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382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31.
华北古陆南缘豫西元古宙地层中白草坪组出现大量大型具刺疑源类,通常大型疑源类首现于新元古代地层,而华北古陆这类的疑源类却首现于中元古地层,因此,其起源和演化谱系就成为许多学者仍需深入探讨的未解之谜。近年来,蓟县中、新元古代地层一直是视为标准剖面,但是,下马岭组新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打破了该组原有的中、新元古代地层的位置,同时也打破了生物演化序列的完整性。新的年龄意味着蓟县剖面中、新元古代地层有可能缺失1200~900 Ma地质记录。从生物地层上分析,豫西的汝阳群和洛峪群中出现大量大型疑源类有可能填补蓟县剖面中生物的空缺。本文通过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研究和岩相分析,探讨其发生可能和地层及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32.
下江群代表了新元古代末期的新裂谷沉积的起点,确定下江群的时代对新元古代构造运动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贵州印江县地区有一套新元古代白岗岩侵入到梵净山群并被下江群覆盖,在下江群底砾岩中发现大量未经搬运的白岗岩底砾岩砾石。因此,笔者对梵净山地区的白岗岩进行锆石U-Pb年代测定,获得锆石U-Pb年龄(835±5)Ma。该年龄对下江群沉积启动时间和下覆梵净山群的沉积上限均有时代的制约。结合下江群甲路组斑脱岩锆石U-Pb年龄(814±6 Ma)和考虑到武陵运动的年限,下江群沉积年代不应老于白岗岩底砾岩的年代和武陵运动的界面。  相似文献   
133.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产出的蛇纹石玉是传统名玉岫玉的一种,其物理化学特征和矿物岩石学特征与传统岫岩玉有较大差别。本文采用一系列分析技术测试了该地区蛇纹石玉的放射性、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及在8~15μm波长带的红外发射率,结果表明:该地区蛇纹石玉不具有放射性,对人体安全无害,有良好的红外辐射功能,至少两类玉石有可能直接用作天然保健材料;玉石的矿物组成越复杂、矿物的红外活性越强、红外吸收波段范围越大,玉石的红外发射率就越高;含有硼镁石的样品的红外发射率较高达0.82。蛇纹石的晶体结构和过渡元素含量是蛇纹石玉红外发射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晶格活性振动强、Fe2O3含量为6.28%的样品红外发射率高达0.83。引入过渡元素可以提高玉石样品的红外发射率。  相似文献   
134.
以坡缕石粘土、淀粉、水玻璃为原料,研究了固定化酶载体的制备工艺,探究了固定化酶载体在辣根过氧化酶(HRP)降解硝基酚废水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反应时间、酶浓度、H2O2及硝基酚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酶载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水玻璃12%,淀粉20%,煅烧温度550℃,煅烧时间2 h;固定化酶对硝基酚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原酶;固定化酶去除水中硝基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1.5 h,加酶量150 U,H2O2浓度0.12%,硝基酚浓度100 mg/L;固定化酶重复使用7次后对硝基酚的去除率仍高于60%。  相似文献   
135.
三峡梯级枢纽多目标生态优化调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峡梯级枢纽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及其对长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修复及持续改善的科学需求,通过分析发电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制约竞争关系,以发电量最大和生态缺水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梯级电站多目标生态优化调度模型,对三峡梯级枢纽多目标生态优化调度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传统优化方法难以同时处理多个调度目标的固有缺陷,提出一种改进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对所构建模型进行高效求解。该方法针对差分进化算法在多目标协同优化和全局寻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依据问题的特点重新设计了差分进化算法的进化算子,同时设计了一种多目标混沌搜索策略以加强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最后,依据多目标生态优化调度问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不需要设置惩罚因子的约束处理方法。通过三峡梯级枢纽多目标生态优化调度的实例应用,验证了本文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6.
吉林油田乾146区块经多年开采,已经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通过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运用多参数模糊聚类方法将该区高台子油层由好至差划分为A、B、C、D、E 5类储层流动单元。查明了区内主要目的层系各含油小层的储层流动单元发育特征:40、39小层主要发育A、B类优质储层流动单元,42、41、38小层则以C、D、E类储层流动单元为主,各小层储层流动单元类型及展布与初始产能吻合度较高,表明储层流动单元类型的差异是控制本区油气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油藏地质特征及油田开发动态数据,对各储层流动单元的注采渗流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归纳总结出乾146区块高台子油层XII砂组中剩余油分布的5条规律,据此在剩余油分布预测区部署了1口扩边井和2口老区加密井,投产后分别获得了11.2t/d、5.5t/d和8.6t/d的初始产能。  相似文献   
137.
在构建"含煤系统"及子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含煤系统"的主要地质要素以及"含煤系统"中各地质作用类型。研究表明:"含煤系统"的构建关键是系统边界的确定,由于"含煤系统"具有特定的地区、地层与时代范围,因此可以通过研究煤系形成时代、展布范围等基本地质要素进行分类和描述。  相似文献   
138.
苏北废黄河三角洲经历了150多a的侵蚀演变过程,目前仍处在侵蚀演变中.据2007-08和2008-07废黄河口附近断面调查结果显示,沉积类型出现粗化趋势,10 m以浅的浅水区,砂粒含量达60%以上,平均粒径达0.06 mm,物质粗化显著,岸滩呈现了强烈的波蚀作用;10 m以深至15 m的深水区,泥粒含量增多,平均粒径为...  相似文献   
139.
Previously, we had characterized several structurally interesting brominated phenols from the marine red alga Symphyocladia latiuscula collected from various sites. However,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is species collected from the Weihai coastline of Shandong Province remains blank. Therefore, we characterize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individuals of this species collected from the region. Eight bromophenol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Using detailed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and comparisons with published data, thes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s 2,3-dibromo-4,5-dihydroxybenzyl methyl ether (1), 3,5-dibromo-4-hydroxybenzoic acid (2), 2,3,6-tribromo-4,5-dihydroxymethylbenzene (3), 2,3,6-tribromo-4,5-dihydroxybenzaldehyde (4), 2,3,6-tribromo-4,5-dihydroxybenzyl methyl ether (5), bis(2,3,6-tribromo-4,5-dihydroxyphenyl)methane (6), 1,2-bis(2,3,6-tribromo-4,5-dihydroxyphenyl)-ethane (7), and 1-(2,3,6-tribromo-4,5-dihydroxybenzyl)-pyrrolidin-2-one (8). Among these compounds, 1 and 2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S. latiuscula. Each compound was evaluated on the ability to inhibit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PTP1B), which i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Bromophenols 5, 6, and 7 showed strong activities with IC50 values of 3.9, 4.3, and 3.5 μmol/L,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that bromophenols are predominant among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ymphyocladia, and that some of these compounds may be candidat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i-diabetes drugs.  相似文献   
140.
现有的安全解决方案已不再适应开放网络对安全的需求,系统的可信性将逐渐成为研究的趋势。借助消息机制给出了信任在各节点的部署方案;讨论了可信路径搜索的多个细节问题,包括对节点的交互能力和诚实能力的区分,对3个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特殊位置处节点的处理;结合递归的思想,设计了深度优先遍历的可信路径搜索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与人类社会中的交往关系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