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王世进  张成基 《现代地质》1999,13(2):217-218
山东省前寒武纪变质岩广泛发育,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基本查明了变质地层的层序,从原来划分的泰山群、胶东群、胶南群、粉子山群中剔除大量变质变形侵入岩,清理了地层层序,重新厘定的前寒武纪地层划分见表1。几点说明如下:(1)中太古代变质地...  相似文献   
72.
山东省第四纪地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山东省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取得了新进展,更新世中-晚期形成的厚层黄土堆积,分别划为羊栏河组和大站组;全新世早期发育有古湖沼沉积,划为黑土湖组。在探讨岩石地层单位的时代归属、穿时现象及第四纪地质发展史等方面,也获得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3.
鲁西地区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在鲁西地区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进行锆石SHRIMP测年结果显示,泰山岩群形成年龄大约在2770~2750Ma。新太古代发生3期岩浆侵入活动,每期岩浆侵入活动开始都有地幔岩浆侵入。早期构造岩浆活动主要形成2740~2700Ma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条带状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中期构造岩浆活动主要形成2650~2600Ma的TTG质花岗岩;晚期构造岩浆活动最强烈,从地幔岩浆侵入到地壳深熔形成大规模的钾质花岗岩,导致大规模陆壳的形成。古元古代早期和中元古代,有少量岩浆沿太古代刚性陆壳裂解形成的张性裂隙侵入。对鲁西地区前寒武纪侵入岩按岩性+时代进行了重新划分,变质深成侵入体(片麻岩)按时代+gn,依据其不同成分和不同结构构造的第一个英文大写字母进行表示,探讨了鲁西地区早前寒武纪陆壳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74.
鲁东碰撞带是秦岭一大别碰撞带的东延部分,它由元古字变质地层混杂堆积体、花岗质片麻岩、榴辉岩、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麻粒岩及韧性剪切带组成。碰担带内存在一对平行展布的高压变质带-内部为榴辉岩带,边部为麻粒岩带。碰撞带形成于8.5亿年左右,3.2-3.5Ma和2.05-2.13Ma分别发生强烈活动,形成大规模推覆构造和走滑性韧性剪切构造。  相似文献   
75.
鲁西地区中生代沂南超单元基本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七五”以来,鲁西地区开展的1:5万和1:20万区调工作,对中生代侵入岩的研究逐步深入,建立了济南,铜石,埠材、沂南等超单元。本文对重新厘定的沂南超单元的基本特征及所属单元典型侵入体的特征作了初步介绍,并对这套中基性杂岩体的形成时代,就位机制、岩浆演化及与铜、铁、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6.
山东省岚山头地区发现晚元古代A型花岗岩刘建文于兆安王来明(山东地勘局地质调查研究院潍坊261021)在进行1∶5万坪上幅、涛雒幅、安东卫幅区域地质调查中,首次在胶南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带)内发现晚元古代A型花岗岩。这对研究该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77.
“七五”以来,鲁西地区开展的1∶5万和1∶20万区调工作,对中生代侵入岩的研究逐步深入,建立了济南、铜石、埠村、沂南等超单元。本文对重新厘定的沂南超单元的基本特征及所属单元典型侵入体(命名地点)的特征作了初步介绍,并对这套中基性杂岩体的形成时代、就位机制、岩浆演化及与铜、铁、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华北克拉通是我国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IF)最重要的分布区。近年来大量锆石定年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BIF形成于始太古代到古元古代早期,但主要为新太古代晚期(2.50~2.55Ga)。最重要的BIF分布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鞍本、冀东和鲁西地区,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是大规模BIF形成的重要条件。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BIF形成的构造环境还不十分清楚,但可能为岛弧构造环境。BIF明显的时代专属性是地质和大气演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
伟德山期花岗岩代表了胶东地区中生代早白垩世晚期(110~123Ma)大规模岩浆事件,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峰期事件产物;受区域构造控制,由二长闪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类组成,斑晶发育,含大量的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以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岩系为主,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高场强元素U、Th, Nb、P、Ti元素亏损,Zr、Hf元素为正异常,具有高Ba-Sr花岗岩特征,为壳幔混合成因,壳源物质来源为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及古元古代变质岩。该期花岗岩形成于岩浆弧构造环境,由于胶北地块与苏鲁造山带地壳结构差异,在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上略有差异,总体由西至东,年龄值逐渐变小,向偏碱性转变。  相似文献   
80.
崂山期花岗岩是胶东地区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之一,形成年龄为108~118Ma。崂山期花岗岩形成于弧后拉张环境,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结束期岩浆事件的产物,受区域构造控制,为地壳深部岩浆沿NE向断裂上侵就位。该期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贫Fe、Mg、Al,贫Sr、Ba、Ti、P,并具有显著的负Eu异常,Ga/Al比值高,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早白垩世晚期下地壳重熔型花岗岩——A型花岗岩,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崂山期花岗岩超动侵入伟德山期花岗岩和早白垩世陆相沉积地层,常与伟德山期花岗岩伴生构成I-A型复式杂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