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306篇
测绘学   214篇
大气科学   164篇
地球物理   199篇
地质学   805篇
海洋学   13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河南省霞石正长岩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涛 《地质与勘探》2012,48(2):288-296
[摘 要] 河南省霞石正长岩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出露于安阳九龙山、嵩县纸房-黄庄、方城宋坟-双山-塔山和桐柏松扒等地,形成时代介于晚元古代(晋宁期) 至中生代(燕山期) 之间。TAS 图解表明其主要岩石类型为正长岩和副长石正长岩,主量元素成分特征揭示其成分变异与结晶分异作用无明显关系。自宋坟-双山-塔山向北,由纸房-黄庄至九龙山,K2 O 含量先增大后减小,表明其下地壳厚度持续增生,在印支期达到最大值,于燕山期发生减薄。河南省霞石正长岩的成矿作用十分显著,非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为霞石、萤石、钾长石及磷矿,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为Au、Mo、Cu、Pb、Zn、Fe、Nb、Ta、REE 及放射性元素。河南省霞石正长岩及其相关正长杂岩体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应作为进一步地质找矿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72.
故县水库—全包山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剖面位于豫西沙沟—龙门店Ag多金属矿矿集区内,在剖面中6.0~10.0km范围内新发现了Au、Ag、Cr、Co、Cu和Pb异常,其中Cr、Co异常为在沙沟—龙门店Ag多金属矿集区内寻找新矿化类型提供了重要信息.在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框架下,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果不仅成为矿集区存在隐伏的与Ag多金属成矿作用相关的岩浆-流体活动(透岩浆流体作用)这一地质模型的又一新证据,而且也为在矿集区内寻找隐伏岩(矿)体(如剖面中6.0~10.0 km的深部)和新矿床类型(伟晶岩型Au矿床、斑岩型矿床)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773.
以吉林省9个地级市(州)为例,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对2002—2014年吉林省旅游经济差异性以及空间格局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地带内、地带间以及总体地带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显著,且地带间差异程度呈现出由东部地带西部地带中部地带,逐渐演化为中部地带东部地带西部地带。2西部地带对地带内旅游经济差异贡献最大,但贡献程度不断变小;中部次之,但贡献程度不断变大;东部最小且贡献程度也逐渐缩小。地带内旅游经济差异对全省旅游经济差异平均贡献程度最大,但贡献率不断缩小,而地带间贡献率不断增大。3 2002—2004年以及2006—2007年吉林省东中西三大地带国内旅游经济收敛性逐渐趋同,2004—2006年中部地带与东部地带、西部地带之间的空间差异不断扩大,而2007—2014年地带之间旅游经济差异程度逐渐缩小。4吉林省旅游呈现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由于地理临近效应发挥,形成了四平—辽源旅游经济组团、白城—松原旅游经济组团以及通化—白山旅游经济组团。并且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具有路径依赖特征,但并不等同于路径锁定效应,区域旅游的异军突起可以形成路径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774.
内蒙古八大关矿区印支期岩浆活动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八大关矿区主要花岗岩体进行了系统采样,其镜下鉴定结果显示该区侵入岩主要为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6件样品的LA-MC-ICP-MS锆石U-Pb年龄主要在243.87~231.63Ma。结合成矿斑岩的形成时代,矿区主要侵入岩均形成于印支期,并不存在海西期或燕山期侵入岩体。根据岩体年龄的分布情况,将矿区印支期岩浆活动划分为243.87~237.11 Ma和231.63~229.00 Ma2个阶段,早阶段岩浆活动主要形成矿体围岩;而铜钼矿化主要与晚阶段岩浆活动有关。此外,整个鄂霍次克造山带两侧的印支期岩浆活动也具有两阶段的特点,且与鄂霍次克洋的俯冲密切相关,考虑到两侧已查明的印支期超大型-大型斑岩型矿床,认为八大关矿区外围及额尔古纳地区存在寻找印支早期斑岩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75.
作为一个拥有五十余年历史的老矿山,红旗岭铜镍矿,保持矿产资源开采的持续性可谓当务之急。瞬变电磁法(TEM)因其探测深度大、对低阻体敏感等特点在红旗岭矿区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续作项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6.
遥感现已成为大范围冰川制图与监测的必备手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全天候的成像能力,对地表湿度、粗糙度的高度敏感性,以及对地物一定的穿透能力,使其在冰川制图与监测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SAR对冰川的制图与监测理论方法还在不断完善,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是冰川遥感研究的一个热点。针对国内外近年来研究进展,对SAR通过散射差异识别雪冰带、监测雪冰界线与冰川物质平衡之间的关联、干涉法与相关算法监测运动速度、干涉生成DEM监测冰川厚度变化等方面的新成果进行论述,阐明了SAR冰川探测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未来若干极具潜力的SAR冰川探测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77.
基于两种典型的采煤区影响程度评估方法,对比分析两种评估方法的结果,讨论二者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概率积分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采煤区影响程度划分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概率积分法的评价结果更为客观,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但是其参数选取也存在的不足,建议根据参数反演选取预测参数。模糊综合评判法运用于采煤区影响程度分析存在缺陷,因子权重分配和影响程度隶属函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78.
基于石林隧道现场地质调查及底鼓灾害的特征分析,得到了围岩特性、地层压力、地下水、支护形式和围岩流变等诱发该隧道底鼓灾害的因素; 通过深入分析各种因素的致灾过程,表明石林隧道底鼓灾害是一种集遇水膨胀性和挤压流动性为一体,且极具时效变形特性的综合型底鼓。考虑底板下近断层的影响,将石林隧道底板岩层视为板壳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基于非关联诱导因子群作用下隧道底鼓量的估算公式,表明隧道底板岩层弯曲失稳引起的底鼓量对总底鼓量起关键控制作用。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深化对隧道底鼓灾害的认识,为灾害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79.
根据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参数测定结果,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呼鲁斯太矿区瓦斯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矿区煤层瓦斯区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以F2-2和F22断层为界将矿区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区域,中部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最高,北部次之,南部最低;煤变质程度较高和围岩封闭性较好是矿区瓦斯富集的根本条件,而构造复杂程度的不同、构造线方向的改变是瓦斯分布不均的主控因素。矿区中部为北北东向构造向东西向构造转折区,应力集中,且顶板为泥岩,煤变质程度较高,形成较好的瓦斯生储条件;南部北北东向推覆构造较为强烈,使煤层沿倾向切割,断层连通地表,造成瓦斯大量逸散。  相似文献   
780.
以张掖市城北郊湿地为例,分析了城市湿地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因素,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别采用偏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中的控制性因素,两分析方法得到了一致的结果:湿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在水平向的控制因素为地下水矿化度,垂直向控制因素为土壤的质地。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了各因素的影响权重,从而为湿地土壤盐渍化治理和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