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290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晚古生代泛大陆聚合过程中板块碰撞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古板块再造方法,通过收集和筛选全球晚古生代古地磁数据,恢复再造泛大陆的构造格局及其聚合过程。晚古生代,全球板块的运动轨迹表明,全球板块整体以顺时针旋转的方式运动,聚合形成泛大陆。通过分析单个板块的运动学特征以及不同板块间的相对运动,表明在泛大陆聚合过程中,至少出现四种碰撞方式:① 追尾式碰撞:不同板块在同向运动过程中,板块运动速度存在差异,如前方板块速度慢于后方板块,则会造成其间洋盆逐渐收敛—关闭,如莱茵洋(海西造山带)、索伦洋(索伦山造山带)等。 ② 侧向式碰撞:两个板块运动轨迹大角度交叉,发生侧向碰撞,如波罗的板块向北运动过程中与向东北运动的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成乌拉尔洋盆闭合,形成狭长的造山带。③ 错车式碰撞:两个板块,同向或者相向交错运动,在其侧翼发生走滑—斜向式聚合。如塔里木和华北板块转动方向相反,在侧翼斜向对接,以洋盆属性不明和走滑断层系发育为特征。④ 拥堵式碰撞:多个大板块之间汇聚区域的小陆块和地体发生多边汇聚,广泛出现岛弧增生和残余洋盆,如中亚造山带。  相似文献   
92.
云南香格里拉红山铜矿石硫化物环带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云南香格里拉县红山铜矿是三江义敦岛弧带南端重要铜矿床,颇受关注,成因认识分歧大.矿区出露上三叠统板岩、变碎屑岩和灰岩夹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以及少量侵入其中的中酸性和超基性岩脉、岩株,透镜状铜硫化物矿体产在顺层状矽卡岩体内或边部,成矿后断裂明显.矿石中普遍发育以黄铁矿为核部、黄铜矿为中间带、磁黄铁矿为边部带的硫化物环带,其中核部黄铁矿呈立方体自形-半自形晶,黄铜矿呈他形晶围绕黄铁矿沉淀,磁黄铁矿呈他形分布在黄铜矿外围,内带常被外带硫化物溶蚀交代.环带从内到外硫化物先后沉淀,矿物生成顺序为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环带中三种硫化物矿物的REE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极为相似,负Eu异常显著,富集U、Th、Zr、Hf,亏损Rb、Sr、Ba,与矿区超基性岩表现出较高相似性;环带从内到外,∑REE(0.17371×10-6、1.22626×10-6、5.25925×10-6)和微量元素含量依次升高,Co/Ni和Se/Te比值降低,指示矿石硫化物沉淀过程中,可能伴随热液体系内地壳物质不断增加.环带中硫化物矿物δ34SV-CDT=3.81‰~5.23‰,具有岩浆硫源特征,δ34SV-CDT边部带磁黄铁矿 (4.47‰)<δ34SV-CDT中间带黄铜矿(4.58‰)< δ34SV-CDT核部黄铁矿(4.65‰),三种硫化物间没有达到同位素平衡分馏.红山铜矿石环带结构是岩浆热液为主成矿流体中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先后晶出成因,伴随硫化物环带的形成,热液系统从早到晚H2S和O2逸度降低或pH升高过程.  相似文献   
93.
圆头山黑云母花岗斑岩位于尼勒克县城南,岩体普遍发育的铜矿化,以中部碎裂带中矿化最强。岩石具有典型的斑状结构,斑晶由碱性长石和黑云母组成,基质以长石、云母和石英为主,并含有少量的硫化物。圆头山黑云母花岗斑岩的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并且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除Sr外)和Pb,同时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和Nb、Ta、P、Ti,显示出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圆头山黑云母花岗形成年龄为269±3Ma,其源区以具有弧火山岩特征的下地壳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的幔源物质,而且在岩体的侵位过程中有高(87Sr/86Sr)i (0.706054~0.709228)和高Pb含量(5.05×10-6~32.5×10-6)的陆壳物质混染。在下地壳物质熔融过程中,位于下地壳底部的富水和成矿元素的MASH带物质也被圈入,使原始岩浆富水和成矿物质。圆头山黑云母花岗斑形成于碰撞后阶段,岩石的形成主要受岩石圈地幔拆沉作用的控制,而岩石圈地幔的拆沉可能与中亚造山带的垮塌或塔里木地幔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4.
