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220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7年   6篇
  1935年   2篇
  1933年   10篇
  1931年   2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张浩  折学森  鲁中举 《冰川冻土》2015,37(6):1571-1578
建立了粗、细粒土冻结模型, 分析了扰动三层体内部的析冰原理, 提出密闭水体的冻结-压力循环, 该循环是涎流冰发育的机理. 对饱水粗颗粒土与饱水细颗粒土的冻结模型比较表明, 饱水粗粒土在密闭体系中的冻结; 就其产生的水压力而言, 实质上就是密闭水体的冻结, 也就是水冻结成冰体积膨胀受限而产生力的问题. 这种体积膨胀产生的力导致约束结构(如薄弱层)的整体性破坏. 在公路边坡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边坡薄弱层破坏导致渗水是形成坡积冰的主要原因之一, 薄弱层破坏处是病害最严重的位置. 根据病害形成原理和成因分析, 并提出渗井与仰斜式排水管相结合的复合防治措施, 工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72.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悬臂梁极限平衡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悬臂梁理论和运用极限平衡法研究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是一种既注重变形过程又注重力学分析的可行方法。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研究悬臂梁极限平衡分析模型。首先通过野外现象的观测,提出能对反倾层状边坡变形几何空间条件进行分区的“基准面”的概念,再利用“基准面”分析岩层分区破坏模式的力学机制,认为破坏面的形成机制是弯曲拉裂和压缩剪切的共同作用结果,对悬臂梁极限平衡分析模型中的各参数确定给出假设或理论分析,建立了计算模型。以重庆市巫溪县中梁水库硝洞槽-郑家大沟库段反倾岸坡为例,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识别基础上,应用悬臂梁极限平衡模型理论分析实例,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同时也给出反倾层状边坡悬臂梁极限平衡模型计算步骤,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该分析模型的正确性。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破坏区大体分为滑移区、倾倒区和倾倒变形影响区,破坏区大小由坡角、岩层倾角、坡高共同决定,当三者关系(见式(13))大于0时,才存在破坏区,才有可能发生变形破坏。研究成果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防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3.
北岔沟门地区广泛分布中生代侵入岩体.本文选取了该地区有代表性的8个岩体进行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旨在建立其年代格架并探讨岩石的成因演化.主要岩石类型为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等.颗粒级锆石的U-Pb同位素测年数据表明所研究的岩体主要有三期早三叠世(245~250Ma)、晚侏罗世(140~147Ma)和早白垩世(125~137Ma).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岩石普遍具有较高的钾含量、准铝质,主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部分为橄榄玄粗岩系列.岩石不同程度地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和大离子亲石性元素(LILE)解偶等特点.进一步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区内侵入岩可划分为高BaSr和低BaSr两种类型,其中高BaSr型具有高Al2O3(≥15%)、Sr(≥400×10-6) 和低Y(≤18×10-6)、Yb(≤1.9×10-6),高的Na2O/K2O(>1), Sr/Y(>20)、La/Yb(≥10)比值;较高的Mg#(38.47~57.78)、具正的或弱的铕负异常等地球化学特征,这些特征与埃达克岩具有某些相似性;而低BaSr型岩石SiO2、K2O、Y、Yb含量相对较高、Al2O3、Sr、Ba含量相对较低、具明显的铕负异常等地球化学特征.尽管两类岩石在时空上密切共生,但可能具有不同的源区和成因机制.综合研究表明本区中生代侵入岩总体形成在加厚地壳的构造背景下,与底侵作用或壳幔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74.
本文叙述了高空气球探测硬X射线时的方位,仰角的驱动情况。 构成方位,仰角驱动器的电路尽可能简单严谨,提高高空工作的可靠性。当用一个0.1秒的脉冲去分别驱动方位、仰角转动时,可得到方位、仰角的微动指向精度为0.06°及0.08。按照遥控指令,方位可在0°~360°变化,仰角可在0°~90°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375.
376.
阶梯状黄土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阶梯状黄土路堑高边坡的特点,假定其滑移面下段为圆弧型,中上段为直线型,上段为垂直型的复合面,利用传统稳定系数的概念,导出阶梯状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表达式。经实际检验,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377.
西藏日土县北部拉竹龙地区雅西尔沟一带的一套碳酸盐岩建造的地层,前人将其划归雅西尔群,由于化石依据不足,将其时代错定为泥盆纪。本次工作在该套地层中新发现了大量属于早三叠世的双壳类和腹足类化石,从而为该套地层时代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同时根据岩石地层单位的定义将这套地层命名为万泉河群。  相似文献   
378.
霍峰森 《探矿工程》2005,32(1):53-53,55
通过对一次特殊的、有可能造成钻孔报废的孔内卡钻事故的分析处理、总结,认为遇到事故时要分析清楚,做到灵活主动,掌握处理事故的思路及技术方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避免及处理类似事故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79.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地面沉降的GM(2,1)模型,其中非等时距位移序列采用拉格朗日插值函数转变为等时距序列。采用非等时距GM(2,1)及GM(1,1)模型对西安市地面沉降观测点进行安全预测。计算结果表明,非等时距GM(2,1)模型预测地面沉降精度总体较GM(1,1)模型高,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80.
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其成果不仅为日常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建设用地审批、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水平,而且还成为国家实施土地监管、检验耕地总量平衡、考核土地管理成绩的重要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