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甘霖  董伟  熊俊  谢爽  李国艳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33(3):331-334,229,230
复杂断块油藏是我国油气田开发中重要的油藏类型之一,其构造复杂,隐蔽性强,描述比较困难。对留西油田属于复杂断块油田,根据其断层发育,构造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采用Petrel软件,以三维地震解释为基础,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地层对比等数据,分析断层在空间的相互切割关系,建立了三维构造模型,并利用断点数据对模型进行质量校正,更加精确地反应了研究区的构造特征。同时,应用"相控克里金储层参数建模软件",建立在沉积相和流体相约束下的储层参数模型。由于采用相控~克里金建模技术,通过合理添加虚拟井点,弥补了因实际井点不足,造成的预测井间储层参数时出现的误差,提高了储层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反映了油藏非均质性特点和油水分布规律,为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等后续油藏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马文睿  傅强  谭思哲 《地球科学》2014,39(5):601-610
苏北盆地勘探开发重点正逐步由寻找构造类油气藏向寻找隐蔽油气藏转变,重力流沉积形成的岩性砂体对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显得日益重要.以岩心、测-录井、地震反射特征等资料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西南端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砂体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戴南组一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了近岸水下冲积扇、滑塌-浊积扇沉积;戴南组二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了扇三角洲沉积、滑塌-浊积扇沉积.这些沉积砂体的发育与独特的构造样式、活跃的构造背景、外力活动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滑塌-浊积扇的发现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3.
曹洪松  宋宝国  陈玉成  石建  邓先睿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7/4/23-2007/6/11
利用SPOT,QUICKBIRD卫星数据,以苍山地区矿山开采监测为试点,通过融合、校正、图像处理,得到高清晰度1:1万-1:5000正射遥感图像;通过解译和野外踏勘,建立矿山遥感解译标志;运用MapINFO等GIS信息系统软件,建立其全息数据库,通过人机交互和目视解译,对矿山开采图斑及其变化信息分层矢量化提取,结合野外调查,对研究区所有矿山开采属性等在数据库平台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监督管理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有用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基层矿产资源执法监管效果,是山东省整顿、规范矿业秩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4.
利用98个测站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集,对1979~2018年西南地区夏季高温热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年际变化异常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气候平均西南地区夏季高温热浪频次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空间差异显著。近几十年来,西南地区高温热浪总体上显著增多,并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2)EOF分解第1模态主要表现为全区一致型,可以反映西南地区夏季高温热浪变化的主要特征。第2模态空间分布大致呈现出南正北负的反相变化特征。(3)西南地区高温热浪偏多可能与对流层中层青藏高原以东至朝鲜半岛的明显高压异常相联系。在这个高压异常的控制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西移动,这有利于西南地区降水减少,云量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短波辐射增加。同时,东亚西风急流位置北移,可以阻止来自中高纬的冷空气入侵西南地区,引起这里降水减少干旱频发。最终,异常干燥和炎热的地表条件,与有利的大气环流背景相配合,从而造成西南地区夏季高温热浪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强降雨作用下边(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四川汉源二蛮山滑坡为例,根据现场滑坡情况勘查及室内试验确定土体参数;选择内置VBA为开发工具,开发基于ArcGIS的边(滑)坡稳定性分析插件,并据此得出研究区域危险区划评价图.研究结果表明,特殊地形条件、震后地质构造、连续强降雨以及坡体非饱和渗流等,使孔隙水压力增加和土基质吸力迅速减少,导致坡体滑移面处土的抗剪强度降低而发生滑坡;基于ArcGIS软件得出研究区域危险区划评价图,与滑坡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吻合度.研究成果为深入分析强降雨对边(滑)坡影响及边(滑)坡预警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6.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数值计算了圆筒型人工鱼礁体在不同纵向和横向布设间距下的水动力特性,实测了圆筒型人工鱼礁体在纵向布设间距1.0L和2.0L (L为礁体长度)下的流场及受力特性,验证了物理模型实验中各个测点的流速值和阻力值,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研究...  相似文献   
107.
一种适于数字灰度图像的分数维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数维是分形分析的重要特征量。目前普遍采用的分数维计算方法是盒维数算法。但是对于数字灰度图像,该算法所得到的分数维非常粗糙,以至于难以作为图像分析特征。基于面积度量精确性和计算的相对简单性,提出1种利用面积覆盖的分数维计算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对于灰度图像计算所得的分数维几乎是连续的,为分数维作为图像分析特征开拓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8.
前言作者等于1958年写成“辽东半島南部震旦紀地层”一文后,长春地貭学院辽东区測大队1959在辽东盖平至庄河間,于辽河羣之上見有一套以长石砂岩夹千枚岩、石英岩夹絹云母片岩及千枚岩等所組成的岩系,命名为“步云山羣”。至1960年仇甘霖在永宁城以南老复州城北面庙山一带,对以往李希霍芬(Richthofen,F.von.)所定名的“永宁砂岩”  相似文献   
109.
采用LA-ICP-MS技术对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区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测定,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89.6±0.7Ma,表明岩体侵位于海西晚期。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花岗岩具有强过铝质的特征,并与锡林浩特岩群片麻岩具有亲缘性,推测该期岩浆活动代表了碰撞高峰期后的岩石圈伸展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岩石圈发生拆沉及随后的软流圈上涌或玄武岩浆的底侵,使下地壳的杂砂岩及黑云斜长片麻岩的温度迅速升高(大于875℃)而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强过铝质岩浆,同时该花岗岩又兼具火山弧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可能与岩浆活动的滞后性有关,即俯冲板片的成分参与了岩浆的形成。结合区域内其他海西期岩体及海相地层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地区洋壳开始俯冲的时间应该在早石炭世末期,碰撞发生在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四川省134个地面站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四川省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持续期间大尺度环流的异常演变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8月11~26日,四川省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大范围高温天气,全省平均最高气温、高温日数和持续高温日数均突破历史同期极值,为1968年以来最大,高温站点占比达76.1%;高温持续期间,副高持续加强并西伸,南亚高压偏强且异常东伸,二者的位置配置致使四川长期处于异常反气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是诱发此次持续性高温的直接原因;东亚东部地区环流平直,伴随位势高度场正异常和偏北的副热带西风急流,致使冷空气南下受阻,同时对流层低层水汽异常辐散伴随强下沉运动,降水偏少,促使高温发展和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