中条山铜矿峪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斑岩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铜矿峪矿床中变石英二长斑岩的U-Pb年代学研究发现:铜矿峪变石英二长斑岩的36颗锆石的上交点年龄为2121±10Ma,207Pb/206Pb年龄从2065Ma到2196Ma,加权平均年龄为2117±13Ma,这与铜矿峪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2108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暗示了成岩成矿的一致性。锆石的Hf同位素特征显示,样品的εHf(t)值介于-7.79~0.39,显示出斑岩的形成与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同时,铜矿峪变石英二长斑岩的形成时代与华北地区的一些A型花岗岩,双峰式火山岩等与伸展有关的火成岩的形成时代大体一致,同时也与中条裂谷的活动一致,说明铜矿峪变石英二长斑岩形成于一个伸展的动力学背景下。因此,本文认为铜矿峪矿床是与大陆伸展环境的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95.
以贵州省石阡县为研究区,选取8个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信息量计算,将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为低、中、高、极高易发区4个等级,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21.08%、35.13%、25.53%、18.27%.结果表明:石阡县地质灾害低、中、高、极高易发性面积分别为457.99 km2...  相似文献   
96.
爆炸应力波对新浇混凝土衬砌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明  卢文波 《岩土力学》2008,29(2):455-459
爆炸应力波作用下新浇混凝土衬砌的破坏模式及安全振动速度是水电、铁道工程隧洞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弹性P波及SV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讨论了P波及SV波在薄层混凝土衬砌中的传播及近似处理方法,依照莫尔-库仑准则、极限拉应力准则、极限拉应变准则,研究了爆炸应力波作用下新混凝土衬砌的破坏模式及安全振动速度。结果表明,入射应力波及衬砌中的折射波对衬砌的破坏作用最主要,折射波在衬砌内产生的反、折射波将降低衬砌中的应力,具有卸载效果;混凝土衬砌的安全振动速度随着龄期的增大而增大,P波入射时,安全振动速度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入射角较大时,胶结面容易发生剪切破坏,较小时,容易发生拉伸破坏,SV波入射时,较小角度下容易发生剪切破坏,较大角度时容易发生拉伸破坏;围岩弹性模量越高,衬砌的安全振动速度越小。  相似文献   
97.
基于颗粒流模型的TBM滚刀破岩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苏利军  孙金山  卢文波 《岩土力学》2009,30(9):2823-2829
为了研究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盘型滚刀的破岩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颗粒流方法建立了岩石与滚刀的二维数值模型,实现了对TBM滚刀破岩过程的模拟。分析表明,滚刀的破岩过程可分为冲击挤压破碎、大量微裂纹生成、张拉性主裂纹扩展3个阶段,证实了滚刀破岩的挤压-张拉破坏理论。在滚刀侵入深度相同的前提下,随着刀圈刃角以及刃宽的增加,滚刀下的压碎区也相应增大,张拉性主裂纹数目增多,滚刀的破岩能力提高;与平刃刀圈相比,楔刃刀圈的“楔块劈裂”作用更加显著,使径向裂纹扩展得更快且更深入岩石内部。TBM滚刀对强度较高或较低岩石的破坏损伤较小,而对中等强度的岩石破坏损伤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8.
岩石中柱状装药爆炸能量分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吴亮  卢文波  宗琦 《岩土力学》2006,27(5):735-739
岩石中装药爆炸产生的爆破能量可分为爆炸冲击波能量和爆生气体膨胀能量。对爆炸能量分布的理论分析有助于改善爆破效果,提高爆破质量。在柱状耦合装药情况下,分析了冲击波作用下岩石变形和破坏的特点、爆生气体对爆腔的扩腔作用,考虑了在岩体的损伤情况下爆生气体对裂纹的驱裂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埋深在临界深度以下时,岩石中柱状装药爆破冲击波做功消耗的能量约占爆炸总能量的40 %,剩余爆生气体能量中用于扩腔和扩展主要裂隙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23 %,剩余大约37 %的能量中有小部分能量用于新增裂纹数目,而大部分损失掉了。  相似文献   
99.
吴亮  卢文波 《岩土力学》2006,27(Z2):791-794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爆破荷载作用下,裂纹长度与类型、不同的装药量对裂纹尖端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以及预裂与光面爆破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比较分析,计算得出:预裂爆破预裂缝的产生主要是从炮孔处产生的开口裂纹在冲击波以及爆生气体的作用下扩展形成的;随着药径与孔径比的增大,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也逐渐增大,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曲线形态不变;由于自由面的存在,光面爆破裂纹应力强度动态因子后续峰值较预裂爆破的大。  相似文献   
100.
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稀土元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南活溪金锑钨矿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成矿过程中,稀土元素发生了从近矿围岩向含矿断裂带或成矿热液的迁移;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地层围岩,且具多源性;矿化程度不同的层脉石英矿石中的稀土总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同时指出了将热液金矿床中石英脉内稀土总含量作为找矿标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