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岩石的分类问题,早在岩石成为地质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术领域时就引起人们的重视。1897年于彼得堡(今列宁格勒)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地质会议,对岩石的分类和命名问题曾列入大会议程进行讨论。当时成立了岩石命名国际委员会。1899年,即第八届国际地质会议(1900,巴黎)的前一年,该委员会举行予备会议,会上俄国和法国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岩石的分类和草案。大会岩石学小组讨论了他们的方案,并且认为在岩石分类中,占首要地位的  相似文献   
52.
(一)前言 在川南黔北一带志留系之上二迭系之下有一组砂岩、页岩及含有煤、铁的地层,1938年熊永先在调查古乡蔺、珙县等地地质时将此组地层分出,并定名为铜矿溪层,后来又根据其中所含植物化石定其时代为石炭二迭纪。 以后不少作者在论述川黔一带地质时将此组含煤、铁地层沿用铜矿溪层一名。后来岳希新、杨敬之、穆恩之等曾将鄂西的马鞍煤系和川南铜矿溪层进行对比。1956年卢衍豪根据汉南梁山层中所合的海相化石及植物化石,认为梁山层可与Stg lidophgllum volzi或Mi-ellina landia层相当,暂属二迭纪底部,并与鄂西马鞍煤系及川黔铜矿溪层相对比。但由于铜矿溪层在各地岩性不一,对比困难,因此其时代问题并未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53.
地球动力学与盆地层序及油气系统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油气盆地、沉积层序与油气系统的研究属于不同层次的油气资源评价的基础研究。各类原型盆地的形成与地球动力学环境有关,并可简化为裂谷盆地、前陆盆地、走滑盆地和克拉通盆地等。沉积层序驱动机制由地球动力学的不同环境所决定,沉积层序可分类为裂谷盆地层序、前陆盆地层序和走滑盆地层序。油气系统在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下形成裂谷油气系统、台地油气系统和造山油气系统。中国许多大型盆地属于大型叠合盆地,并构成复合油气系统。  相似文献   
5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在干旱区环境变化及生态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塔里木盆地南缘典型绿洲于田县,利用TM遥感影像,基于Markov模型预测了于田绿洲未来的发展趋势,得出绿洲将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论。通过对Markov模型中不同步长收敛结果的讨论,可以看出间隔10 a1、2 a步长的马尔柯夫过程与间隔两年的马尔柯夫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短时间序列(两年)具有很大的随机特性,说明马尔柯夫模型中时间尺度是一个重要环节。由本文研究可以看出,基于遥感的Markov模型可以分析绿洲的变化趋势,在干旱区绿洲LUCC及其环境动态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5.
中国克拉通盆地演化与碳酸盐岩—蒸发岩层序油气系统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18  
中国克拉通盆地,如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下伏有裂谷或坳拉谷,说明克拉通盆地随超大陆裂解而发育,其后,克拉通盆地随超大陆拼合而上叠前陆盆地。前期热沉降环境诱发良好烃源岩形成;中期发育完整碳酸盐—蒸发岩旋回,构成有利储层;晚期挤压环境形成盖层和上叠层,形成旋回式油气系统。在古隆起上碳酸盐台地构成有利的储集带,而发育在斜坡和半深海盆地中的浊流沉积提供有效烃源岩,形成相变式油气系统。碳酸盐岩储集层结构类型由3种主要因素所控制:沉积作用、海平面升降作用与构造作用,由此形成孔隙、溶洞和裂缝3种基本原型。可进一步构成:孔隙—溶洞型;溶洞—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  相似文献   
56.
对1963~2004年和田市各级别大气能见度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大气能见度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近20a来和田市大气环境质量趋于好转,造成能见度恶化的重要原因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的增多,因此大气能见度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7.
气候变化对和田河夏季平均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和田河流域作为和田地区水资源的典型代表,和田河流域代表站和田市气象站1961~2004年的夏季高空500~300hPa气温、0℃层高度资料、和田河上游(乌鲁瓦提和同古孜洛克站)水文资料,分析了和田河流域夏季高空气温、0℃层平均高度和夏季流量的年际线性趋势变化。结果表明:近44a来和田河流域夏季高空500~300hPa平均气温和0℃层高度呈下降趋势,倾向率分别为-0.322℃/10a、-32.42gpm/10a;夏季流量也呈下降趋势,其倾向率为-7.26m3s-1/10a。和田河流域夏季高空500~300hPa平均气温和0℃层高度的下降等高空气候变化是和田河夏季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
雪峰弧形构造带与金锑矿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59.
盆地演化与地球动力学旋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盆地演化受地球演化节律所制约,节律由多层次构成。地球动力学旋回主要有3个级序:(1)超级大陆旋回,主要由羽柱构造的地幔对流动力学所控制,产生超级大陆的裂解和拼合,形成全球性同步隆升与沉降的克拉通盆地;(2)地槽旋回或造山旋回,主要由板块构造的岩石圈运动学所控制,按威尔逊旋回进展,发育各类盆地和造山带,形成“区域性”穿时开合与“非对称”互补;(3)褶皱幕或裂陷幕,主要由地体构造与拆层作用几何学所控制,产生盆地内各种构造样式和沉积样式,形成地方性的穿时递进变形,发育幕式变形和幕式沉积作用等。  相似文献   
60.
中国沉积盆地演化与旋回动力学环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刘和甫 《地球科学》1996,21(4):345-356
中国沉积盆地可以划分为克拉通盆地,裂陷盆地,压陷盆地和走滑盆地4大类,这些盆地的上受联合大陆形成和裂解两大构造阶段所影响,在空间上受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造域两大构造体系所制约,中生代和新生代盆地形成与古生代克拉通盆地和克拉通边缘盆地之间存在反转性,再生性和新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