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北京周口店早更新世地层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北京周口店太平山北坡,新发现一处早更新世地层剖面,采获艾克氐变异仓鼠等珍贵化石,以及古冰楔沉积、古地磁测年资料等,确定了太平山组地质时代为距今73~92万年,从而将该地区第四纪沉积年龄记录向前推移了近20万年,这是一项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52.
李龙吟  田明中 《现代地质》1994,8(2):172-176
本文在回顾和分析中国黄土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中国黄土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重新修订了黄土和黄土状岩石的概念,建议废止“原生黄土”、“次生黄土”等概念,并对黄土成因作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53.
基于河北省白洋淀地区老河头剖面沉积物的粒度组成与磁化率特征,结合6个AMS14C测年结果,重建了该地区25.5 cal ka BP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结果显示,25.5 cal ka BP以来可以划分为7个较大的气候阶段:25.5~20.9cal ka BP(610~515 cm),沉积环境以微弱的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为主;20.9~10.7 cal ka BP(515~388 cm),该区河流作用减弱,风力堆积加强;10.7~8.6 cal ka BP(388~335 cm),该区降水增加,白洋淀湖泊面积扩大,水位升高;8.6~7.2 cal ka BP(335~299 cm),风力作用加强,以风力堆积为主;7.2~3.2 cal ka BP(299~200 cm),沉积环境以稳定的湖相沉积为主,后期流水作用增强;3.2~1.3 cal ka BP(200~110 cm),该区流水作用显著,有泛滥性的洪水在此期间出现;1.3 cal ka BP至今(110~0 cm)降水减少,但流水作用仍然明显。  相似文献   
54.
太姥山是以燕山晚期晶洞碱长花岗岩峰林、花岗岩嶂谷洞穴、花岗岩象形石为特色,兼有海岸岛礁、海岛湖泊、曲流瀑布等八类地质遗迹为特色,集山海川岛于一体,融自然人文于一炉。本文按照地质遗迹分类方案,将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为2个大类、6类、7个亚类,对其地质遗迹景观进行综合评价,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5.
采用标准偏差方法提取了延庆盆地阜高营剖面湖相沉积物的敏感粒度组分,得出粗粒敏感组分2(26~159μm)能有效指示冬季风的强弱。根据经验正交函数(EOF)对其整体粒度进行了分解,其中EOF1组分(22μm)的贡献率高达53.8%,指示降水量的多少。研究显示,粗粒敏感组分2与EOF1组分比值的变化可以作为研究区冬季风强弱和干旱化的指标,粗粒敏感组分2增加,EOF1组分减少,表明冬季风加强,气候变干,湖泊发育受限。研究区冬季风演化过程表现出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56.8~45.6ka冬季风弱,降水量大,湖面较高;45.6~31.5ka冬季风开始加强,降水量减少,水位略有下降;31.5~13.4ka冬季风强盛,降水量较少,湖泊趋于萎缩;13.4ka至今冬季风微弱,降水适中,湖泊发育缓慢。  相似文献   
56.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生态旅游是不同于大众化旅游的一种保护环境的持续发展模式。生态旅游资源是以生态旅游的新视角去认识旅游资源而形成的一种新类型。在生态旅游资源构成中,生态环境不再只作为旅游资源的背景,甚至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因素。本文通过对构成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生态旅游环境资源进行分析界定,尝试性地提出了景观和环境并重的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思想,初步创立了生态旅游资源的景观—环境分类方案;探索性地采用AHP方法构建了生态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环境资源相结合的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对三义黄土剖面孢粉资料的分析,初步重建了内蒙克旗地区16000a以来植被及环境的变迁过程。约16010~15380a B P,植被稀疏,气候寒冷而干燥;约15380~11270a B P,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气候变得更加干旱;约11270~9940a B P,气候总体上由先前的冷干开始向暖湿方向发展,植被仍以草原为主;约9940~2320a B P,植被得到进一步发展,气候表现出温暖湿润的特征;约2320a B P至今,植被仍以草原为主,气候向温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8.
黄河下游河道地貌分形分维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黄河下游河道地貌特征是影响河流水动力地质作用和悬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首次采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下游河道地貌进行了定量的分形分维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度量尺度由0.1km增大至100km,河床的分形弯曲度随由1.54减小为1.11,且不同河段的分形弯曲度不同;②河床浅滩数量与大小呈单对数线性相关关系,但是由1986年至2000年表现出规律性变化;③悬河的稳定性随不同河段河床分维值D值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59.
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该文以河北坝上生态调查为基础,选取气候、水文、地貌、植被等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坝上地区生态环境已受到严重破坏,虽然经过多年治理,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大部分地区仍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干旱少雨是坝上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0.
地质遗产的概念及其分类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涛  孙洪艳  田明中 《地球学报》2011,32(2):211-216
为使地质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科学化,本文首先对地质遗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在对国内外代表性的地质遗产分类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成因-可保护属性为分类依据的新的地质遗产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