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疆独山子震害地质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扼要介绍了独山子地区特有的地质背景——最新的造山运动、独特的泥火山喷出物、广阔的戈壁平原和特殊的洼地沉积。与地质背景有关的一系列地质因素地基土、地形、断层、崩塌、滑坡等也具有独特的区域特征。地质因素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取得震害地质A、B、C、D、E五级分区。根据不同分区地震地面效应强弱程度的差异,建议在土地利用上应避南就北,即避开泥火山和山前洼地而就戈壁平原  相似文献   
32.
招贤金矿是焦家成矿带近年深部找矿重大突破之一,目前是焦家金成矿带勘查深度最深的矿区。2020年以来,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深部找矿工作,在2000m以深探获厚大金矿体,其中主矿体厚度19.50~43.14m,平均品位3.95~4.91g/t,最高品位93.5g/t,矿区新增金资源量153t,达到特大型金矿床规模。目前的勘查工作显示Ⅰ2号主矿体在倾向上延伸稳定,2360m以深矿体仍未闭合,表明焦家金成矿带在2000m~3000m深度仍具有极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3.
位于山东省南部苍山-枣庄地区的苍峄铁矿带是一条大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带,其铁矿储量巨大。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铁矿勘查工作,建立了该区的铁矿预测找矿模型,以期提高区内铁矿勘查效率。简要介绍了区内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并详细阐明了南山村地区铁矿床特征:该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铁矿体的产状呈层状、似层状;矿石为磁铁角闪石英岩和磁铁石英岩,属需选弱磁性铁矿石,为“鞍山式”贫铁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类型,工程地质属简单类型,环境地质属中等类型。区内的勘查工作证实,明显的磁异常部位是该铁矿带最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从岩石类型、成矿时代、含矿地层、含矿建造、控矿构造、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矿体产状、磁异常、重力异常和地形地貌方面建立了苍峄铁矿带的区域综合预测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34.
胶东地区-1000 m以下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使得探明储量已达5000多t,成为探讨深部金的赋存状态及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招贤金矿为焦家成矿带近年深部找矿重大突破之一,矿体主要产于-1260 m以深的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中,受控于焦家断裂。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和银金矿等,脉石矿物包括石英、绢云母、方解石、钾长石等。围岩蚀变以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为主。金矿物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呈裂隙金或包体金分布于黄铁矿中,少数不可见金呈晶隙金分布于黄铁矿等矿物中。其中,黄铁矿w(S)=52.227%~54.915%、w(Fe)=44.749%~47.134%,原子个数比S/Fe=1.99~2.11,化学式FeS1.99~FeS2.11;黄铜矿w(S)=34.282%~35.140%、w(Fe)=29.263%~30.268%,w(Cu)=33.130%~34.114%,化学式Cu0.96FeS2.01~Cu1.01FeS2.10,平均化学式为C...  相似文献   
35.
胶东金矿集区是世界著名的黄金资源基地,截止2020年底,累计查明金矿资源量已达5400余吨。胶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多,并与金矿关系极为密切。本文按时代+岩浆事件+岩性的划分方法,将胶东区域性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划分为晚侏罗世玲珑期、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和崂山期,对上述四期花岗岩与金矿的空间展布、成矿物质来源、形成时代等关系进行了研究。金矿石硫同位素组成特征与玲珑期花岗岩、郭家岭期花岗岩的相近,特别是与玲珑期花岗岩范围重叠,金矿石铅主要为再活化的下地壳铅,即前寒武纪结晶基底铅,有幔源铅加入。金矿石的Sr Nd同位素数据大部分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玲珑期花岗岩、郭家岭期花岗岩及中生代脉岩的重叠,暗示Sr、Nd主要来自地壳源区。同位素测试结果说明胶东金矿床Au元素可能来源于胶东岩群、新太古代TTG岩、玲珑期花岗岩和郭家岭期花岗岩,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初始为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有壳幔相互作用的地幔物质加入。空间上,88%的金资源量赋存在玲珑期花岗岩中,7%的金资源量赋存于郭家岭期花岗岩中,伟德山期和崂山期花岗岩中金资源量仅占0.1%。时间上,晚侏罗世玲珑期、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和崂山期花岗岩形成时间分别为166~146 Ma、135~123 Ma、123~110 Ma、118~108 Ma,金矿成矿年龄有162~146 Ma、133~120 Ma、120~105 Ma、110~105 Ma四个区间范围,这四个金矿成矿年龄区间与四期花岗岩年龄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成矿事件一般同步或略滞后于同源岩浆活动,即162~146 Ma成矿期对应玲珑期重熔花岗岩的侵位事件,133~120 Ma成矿期对应郭家岭期花岗岩的侵位事件,120~105 Ma的成矿期对应伟德山期和110~105 Ma矿化期对应崂山期花岗岩侵位事件,据此将胶东金矿成矿期划分为玲珑金成矿期、郭家岭金成矿期、伟德山金及多金属成矿期和崂山钼矿化蚀变期。  相似文献   
36.
