中危险危害因素存在的部位,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 50585—2010)提出钻探作业需要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危害事故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325.
本文利用高光谱遥感异常目标探测理论,探讨了目前已有的几种异常目标探测方法;通过对3组数据进行试验,并从探测率和虚警率、ROC曲线及其下的面积及算法的运行时间,对几种异常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基于统计模型和基于表示模型对3组数据的检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适合于不同数据的检测方法,为高光谱遥感异常目标探测提供更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326.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在推进浏阳市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_丁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措施中,中小企业的推动力和贡献力也与日俱增。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一些阻碍,用地难问题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327.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黄海盆地是我国近海海域惟一没有形成工业油气流的含油气盆地,东部坳陷是北黄海盆地勘探潜力最好的一个区域,该坳陷的油气地质特征和勘探方向研究成为实现这一盆地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通过对已取得的勘探成果和现有资料的综合研究,指出东部坳陷存在三套生、储、盖组合,其中下白垩统生、储、盖组合最具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328.
珠江口盆地中部珠海组—珠江组层序结构及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珠海组分为SQ32、SQ25.5两个三级层序,珠江组划分为SQ23.8、SQ21、SQ17.5和SQ16.5四个三级层序,其中前3个层序分为水进域、高位域,后3个层序分为低位域、水进域和高位域。珠江组初期的白云运动使珠海组的浅水陆架环境变更为珠江组的陆架-陆坡沉积环境,造就了古地貌的更迭、层序界面的形成和沉积相的突变。层序界面在陆架主要为粗粒沉积物形成的侵蚀界面、浅水暴露界面,而陆坡为下切水道、丘状扇体底部侵蚀界面和滑塌层。层序的更迭使古珠江三角洲物源供给强度呈现强-弱-强-弱的特点,即珠海组时期的三角洲为陆架三角洲,沉积规模大;之后珠江组物源变弱,珠江组各层序低位域形成陆架边缘三角洲,水进域、高位域演化为陆架三角洲。低位期的三角洲前缘带越过坡折带沉积,并与陆架外的峡谷水道相连,三角洲进积、加积的碎屑沉积物向上陆坡内的白云凹陷内沉积,形成深水扇。因此,相对海平面变化、构造升降和沉积物供给强度控制着层序结构和沉积体展布。  相似文献   
329.
研究分析了1998年1月5日陕西泾阳Ms4.8地震前高陵测点10m地温的变化特征。1997年高陵地温呈下降变化,12月15日温突升,该次地震前15天地温升高现象非常明显,震后恢复正常,西安市高压开关厂测点10m地温也从1997年12月中旬开始出现上升异常,1998年1月1日地温上升速度突然加大,可以认为,高陵测点观测到的10m地温异常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330.
塔里木盆地动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un工作站Motif界面环境下,针对塔里木盆地复杂的地质条件,完成了三维油气盆地模拟,包括地史、热史、古水动力史、生排烃史模拟及油气资源量的模拟计算,将塔里木盆地划分为三大油气系统,即满加尔油气系统、塔西南油气系统、库车油气系统,并指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