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2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1.
王治华  王科强  喻万强  黄辉  吴兴泉 《安徽地质》2006,16(2):112-115,119
冈底斯成矿带是西藏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之一,在该成矿带北部申扎县首次发现的甲岗雪山钨、钼、铋多金属矿床是不同于其南部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新类型,该矿床的发现是藏北地区内生金属矿找矿的重要突破。文章首次对甲岗雪山钨、钼(铋)多金属矿床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精确定年。矿区辉钼矿的模式年龄为(21.37±1.35)Ma。控矿岩体二长花岗岩的U-Pb同位素年龄22.22Ma,矿床的成矿年龄稍晚于岩体的发育时限。据此作者认为甲岗雪山钨、钼、铋多金属矿床是在大陆碰撞后陆内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于喜马拉雅中期中酸性岩浆活动阶段,矿质主要源自岩浆,矿床类型为石英大脉型。甲岗雪山钨、钼、铋、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化是冈底斯成矿带北部昂孜错-崩纳藏布-甲岗雪山-色日荣成矿亚带最重要的一次成矿事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铜矿床成矿期划分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全国1085个主要铜矿床的成矿时代研究,将中国铜矿床划分为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三叠纪、侏罗-白垩纪、新生代六个成矿期。统计分析了各成矿期形成的铜矿床数量,在分析各成矿期地质演化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矿床类型铜矿床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 70 4个主要金矿床的成矿时代研究 ,将中国金矿床划分为古元古代、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三叠纪、侏罗 -白垩纪、新生代 7个成矿期。统计分析了各成矿期形成的金矿床数量、储量及矿床类型 ,总结了各成矿期金矿床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银坑斑岩型钼矿床细脉浸染型钼矿化分布于花岗斑岩体内部并受其控制。含矿花岗斑岩为高硅、富碱、高分异、准铝—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稀土分布型式整体右倾,呈"V"型,具明显负Eu异常;岩石富集Rb、Th、U、LRE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硫主要源自岩浆,成矿流体具有以岩浆水为主,混和少量大气降水的特点。流体包裹体成分以H2O为主,另含有一定量的CO2、CH4及CO2-3等成分;(87Sr/86Sr)i值平均为0.712 38。εNd(t)值为-7.2~-1.8,平均-5.796;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10.1±1.5)Ma。研究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岩浆作用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下,源区主要为下地壳古老基底物质,兼有部分地幔物质的混染,岩浆侵入事件发生在中国东南部由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转换作用完成之后,处于中国东南大陆岩石圈扩张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虎拉林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虎拉林金矿位于额尔古纳成矿带北段,是与斑岩体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矿化具有一体多型的分布模式,矿体受隐爆角砾岩和断裂联合控制,SN向展布,呈透镜、板、脉状产出。元素统计特征表明,Bi、As、Au、Sb、Ag、Pb明显富集,并且具有变异系数大、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其相关性研究和聚类分析显示矿体的元素组合特征:中部为Au-Ag-As-Pb-Zn-Cu-Bi,前缘及中上部晕为Sb,下部及尾晕为Mo-Sn。通过对探槽、穿脉、钻孔样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轴向变化特征的分析,认为矿体的深部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6.
虎拉林地区砂、岩金矿的空间位置关系十分密切。在虎拉林河上中下游及虎拉林岩金矿分别采取样品,结果表明虎拉林河砂金粒度大,分选较差,磨圆度差;砂金形态总体上以粒状为主;溶蚀系数均值小于1。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表明砂金的主要物质来源是近源,与岩金矿关系密切且具有继承性。虎拉林岩金矿床的矿石中自然金颗粒粗大,矿体的上部遭到剥蚀,虎拉林河砂金主要来源于虎拉林岩金矿床,砂金可作为岩金的找矿标志。自然金化学-结晶温度图表明砂金的原生Au源为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新疆托理县安齐金成矿带是西准噶尔地区最好的金成矿带,带内己发现金矿床、矿点近百处,它们均属于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矿床.主要赋矿地层为上石炭统包古图组和太勒古拉组,赋矿岩系为火山碎屑岩.华力西中期的中酸性岩与金矿的关系非常密切.北东向的安齐断裂为主干断裂,是主要的导矿构造,控制和限定了带内金矿的分布及产出.北西、近东西和北东向的次级断裂是主要的成矿、容矿构造.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向主干断裂交汇地段及中酸性侵入体内部、边部和接触带是本区最主要的金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成岩成矿深度:主要影响因素与压力估算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成岩成矿深度是金属矿床成矿地质体的重要空间参数,受到地质构造、岩浆岩、围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初步讨论了成矿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岩浆因素和构造因素。内生矿床,特别是岩浆热液矿床的形成深度与岩浆作用的深度有关,岩浆侵位深度限定了矿床形成深度的下限,而岩浆上升和侵位过程中分异出的热液的深度直接决定了成矿深度。构造变形直接控制了多孔介质的渗透率,渗透率制约了流体的流动,成矿流体运移和就位则直接与成矿深度相关联。还阐述了成岩成矿深度(压力)的估算方法,以流体包裹体温压计为主,结合其它矿物地质温度计和压力计,并综合考虑成矿地质构造、岩浆岩、围岩等因素,才能获得合理和符合地质实际的成矿深度,为找矿勘查提供经得起检验的深度参数。  相似文献   
19.
冀东“长城式”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探讨矿床成因基础上 ,建立了“长城式”金矿成矿区带和重点找矿地段找矿模型 ,并圈定 7个成矿区带和 15个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20.
浙西开化桐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斑岩钼铜矿床。基于翔实的野外调查,文中研究了桐村矿区岩浆岩的岩相学、岩石化学、年代学以及Sr Nd同位素特征,指出:(1)该矿区内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SiO2、富K2O和低Na2O的特点,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分馏较强,铕负异常不明显;富集Rb、Th、K、U、La、Ce、Pb,亏损Ti、P、Nb、Ta、Zr、Hf等元素;(2)桐村矿区岩体SHRIMP锆石U Pb谐和年龄为(162±3) Ma,MSWD=2.7,加权平均年龄为(162.1±3.4) Ma,MSWD=2.7,说明黄柏坑岩体的侵入事件发生在中-晚侏罗世;(3)含矿斑岩具较高的Sr初始值(0.712 21),εNd(t)值为-6.7~-2.0,其模式年龄为1 628~2 029 Ma,表明花岗岩源岩可能为古元古代的老基底,暗示斑岩源区为壳幔混合型。研究区内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同源岩浆在不同阶段演化的产物。高氧化态、强演化程度和较多的地壳混染可能是桐村矿床成Mo且规模有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