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利用河南省30个农业气象基本站的土壤测墒资料,把冬小麦干旱划分为轻、中、重3个干旱等级,通过构建干旱指数函数,分别计算出不同干旱等级的干旱指数,绘制干旱指数分布图,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干旱以豫北林州,豫西大部,豫中许昌,豫南西平、驻马店等地发生较频繁且以轻旱为主。  相似文献   
102.
依据八十年代以来宁夏境内中强地震前观测到的重力异常变化,结合地下水、垂直形变、区域应力场以及地质构造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其结果认为,重力变化原因与地下水位的变化关系不大。也不是由于地壳垂直形变引起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在强大NE向水平挤压应力场作用下,活动断裂带及其附近某种特殊部位有物质密度变化所致。同时进行了海原大断裂走滑摸拟计算,其结果支持上述看法。  相似文献   
103.
褐点石斑鱼不同组织4种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褐点石斑鱼7种组织(眼睛、肌肉、心脏、肝脏、肾脏、尾鳍、脾脏)的4种同工酶(EST、SOD、LDH、MDH)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褐点石斑鱼的4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EST由4个基因位点编码,具有多态性现象;肌肉SOD与其它组织SOD有明显差异;眼睛LDH酶谱酶带最多;MDH具有线粒体型(m-MDH)和上清液型(s-MDH)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4.
向海湿地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氮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分析向海湿地8种植被群落下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氮形态和全氮含量差异,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氮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植被群落下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全氮主要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沼柳群落下表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三棱群落最低;而香蒲群落下亚表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碱蓬群落最低;根系分布较深的植物群落下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氮素一般高于根系分布较浅的植物群落;除辣蓼群落下土壤无机氮以硝态氮为主外,其它各群落下土壤无机氮均以铵态氮为主。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5.
106.
图形数字化后的校正与拼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焕改 《现代测绘》2005,28(2):38-39,45
对数字化成图的基本原理和地形图与数字化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地图数字化后在AUTOCAD中的校正与拼接方法,并有具体的操作实例。  相似文献   
107.
散射计资料的风场神经网络反演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一种神经网络反演海面风场的算法。该算法以ERS_1/2散射计数据和欧洲中期预报分析风场(ECM-WF)的配准点数据作为神经网络训练和检验数据集。研究表明,该算法具有运行速度快和精度高等特点,反演的风速和风向与C波段第4模型(COMD 4)和ECMWF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8.
岩溶塌陷型水库地震的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在我国发生岩溶塌陷型水库地震的震例已有10余座,震级不大,但对库区居民影响较深,个别地方还造成房屋的轻微破坏。本文通过对塌陷型水库地震的特点、岩溶发育的规律、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出不同的岩溶发育阶段与水库地震的关系。并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根据岩体性状和空间展布、岩溶水文地质及岩溶管道系统与库水的关系等评价岩溶塌陷型水库地震的可能性、可能地点及震级上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资料经过“剥皮”、“上延”反演计算,得出了宁夏地区十六条剖面的莫霍面及康拉界面的埋藏深度,並绘制出宁夏及其邻近地区的深部重力异常图、莫霍面等深度平面图。此结果与地质构造、测深资料基本相近。由此得出如下认识:宁夏地区的地壳厚度比东部的陕西地区增厚1—5公里,比西部的甘肃地区薄6公里左右。全区有几个莫霍面凹陷区和隆起区,即银川—平罗莫霍面凹陷区、中卫—中宁莫霍面隆起区、吴忠—马家滩莫霍面凹陷区、海原—李俊堡莫霍面凹陷区。另外还清楚地看到,在宁夏南部地区,大致以大、小罗山、预旺、泾原一线为界,往东地壳厚度逐渐变薄,往西地壳厚度逐渐变厚。历史上宁夏地区的强震位置恰巧与上述凹陷区和隆起区之间的变化梯度带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0.
汉江上游尚家河段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区。通过对汉江上游河谷的详细调查,在郧县尚家河段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上部发现一层典型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沉积学的研究。对于系统采集的样品,进行粒度分析测定,证明其为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记录了古洪水事件发生的气候水文信息。采用古洪水水文学方法恢复推算出这次特大古洪水事件的洪峰流量为63 720 m3/s,其规模大于实测最大洪水。应用光释光测年(OSL)技术中的单片再生剂量法(SAR),测得样品的年龄在940±140~3 190±100 a之间,确定古洪水SWD是汉江上游发生在1 000~900 a B.P.期间的特大洪水事件的沉积物。这期古洪水事件的发生年代对应于我国北宋/辽时期的气候恶化阶段,由于东亚夏季风环流异常变化,降水变率大,气候处于不稳定期,出现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现象。研究结果对于深入揭示河流水文系统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