不寻常的地震灾害提起喷水冒砂,人们往往与地震联系。的确喷水冒砂与地震有关,伴随着地面振动,水砂涌出地表,高数尺至丈余。水去砂存,地表留下高30-40厘米的砂丘、砂岭。华北平原是喷水冒砂严重区,1679年河北三河地震,“平谷地裂丈余,黑水兼砂涌出,德胜门外涌黄流,天坛旁裂出黑水”。1966年以来的邢台、河间、唐山等地震,无不发生严重的喷水冒砂,尤以唐山地震更为突出,水砂复盖耕地面积30-40%,距震中120公里的耿楼村,喷水冒砂孔1000多个。发生在地震当时的喷水冒砂,是平原区一种普遍的震害现象,而发生在其他时间的喷水冒砂,常常误当地震前兆,弄得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37.
三山岛金成矿带位于胶西北金矿集区的西端,是胶东重要的金矿带,赋存有三山岛北部海域、三山岛、西岭、新立、仓上等大型、特大型金矿床,金矿的主要控矿围岩为二长花岗岩。本文通过对仓上金矿区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三山岛北侧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 ICP- MS定年和Lu~Hf同位素组成测试和研究,讨论了该类岩石的地球化学类型、形成时代、岩浆源区与成因。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70.19%~76.36%)、全碱(Na2O+K2O=7.05%~8.19%)、Ba(>1573×10-6)、Sr(>738×10-6)、(La/Yb)N(>26.44)、Sr/Y(>121)、LILE /HFSE,低的Al2O3(13.41%~15.61%)、MgO(0.1%~0.84%)、Y(<6.05×10-6)、Yb(<0.53×10-6)以及相对平坦的HREE,无明显的铕异常,明显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显示出典型的高Ba-Sr花岗岩所具有的地球化学特征,属高Ba- Sr花岗岩。锆石LA- ICP- MS定年结果表明仓上、三山岛二长花岗岩年龄分别为131±1Ma和127±2Ma,与郭家岭型花岗岩具有相似的主量元素组成及稀土和微量元素分布模式,表明仓上、三山岛岩体为郭家岭型花岗岩。仓上、三山岛二长花岗岩岩浆锆石εHf(t)值为-25.2~-18.1,对应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2.77~2.33Ga。从岩石学、地球化学和Lu- Hf同位素特征,并结合前人对郭家岭花岗岩成因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仓上、三山岛二长花岗岩是陆壳酸性岩浆与幔源中基性岩浆混合而成。以壳源为主(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石,以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岩石为主),由幔源中基性岩浆混合后经分异作用而成的同熔深成型花岗岩,总体上,形成于较高温度、深度的环境。  相似文献   
38.
胶北地区位于古元古代胶-辽-吉构造岩浆岩带的南段,前人对该区的早前寒武纪地质事件进行了较多研究,然而,对古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研究较少。通过对该区基性—超基性岩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讨论了其成因、形成时代及其对构造岩浆演化意义。基性—超基性岩为偏铝质岩石,具有低硅贫钾的特征,无明显Eu异常,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获得岩浆锆石年龄~2.1 Ga,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与区域上古元古代构造热事件一致。同时获得变辉长岩~2.4 Ga,~2.7 Ga的2组继承锆石年龄和1.8~1.9 Ga的变质年龄。一个变辉长岩样品的岩浆锆石的ε_(Hf)(t)值和T_(DM2)分别为-11.1~-2.1和2 859~3 408 Ma(10个数据点),一个超基性岩样品的外来锆石ε_(Hf)(t)值和T_(DM2)分别为4.6~5.3和2 355~2 398 Ma(2个数据点)。研究表明,基性岩来自于地幔但受到陆壳物质的强烈影响,变质超基性主要为古元古代亏损地幔或其新生地壳组分,岩浆熔融程度较高。总体反映该地区由早期的挤压机制转为古元古代的伸展机制。  相似文献   
39.
郭家岭序列侵入岩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西北部,是胶东地区金矿床的主要控矿围岩,提高该序列岩石演化研究程度,有助于指导该地区金矿找矿。通过对郭家岭序列各单元岩体进行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在莱州三山岛、龙口冯家—前迟家等地区,均发现原西石棚单元似斑状粗中粒含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其具有高的SiO_2(69.06%~72.01%)、全碱(Na_2O+K_2O=7.69%~8.58%)、Ba(1573×10~(-6))、Sr(765×10~(-6))、(La/Yb)N(28.56)、Sr/Y(116)、LILE/HFSE,低的Al_2O_3(14.76%~15.53%)、MgO(0.32%~1.16%)、Y(8.31×10~(-6))、Yb(0.65×10~(-6)),相对平坦的HREE,无明显的铕异常,以及明显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为127±2Ma。研究表明,似斑状粗中粒含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与郭家岭序列花岗岩具有相似的主量元素组成及稀土和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属于郭家岭序列花岗岩。该文认为应该在郭家岭序列中恢复西石棚单元似斑状粗中粒含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置于罗家单元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