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401篇
海洋学   8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21.
在比较研究常见的多种无损压缩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符合遥感应用的压缩技术.结合海洋遥感L3A 数据产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行程编码的无损压缩算法以及该算法与哈夫曼编码相结合的组合压缩算法,可应用于 MODIS、NOAA、HY 等国内外多种卫星的 L3级原始数据文件的压缩.通过9种无损压缩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其它通用的压缩方法或工具相比,具有最小的时空积,即在压缩时间和空间上具一定的综合优势,且更加高效地传输、存储和共享海量的卫星遥感图像或数据  相似文献   
822.
汶川地震前后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场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祝意青  刘芳  付广裕  赵云峰 《地震》2012,32(2):88-94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整体平差计算, 系统分析了该区重力场在汶川8.0级地震前后重力场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汶川地震的发生使青藏高原深部物质向北东运移, 且部分通道受鄂尔多斯陆块的阻隔, 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重力场出现大空间尺度的趋势性显著重力变化; 汶川地震后, 甘、 宁、 陕交界的六盘山断裂带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以及之间地区重力场出现显著的非均匀变化, 该地区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23.
一、滴道盛和煤矿九井采区概况滴道盛和煤矿九井位于鸡西煤田北部含煤条带西部,鸡西市滴道区境内,行政区划隶属于鸡西市滴道区,距鸡西市270°方向16km。区内有方虎公路、201同道和林密线铁路经过,矿区内铁路专用线通往各地,交通方便。  相似文献   
824.
人工消雾试验中的雾微物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 年11—12 月在天津市武清区实施了两次消雾外场试验。11 月6—7 日,利用燃烧烟条的方式播撒吸湿性焰剂对暖雾实施催化;11 月30 日—12 月1 日,利用播撒液氮的方式实施冷雾消雾试验。对两次消雾试验期间雾的微物理观测资料分析发现,雾对催化有明显响应,具体表现为:雾滴浓度先增后减且变化剧烈,液态水含量、雾滴大小等微物理特征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催化期间雾滴谱均出现了谱宽加大的现象,催化结束后谱宽恢复至催化前状态;催化效应导致出现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雾滴,雾滴谱发生了单峰分布和双峰分布间的变换:催化前滴谱为单峰分布,催化期间出现双峰谱;多个短时双峰谱反复出现;首个双峰谱出现后,滴谱逐渐由单调递减向单峰、双峰转变;催化结束后,滴谱由双峰谱恢复为单峰谱。分析认为:催化后暖雾中发生成熟过程(Ripening Process),而冷雾催化后则启动了贝吉隆过程(Bergeron process)。   相似文献   
825.
基于突变理论的地下工程洞室围岩失稳判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付成华  陈胜宏 《岩土力学》2008,29(1):167-172
地下工程围岩体系是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大系统,其稳定判据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突变理论注重研究系统状态发生突变时外界的控制条件,主要阐述非线性系统如何从连续渐变状态走向系统性质的突变。应用突变理论对围岩体失稳的突变过程进行探索,旨在从理论上弄清其突变条件。能量突变判据和熵突变判据从物理学的观点考虑了围岩系统失稳的可能性,位移模突变判据、洞周屈服区面积突变判据和广义黏塑性剪应变突变判据则主要是根据数值计算中直观判别条件(关键点位移、洞周屈服区面积和广义黏塑性剪应变)考虑围岩失稳的可能性。将以上5种判据应用于某地下洞室断面,对围岩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系统突变条件从不同的方面判别其发生失稳的可能性,可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26.
在东昆南达里吉格塘-战红山一带新发现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岩性主要有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三种岩性。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参数为A/CNK在1.20~1.61之间,σ=1.41~1.67,K_2O均值3.06%,属钙碱性系列,且Mg~#平均值大于40。岩性中ΣREE=119.70~279.08×10~(-6),LREE/HREE=4.97~8.01,δEu=0.45~0.60。针对英安岩利用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形成年龄为248.4±4.3 Ma,属早三叠世晚期。研究成果确定区内该套中酸性火山岩形成于由俯冲向碰撞转换过渡阶段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该套岩性锆石U-Pb年龄的确定及成因的探讨,为东昆仑布青山一带古特提斯洋盆在中三叠世早期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827.
随着塔里木盆地罗斯—玛东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潜山勘探的相继突破,碳酸盐岩储层的复杂性日渐凸显。综合钻井、地震、测井、岩心、薄片等手段对比研究表明,研究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潜山储层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性:①垂向上储层受岩性影响较大。蓬莱坝组以细—中晶白云岩为主,鹰山组下段为石灰岩-白云岩过渡岩性,鹰山组上段主要为泥晶灰岩,自下而上储层变差。②平面上潜山暴露区和覆盖区的储层差异较大。鹰山组上段仅在潜山垒带内形成裂缝型储层,覆盖区储层欠发育;鹰山组下段"串珠"储层发育,暴露区辅以裂缝型储层;蓬莱坝组潜山暴露区与覆盖区孔洞型储层均发育。通过对储层分布和发育特征的研究,提出了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分布的3种模式:蓬莱坝组构造型块状油气藏,鹰山组上段裂缝型准层状油气藏,鹰山组下段裂缝-洞穴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828.
虚拟经济对区域经济学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催生了虚拟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已经从多方面向区域经济渗透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生存生活方式、经济运行方式.网络技术改变了"距离"的固有概念,虚拟经济摆脱了"区位"的严厉束缚,区域经济学原本依赖的空间基础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一些基本原理在新兴的虚拟经济中失去解释力,甚至受到强烈的冲击.基于现实的新情况,积极探讨区域经济的新形态和区域经济学的认识创新.  相似文献   
829.
选用佛子岭地震台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记录的607个地方震事件,利用数字与模拟观测系统,对同一地震事件数字与模拟记录震级进行统计,做回归分析,计算两者偏差值,从震级偏差频次分布、震级偏差与震中距关系出发,比较差异性。结果表明,数字记录震级与模拟记录震级线性相关显著,经过拟合公式校正,固定常数校正和震中距校正,数字记录震级与模拟记录震级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830.
卫星遥感已成为海洋现象研究的主要手段。由于卫星数据资料数据量大,操作复杂,目前很难找到一种卫星数据的可视化工具,用以实现卫星数据的反演和可视化。基于Matlab开发了一套基于SSM/I亮温的反演海表面温度和风速的可视化应用系统。该系统集数据匹配、遥感反演方法及可视化于一体,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和反演产品可靠,易于拓展的特点。该系统反演的海表面温度和风速产品与文献中其他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