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284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1基本气候概况2007年春季(3~5月)青海省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偏高,大部分地区降水、日照时数接近常年。主要的天气气候事件是柴达木盆地东部和青南部分地区出现的雪灾、4月~5月上旬全省中南部出现的干旱。1.1气温全省气温偏高明显。东部农业区春季平均气温在5.8~11.0℃之间,比常  相似文献   
512.
简述了煤田地质勘查监理的必要性和作用,介绍了勘查监理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监理步骤与要求。煤田勘查监理的重点应为:在作好监理规划基础上,把好设计关,并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提交合格勘查报告。  相似文献   
513.
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气候学计算方法.得到近40a灯塔太阳总辐射资料;在此基础上,分年、春、夏、秋、冬、生长季6个时段,系统分析了当地太阳总辐射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14.
在青藏高原隆升背景下,环渤海地区与华北平原成为中国东部汇流盆地和堆积平原。第四纪时期阶段性河流进积,造成研究区出现构造气候旋回性的环境变迁。晚更新世以来沿海平原进入一个快速沉降阶段,在全球性冰川海平面变化叠加背景下.研究区水热对流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更加剧烈和丰富。在晚全新世河流造陆过程中.河流的沉积速率超过了海平面的上升速率,陆地才得以形成。在现代海岸带依然持续构造沉降、河流输沙减少、相对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认识不同时间尺度环境变迁机制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515.
均匀土-桩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本文以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为基础,结合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均匀土-桩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中土体采用等效线性模型,利用面-面接触单元考虑土体与结构交界面的状态非线性,计算与试验得出的规律基本一致。桩基与土体间发生了脱开再闭合和滑移现象。桩身应变幅值分布呈桩顶大、桩尖小的倒三角分布,角桩的应变幅值较大,边排中桩和中桩的应变幅值较小。桩土接触压力幅值呈桩顶小、桩尖大的三角形分布。在沿振动方向的三排桩中,边排桩的滑移比中排桩的滑移量大。通过计算分析与试验的对照研究,验证了采用的计算模型与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为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16.
陇东黄土高原土壤贮水量对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陇东黄土高原旱作区冬、春小麦生长期间土壤贮水量与产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拔节至孕穗期是需水关键期,每增加10mm贮水量可使产量平均每亩增产11~12kg。土壤贮水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弱,但随生育期后延,尤其在生殖生长阶段,深层土壤贮水量发挥了积极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517.
“再造一个河西”的有利气候资源及其开发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金南  邓振镛 《气象科技》1998,(4):60-63,F004
河西地区气候资源具有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冷热悬殊、昼夜温差大,温度垂直分布明显,降水稀少、变率大,山区水资源较丰沛等特点。该地区农牧业气象灾害种类繁多,灾情较严重,防灾减灾刻不容缓。水资源贫乏是制约河西开发的最主要的因素,文章中提出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518.
准噶尔盆地夏盐凸起石南31井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1套砂泥岩互层沉积,前人关于清一段沉积相和物源方向的研究成果较少。通过岩心观察和描述以及岩屑录井、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研究,从碎屑百分含量、砾岩厚度分布以及锆石-电气石-金红石指数(ZTR指数)、泥岩颜色分区等方面对物源方向进行了判断。综合分析表明:石南31井区清一段沉积时期的物源不是单一方向的,而是随时间推移,物源方向有所变化。碎屑百分含量分析发现清水河组一段第二砂层组第1砂层(K1q 2-11)和清水河组一段第一砂层组第3砂层(K1q 1-31)沉积时期的物源主要来自东南方和北方;清水河组一段第一砂层组第1砂层(K1q1-11)沉积时期物源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东南方的物源消失,物源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清一段晚期地层发生掀斜运动,导致古地理面貌由早期的南高北低变为北高南低。砾岩的厚度分布、重矿物ZTR指数分析及泥岩颜色分区也反映了相似的特征。综上所述,石南31井区在清一段沉积时期主要存在两个方向的物源:一为东南方向,一为北方,而且在一定时期,两个方向的物源各有一定的影响范围。由早到晚,北方物源由北向南逐渐深入,到晚期影响了整个研究区,早期东南方物源也为主要物源,到晚期退出了研究区范围。  相似文献   
519.
520.
页岩气储层纵横波叠前联合反演方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氏模量与密度乘积(Eρ)能够突显页岩气储层的异常特征,泊松比能够指示储层的含流体性.与常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相比,基于Eρ、泊松比和密度的叠前纵横波联合反演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弹性参数,为页岩气储层识别和流体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首先,推导了基于Eρ、泊松比和密度的纵波和转换波反射系数近似方程,利用典型模型对新推导的反射系数方程做精度分析,当入射角小于30°时,新推导的反射系数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其次,充分利用纵波和转换波的信息,在贝叶斯的框架下,建立叠前纵横波联合反演流程,进行Eρ、泊松比和密度的直接反演,避免了间接反演带来的累积误差;最后,利用实际工区井模型数据进行算法测试,结果表明,该反演方法所获得的Eρ、泊松比和密度的估计值与真实值吻合较好,满足精细地震反演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