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我国苏州花岗岩-伟晶岩接触带岩石中,与高放废物内某些长寿命超铀铜系元素和裂变产物化学性质相似的微量元素、同位素迁移行为天然类比研究表明,伟晶岩脉中的U、Li、Sr、Be、Mo、Nb、Er、Y和234U、238U在该岩脉形成后约130Ma期间,在水-岩反应作用下,仅向花岗岩中迁移10-30cm,而Th、Pb、206Pb、207Pb、208Pb、87Rb、87Sr、86Sr则未发生明显迁移。这一研究结果为我国拟在花岗岩中处置高放废物提供了长期安全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湘云  石玉春 《铀矿地质》1995,11(3):164-168
本文根据川中某地150km2范围内应用的7种放射性方法,在同一测点上获取的9个参数,共1902个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布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7种放射性测量方法所获的原始数据具有3种统计分布类型──近似算术正态型、对数正态型、混合型。利用广义幂正态转换方法[1]将上述3种分布类型归结为一种分布──正态分布,获得了客观的区域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为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布敦花铜矿床蚀变交代岩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敦花铜矿床产于大兴安岭中段,中生代断隆与火山喷发断陷盆地过渡带靠近断隆一侧.东临嫩江深大断裂。铜矿床的形成与多期构造活动及中酸性杂岩体侵入活动密切相关。矿区内产生的典型蚀变岩分带特征及其分布特点,是该区寻找隐伏铜矿、进行区域矿产预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岩石学、矿物学、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Ph、O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确定相山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基性火山岩(玄武岩),井形成于岛弧环境,主要衍生于弱亏损地幔源区,并受到地壳物质某种程度的混染。造岩矿物成分具有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特征,表明它们是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产物,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为550℃±,0.69Gpa±。根据斜长角闪岩原岩的形成年龄(1113Ma)及变质年龄值(726.6Ma)结合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确认赣中相山地区存在元古宙岛弧。  相似文献   
15.
对川中某地150km2范围进行了七种放射性方法的油气勘查测量,取得了1902个测量数据.利用R型因子分析对其中的五种方法、七项指标、1176个数据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因子分析能够提供圈定油气异常的组合信息,降低干扰、突出异常;为研究区今后的油气勘探指出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