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5 毫秒
21.
王昀  卢品睿  王旭 《干旱区地理》2018,41(5):937-944
利用2008-2017年5~8月天山南侧喀什地区气象台站观测记录、人工防雹作业点记录、灾害调查等资料,喀什探空站08时、20时探空资料,喀什雷达探测资料及其基数据反演产品,对冰雹的年分布、月分布及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及移动路径,依据百分位数方法确定了以0℃层高度、-20℃层高度、冻结层厚度、全总指数、杰弗逊指数、K指数、沙氏指数为代表的冰雹预报指标,以及以回波顶高及其与当日0℃层高度差、40~50 dBZ回波高度及其与当日0℃层高度差、组合反射率、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为代表的雷达特征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22.
全球变化背景下,在过去的40年中,北极海冰范围快速减少,厚度显著变薄,同时多年冰向一年冰转化,这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海冰厚度作为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在大气-海冰-海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北极海冰厚度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对影响北极海冰厚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热力学方面,海冰厚度会受到大气-海冰和海冰-海洋两个界面处的热通量影响,其中,大气-海冰热力学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冰面特征、气温、水汽、降雨/降雪和云量等,主要通过海冰表面辐射收支和湍流热交换(感热和潜热)产生影响;而海冰-海洋界面处的热通量作为海冰厚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受太阳辐射对上层海洋的加热、风应力导致的垂向混合以及中低纬暖流输送的影响。在动力学方面,海冰厚度变化主要通过风和海流的共同驱动引起海冰输运和海冰的形变。大尺度环流异常也会通过大气-海冰-海洋相互作用对北极冰厚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3.
王江  周雅蔓  王昀  李如琦 《干旱区地理》2015,38(6):1103-1111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次增多强度增大,对年降水量变化影响显著。2014年6月17~24日,塔里木盆地出现了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利用观测资料和NCEP/NCAR逐日6 h再分析资料,对强降水过程的水汽和动力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垂直上升运动剧烈区域及水汽辐合区域与大降水的落区近乎吻合。中低空偏东急流加强了气旋的发展,增强了上升运动,且急流的大小决定了塔里木盆地大降水的强度,急流西伸的位置决定了降水的区域。中低空偏东急流轴末端的左侧,对应着大降水的发生区域。主要水汽源地为中亚地区、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其中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水汽通过季风环流输送至青藏高原,再通过高空平流和中低空回流的方式输送至塔里木盆地。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甘沟铅锌矿的地质矿产勘查,已初步查明区内铅锌矿含矿层位为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圈定了4条铅锌矿体,已获铅锌矿资源量9.78×10^4t。该含矿层矿体单个长180-580 m,平均厚度1.22-1.79 m,平均锌品位5.42%-8.37%,平均铅品位1.93%-11.04%。认为该矿床成因属沉积-变形变质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25.
天山北侧成灾雹云移动路径及预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昀  谢向阳  马禹  王式功 《干旱区地理》2017,40(6):1152-1164
利用2005-2014年5~8月天山北侧气象台站观测记录、人工防雹作业点记录、灾害调查等资料,克拉玛依探空站08:00探空资料和克拉玛依、奎屯、石河子、五家渠四部雷达探测资料及其基数据反演产品,对冰雹的年分布、月分布及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出成灾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及移动路径,依据百分位数方法确定了成灾雹云的预报及雷达特征预警指标,并利用2015-2016年降雹及相应的雷达探测资料对预报预警指标进行了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26.
随着小口径钻探事业的发展,小口径孔斜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原来认为小口径就能解决孔斜的问题,现在看来并不尽然。真正易斜地区,如某些变质岩(片岩、千枚岩、板岩)地区及部分沉积岩地区的孔斜问题,仍是比较突出的,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我们进行了小口径孔斜的预防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结合试验情况,探讨一下有关孔斜及防斜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使用GBPP-100型雨滴谱仪,于2001年6月12日至7月31日在天山北坡的小渠子气象站和牧业气象试验站,对27次降雨过程进行了雨滴谱观测,共获取了4 719个雨滴谱样本。通过观测资料分析新疆中天山山区积状云、层状云、积状-层状混合云降雨的微物理结构特征。观测分析表明,天山山区降雨雨滴的平均直径0.41~0.55 mm,以积状云最大,混合云次之,层状云最小。最大平均直径0.88~1.12 mm、平均雨强1.18~2.78 mm·h-1、平均含水量5.23~11.62 g·m-3,混合云的这三个特征量均为最大。三类云的雨强与数密度呈正相关。积状云、层状云降雨的雨滴谱服从M-P分布,混合云服从Γ分布。由于山区地形的作用,使云中降雨粒子的生长时间受到限制,天山山区降雨小滴浓度高、尺度小,人工降雨潜力大。  相似文献   
28.
气象部门与气象行业高校分属人才供求关系两端,当前较多研究聚焦于气象行业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水平提升。然而,人才培养不单是高校一方的任务,气象部门不仅对气象行业高等教育负有引领和指导责任,同时也是气象行业高校重要的支持者与合作伙伴,更是全范围、全过程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文中对气象部门在气象高等教育中的角色进行了分析,提出其全面深度融入高校气象人才培养的建议,使高校人才培养能更好地满足当前及未来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9.
省、市、县三级联动建设用地监管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建设用地全面监管、全程监督需要,探讨多级多模式监管关键技术,设计建设用地监管业务模型,阐述省、市、县三级联动建设用地监管总体技术框架。通过课题项目建设和应用,较好地实现省、市两级土地监管中跨部门、跨业务间的有效协作,达到"以图管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决易斜地层钻孔严重偏斜的问题,我们研究设计的阶梯防斜钻具,于1979年11月开始,在湖南永耒明冲、长冲井田部分钻孔进行了生产试验,连续竣工八个钻孔,平均每百米孔斜最小为1°10’,最大4°39’。甲乙级孔率达到8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