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193篇
地质学   331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浦口期沉积范围遍及下扬子区。岩性组合南北分带:南部残留层薄且颗粒粗,北部残留层厚且颗粒细。沉积相类型包括: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滨湖相、浅湖相、深湖相。改造该区沉积盆地外貌的是南象运动和燕山运动的Ⅰ幕、Ⅳ幕和Ⅴ幕。古地理演化以库拉-太平洋板块向NNW向消减作用为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832.
一直听老爸说山西,说山西的历史如何悠久、文化怎样深厚,说太行如何雄壮、吕梁怎样落后,也说竹叶青如何绵长、大同婆姨怎样漂亮……而对于生长在南京的我来说,山西无疑是一片遥远而又陌生的土地!  相似文献   
833.
腾冲热海地区现代幔源岩浆气体释放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详细讨论了腾冲热海地区逸出气体的化学和氦、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在地表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地壳浅部存在幔源岩浆侵入活动;现代幔源岩浆挥发组分通过活动断裂带源源不断地向外释放,其主要成分是CO_2,还有少量的He,H_2,CH_4,H_2S和CO等.研究区内南北向断裂最深,它可能与得到幔源岩浆挥发组分直接补充的深部热储直接相通.逸出气体的氦、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现今在热海地区壳内活动的幔源岩浆与导致区内最新火山喷发的幔源岩浆之间可能存在着渊源和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834.
白超英  赵瑞  李忠生 《地震学报》2009,31(4):385-395
讨论了全局选择震源初始位置下的矩阵反演求取全局解的问题.与流行的全局优化搜寻直接定位方法相比,该反演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定位方法,具有定位精度高、计算时间少以及对噪声数据不敏感等特点.其突出的优点是在不增加计算难度和计算时间的前提下,用矩阵反演的方法确保得到全局最小值解,可适应于地震早期预警,海啸早期预警,以及大震速报等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835.
高原夏季风指数的定义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1958~2002年ECMWF再分析资料,我国160个台站降水和气温资料,从夏季高原季风环流系统特点出发,定义了能较好表征高原夏季风环流变化的特征指数,分析了高原夏季风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并揭示了高原夏季风强弱异常时的环流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用6~8月600hPa (27.5~30°N,80~100°E)范围内平均的西风分量距平与(35~37.5°N,80~100°E)范围内平均的东风分量距平差定义了高原夏季风指数(PM I)。该指数计算简单,意义清楚,代表性好。(2)1958~2002年高原夏季风整体呈增强趋势,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是高原夏季风的强盛期,之后是高原夏季风弱期,在80年代以后又转为季风强期。(3)高原夏季风与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相关很好。将该指数与之前汤懋苍定义的指数进行性能综合比较后,发现该指数对川渝地区的夏季降水及气温有更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36.
最短路径算法下三维层状介质中多次波追踪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小平  白超英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10):2635-2643
本文使用改进后的最短路径算法(MSPM)结合分区多步计算技术实现了三维复杂层状起伏介质中的多次透射、反射及转换波波前传播的数值模拟,以及相应走时和射线路径的跟踪计算.其原理是将三维复杂层状模型按速度界面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计算区域,采用分步计算技术进行多次波的跟踪计算.基于多次波是通过速度界面简单的入射、透射、反射及转换波按一定规律及原理的不同组合,因此可实施分区多步计算技术.数值模拟实例及误差分析表明分区多步计算技术具有单步最短路径算法中的诸多优点:算法简单、数值计算稳健、计算精度高、速度快及全球解等,因此是解决多次波跟踪计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7.
白莹莹  管兆勇  张焱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11):2689-2697
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半球夏季(12~2月)纬向平均环流的垂直结构异常及其与南极涛动(AAO)和ENSO的联系.结果表明,南半球夏季纬向平均[u]的异常分布的主要模态(EOF1)显示出极区、50°S~70°S、以及50°S以北的区间内“三极”型振荡.EOF1 既反映了AAO的特征又与ENSO有着显著的关系.由于AAO指数与Nino3区指数之间存在着统计相关,为进一步弄清AAO和ENSO在南半球纬向平均气流变动的相关分量及其结构,利用Nino3区指数使用一元回归方法滤除ENSO影响,再对剩下的部分作EOF分解,得到了独立于ENSO的纬向平均[u]的第一模态AEOF1.相关分析表明AEOF1为与AAO相对应的纬向平均[u]异常的分布.用南半球纬向平均[u]去掉其与AAO相联系的模态AEOF1,进行EOF分解得到的第一模SEOF1,其与Nino3 区指数的相关高达0.9.由此给出了纬向平均气流的变动与ENSO无关的模态和与ENSO有关的模态.时间变化分析表明,近30年中,除了年代际变化和3~7年的年际变化外,纬向平均的纬向基本气流尚有极地西风减弱、副极地西风加强、副热带西风减弱、热带东风加强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838.
2010年历史上罕见地有了第6号强热带风暴“狮子山”、第7号强台风“圆规”和第8号热带低压“南川”在40 h内相继生成,且之后移动路径异常。通过对国内外六个业务数值模式对这3个热带气旋路径预报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尽管业务模式对热带气旋路径大致趋势具备一定的预报能力,但对于转向点、登陆点的预报仍与实况有较大差距。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发现,预报难点在于模式对作为3个热带气旋间连接纽带的“南川”与“狮子山”、“圆规”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描述。结合环境场特点及双台风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分析发现“南川”与“狮子山”可能存在直接相互作用,而与“圆规”可能发生了半直接相互作用。进一步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近年来发展的GRAPES-TCM台风模式进行了以“南川”为核心的敏感性数值试验,初步证明了这3个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的存在,并提出了“南川”对“狮子山”和“圆规”路径产生影响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839.
2011年10月12日,北京市石景山区(39.95° N,116.16° E)发生了一次ML2.1地震,震源深度约6.2 km.此次地震发生在北京市区内,尽管震级较小,但有感范围较大,曾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即根据近场强震台加速度记录和首都圈宽频带台站记录数据,对此次地震加速度影响场进行计算分析,并与震源机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强震或较大地震发生后快速判定震害影响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0.
随着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大面积兴起,城市急剧膨胀,特别是乡镇的城市化扩张与发展,使已连续观测多年的地震观测受到较大干扰.电阻率观测由于测区保护范围大(一般需要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是各手段中观测环境变化影响最大的手段之一,目前浅层电阻率观测中大部分的台站由于测区较大,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有的甚至遭到了破坏,寻求一种降低干扰因素的观测系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